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40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厨余废水反应器高度太高,不易操作使用,且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罐体,反应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反应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将反应罐体内部分割成多个反应腔室的隔板,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相邻两个反应腔室的进水导管;反应腔室的上部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组件和设置在气体收集组件底端的三相分离器,进水导管的进水口到反应罐体底部的高度大于三相分离器到反应罐体底部的高度;具有整体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涉及小水量


COD、
含固量高的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废水
COD
处理工艺种类繁多,其中以厌氧工艺最为常见,目前行业应用的主要包括
A/O、IC、UASB
等工艺,设备结构形式不固定,通常依据具体条件进行设计

一般厌氧
UASB
系统的池体总高设计超过
10m
,小水量餐厨污水的池体直径很小,进而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

[0003]另外,现有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793005U”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卧式厌氧反应器,包括主反应器,在主反应器顶部一端设有 第一次投放污泥的第一进泥口,在主反应器底部 设有能搅动污泥且具有输送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主反应器底部出料一端设有能将污泥送入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螺旋输送机构底部一端设有出泥口,主反应器内还设有可以增加污泥流动性的移动搅拌机构

[0004]上述描述存在以下问题,此结构的卧式厌氧反应器是一级反应器,在对厨余废水进行处理时易存在污泥沉淀性能差
、COD
去除率低

系统跑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厨余废水反应器高度太高,不易操作使用,且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反应罐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反应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污泥排出反应罐体用的螺旋输送机构;
[0008]所述反应罐体的内部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反应罐体内部分割成多个反应腔室,每个所述隔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反应腔室的进水导管;
[0009]每个所述反应腔室的上部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组件和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收集组件的底端,且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气体收集组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水导管的进水口到所述反应罐体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到所述反应罐体底部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上端开口的螺旋输送箱

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箱内的转动杆和螺旋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并用于输送污泥的螺旋桨叶,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一端伸入所述螺旋输送箱内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气体收集管,所述气体收集管的底
端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体收集管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的外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收集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反应腔室的径向均匀分布,所述三相分离器的数量与所述气体收集管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气体收集管的顶端均设置有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制阀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导管包括竖直设置的导流管和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一侧的支管进水口,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的外部,所述导流管的顶端呈半圆弧状设置,所述支管进水口贯穿所述隔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体采用
304
不锈钢或者涂覆有煤沥青防腐的碳钢材质制备而成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本技术的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整体结构紧凑

长径比很大

占地面积小

容积负荷高

运行简单,非常适合用地紧张的小水量

含固量高的餐厨废水处理系统的新建或提标改造;同时通过此结构的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在对厨余废水进行处理时,能够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配置下形成厌氧环境进而去除厨余废水中的
COD
,处理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侧剖视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
反应罐体;
[0023]2、
进水口;
[0024]3、
出水口;
[0025]4、
螺旋输送机构;
41、
螺旋输送箱;
42、
转动杆;
43、
螺旋桨叶;
44、
驱动电机;
[0026]5、
隔板;
[0027]6、
反应腔室;
61、
沉淀区;
62、
液体澄清区;
[0028]7、
进水导管;
71、
导流管;
72、
支管进水口;
[0029]8、
气体收集组件;
81、
气体收集管;
82、
控制阀;
83、
连接管;
[0030]9、
三相分离器;
91、
第一斜板;
92、
第二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罐体(1),所述反应罐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反应罐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3),所述反应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将污泥排出反应罐体(1)用的螺旋输送机构(4);所述反应罐体(1)的内部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多个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分割成多个反应腔室(6),每个所述隔板(5)的一侧均设置有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反应腔室(6)的进水导管(7);每个所述反应腔室(6)的上部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组件(8)和三相分离器(9),所述三相分离器(9)设置在所述气体收集组件(8)的底端,且所述三相分离器(9)的出气口与所述气体收集组件(8)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水导管(7)的进水口(2)到所述反应罐体(1)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三相分离器(9)到所述反应罐体(1)底部的高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构(4)包括上端开口的螺旋输送箱(
41


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箱(
41
)内的转动杆(
42
)和螺旋设置在所述转动杆(
42
)上并用于输送污泥的螺旋桨叶(
43
),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杆(
42
)转动的驱动电机(
44
),所述驱动电机(
44
)的电机轴一端伸入所述螺旋输送箱(
41
)内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杆(
42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回流卧式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甫义李论丁本秀陈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淡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