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38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涉及种植体技术领域,包括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体
,具体为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


技术介绍

[0002]口腔种植牙技术作为目前较为普遍的缺牙重建方式,其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已经较为成熟,并被科学界所接受

当前,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缺失牙齿的人能够接受种植牙以补全缺失的牙齿,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种植牙技术日趋成熟,普及度逐年提高,种植牙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的方便更是前所未有,在恢复功能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项技术从诞生到完善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不断的探索

研究才能更加接近于完美

[0003]经过临床验证并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种植转移过程有以下缺陷:
[0004]种植牙多用于天然牙缺失的修复,种植体是埋置在口腔牙槽骨内部的中空腔体结构,种植体螺纹外表面与牙槽骨结合,基台通过中央螺丝连接于种植体,后续制作牙冠后,粘接于基台上部结构

其中基台和冠的制作时,就需要缺失牙齿对应牙槽骨上种植体的三维图像信息

采集三维图像信息为以下方式:传统的印模取模分为开窗式印模取模法和闭口式印模取模法;
[0005]开窗式印模取模法对应有开窗式转移杆,使用中央固位螺丝将转移杆安装在种植体上,手动旋紧中央固位螺丝,选择树脂托盘置入患者口内,将中央固位螺丝对应树脂托盘的位置开孔,树脂托盘开孔后拿出口外,使印模材料置入树脂托盘,再将此时的树脂托盘置入患者口内,等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开窗式转移杆随印模材料被固定于树脂托盘内,将中央固位螺丝松解,使开窗式转移杆与种植体分离,从患者口内取出树脂托盘,在口外将种植体替代体与印模材料内的开窗式转移杆连接,后续灌注石膏后就能转移到石膏模型上,技师根据此时的石膏模型来制作最终的修复基台和冠;
[0006]闭口式印模取模法对应有闭口式转移杆,使用中央固位螺丝将闭口式转移杆安装在患者口内牙槽骨的种植体上,手动旋紧中央固位螺丝,将带有印模材料的常规金属托盘置入患者口内,等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印模材料随常规金属托盘从患者口内取出,旋松中央固位螺丝,使闭口式转移杆与种植体分离并取出到口外,将种植体替代体与闭口式转移杆连接,并使用中央固位螺丝将两部分螺纹固定,再将闭口式转移杆重新插入常规金属托盘内的印模材料相对应位置,后续灌注石膏后就能转移到石膏模型上,技师根据此时的石膏模型来制作最终的修复基台和冠;
[0007]由上面所述不难看出,开窗式转移相比闭口式转移需要更加繁琐的步骤,其中包括要在树脂托盘上开孔,并受托盘材质的限制,容易出现托盘取出口外时造成断裂,而闭口式印模取模法使用的金属托盘无此断裂风险,并且无需在托盘上开孔,省去临床医生大量的操作时间,且由于闭口式转移杆本身结构特征,其更加适用于转移外形空间不足的区域,因此闭口式印模取模法在临床医生处使用非常广泛

但是闭口式转移过程中常常存在复位
不准确,造成后续制作的基台和冠在患者口内出现不匹配

不就位的现象

其中临床医生手动复位时,需要将闭口式转移杆插入印模材料的相对应位置,由于闭口式转移杆和配套使用的中央固位螺丝本身结构特征,若插入时用力过大,很容易造成印模材料的破裂,导致闭口式转移杆位置进入过深,后续制作的基台和冠在患者口内出现咬合空的现象,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种植修复体的返工,随之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若转移杆插入时用力过小,很容易被印模材料在中央固位螺丝扳手槽位置形成的凸起所影响,致使闭口式转移杆无法就位,后续制作的基台和冠在患者口内出现咬合过高的现象,最终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会造成种植修复体的返工,随之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不好的种植修复体验

[0008]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缺陷,就本专利技术而言,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就能完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1](

)
技术方案
[001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包括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

转移杆与中央固位螺丝,所述配件包括底孔固位结构,所述中央固位螺丝的一端开设有与底孔固位结构位置相匹配的扳手槽,所述底孔固位结构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引导就位结构,且底孔固位结构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外周设置有防滑固位结构,且限位结构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防滑引导结构,限位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接触面结构

[0013]可选的,所述转移杆的内部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状,所述中央固位螺丝插接于转移杆的内部,且扳手槽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0014]可选的,所述底孔固位结构的形状为圆柱状,底孔固位结构的直径设置为扳手槽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且底孔固位结构的直径公差为

0.02mm。
[0015]可选的,所述引导就位结构为倒角形态,且引导就位结构的尺寸为
0.1mm

0.3mm。
[0016]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形状为圆柱状,且限位结构的直径大于底孔固位结构的直径

[0017]可选的,所述防滑引导结构为倒角形态

[0018]可选的,所述接触面结构的表面光滑,且接触面结构的直径大于中央固位螺丝上部的直径

[0019](

)
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
该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通过引导就位结构的设置,可顺利将底孔固位结构引入扳手槽
311
的位置,通过底孔固位结构的设置,可避免出现印模材料进入扳手槽内而形成凸起,进而避免出现后续制作的基台和冠在患者口内出现咬合过高的现象,通过限位结构的设置,起到限制中央固位螺丝的轴向运动,进而避免出现闭口式转移杆进入过深,而导致
后续制作的基台和冠在患者口内出现咬合空的现象,保证后续制作产品的质量,因此使种植修复体的返工率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也可极大减少,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种植修复体验;
[0022]2、
该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通过防滑固位结构的设置,可实现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在印模材料内的稳定固位,保证转移杆稳定性以及复位的准确性,通过防滑引导结构的设置,可使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在印模材料内的顺利就位,通过接触面结构的设置,增加了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与印模材料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避免出现受闭口式转移杆与中央固位螺丝本身结构特征的影响而导致的印模材料破裂,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包括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

转移杆与中央固位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包括底孔固位结构,所述中央固位螺丝的一端开设有与底孔固位结构位置相匹配的扳手槽,所述底孔固位结构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引导就位结构,且底孔固位结构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外周设置有防滑固位结构,且限位结构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防滑引导结构,限位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接触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杆的内部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状,所述中央固位螺丝插接于转移杆的内部,且扳手槽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体精准转移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固位结构的形状为圆柱状,底孔固位结构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靖翔李亚明苏莹王朋王红军苏帆杨雪冯倩张燕荆嘉琦王沙沙韩云云李雪婷张培黎文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拉瓦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