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93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包括沟渠,所述沟渠的内底壁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横向调节组件,所述横向调节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移动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该施工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横向调节组件,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的配合,使得螺纹杆旋转带动左右两个螺纹筒以及连接框和第一支撑板相背移动,进而可以调节装置的横向支撑范围,通过设置竖向调节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齿轮和单侧两个齿条板的配合使用,使得上下两个第二支撑板相背移动,进而可以扩大其竖向支撑范围,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施工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行业近年来是我国的龙头行业,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建筑建设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
[0003]现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开挖沟渠,然后对沟渠进行操作和施工,由于一些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定时间过后,沟壁容易塌陷,因此一般采用加固装置对沟壁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加固装置支撑范围固定,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扩大其支撑范围,影响装置的使用,故而提出一种施工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具备可以调节其支撑范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开挖沟渠,然后对沟渠进行操作和施工,由于一些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定时间过后,沟壁容易塌陷,因此一般采用加固装置对沟壁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加固装置支撑范围固定,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扩大其支撑范围,影响装置的使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调节其支撑范围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包括沟渠,所述沟渠的内底壁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横向调节组件,所述横向调节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移动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移动座内部并与横向调节组件外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横向调节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框,两个所述连接框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单个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竖向调节组件,单个所述竖向调节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连接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竖向调节组件与沟渠的内壁贴合;
[0008]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定位块,所述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定位块,左侧所述定位块的左侧壁设置有一端贯穿右侧定位块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定位块之间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块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连接框的相对侧分别与两个螺纹筒的相背侧连接,两个所述螺纹筒的外部均设置有与移动座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板;
[0009]所述竖向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单个所述连接框的内壁后侧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齿轮,单个所述连接框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齿条板,两个所述齿条板均与齿轮的外部啮合,两个所述齿条板
分别延伸至连接框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齿条板远离移动座的一侧均设置有位于连接框外部的第二支撑板,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板内部的延伸板,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侧均与第一支撑板的外部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长度相等。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穿孔,穿孔的直径大于螺纹筒,所述移动座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呈开口状设计。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施工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横向调节组件,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的配合,使得螺纹杆旋转带动左右两个螺纹筒以及连接框和第一支撑板相背移动,进而可以调节装置的横向支撑范围,通过设置竖向调节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齿轮和单侧两个齿条板的配合使用,使得上下两个第二支撑板相背移动,进而可以扩大其竖向支撑范围,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沟渠;2、移动座;3、横向调节组件;31、定位块;32、螺纹杆;33、第一锥齿轮;34、螺纹筒;35、限位板;4、第一伺服电机;5、第二锥齿轮;6、连接框;7、第一支撑板;8、竖向调节组件;81、第二伺服电机;82、齿轮;83、齿条板;84、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包括沟渠1,沟渠1的内底壁放置有移动座2,移动座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移动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横向调节组件3,横向调节组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移动座2的左右两侧,移动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移动座2内部并与横向调节组件3外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横向调节组件3包括定位块31,移动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定位块31,左侧定位块31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右侧定位块31的螺纹杆32,螺纹杆32的外部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长度相等,螺纹杆3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定位块31之间的第一锥齿轮33,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螺纹杆3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筒34,两个螺纹筒34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块31的相背侧,两个连接框6的
相对侧分别与两个螺纹筒34的相背侧固定连接,两个螺纹筒34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移动座2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板35,移动座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穿孔,穿孔的直径大于螺纹筒34,移动座2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35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0022]横向调节组件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连接框6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呈开口状设计,两个连接框6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单个连接框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竖向调节组件8,单个竖向调节组件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连接框6的顶部和底部,竖向调节组件8与沟渠1的内壁贴合,竖向调节组件8包括第二伺服电机81,单个连接框6的内壁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1,第二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齿轮82,单个连接框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齿条板83,两个齿条板83均与齿轮82的外部啮合,两个齿条板83分别延伸至连接框6的顶部和底部,两个齿条板83远离移动座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框6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加固结构,包括沟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1)的内底壁设置有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横向调节组件(3),所述横向调节组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移动座(2)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座(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处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移动座(2)内部并与横向调节组件(3)外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所述横向调节组件(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框(6),两个所述连接框(6)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单个所述连接框(6)的内部设置有竖向调节组件(8),单个所述竖向调节组件(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连接框(6)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竖向调节组件(8)与沟渠(1)的内壁贴合;所述横向调节组件(3)包括定位块(31),所述移动座(2)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定位块(31),左侧所述定位块(31)的左侧壁设置有一端贯穿右侧定位块(31)的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定位块(31)之间的第一锥齿轮(33),所述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所述螺纹杆(32)的外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筒(34),两个所述螺纹筒(34)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块(31)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连接框(6)的相对侧分别与两个螺纹筒(34)的相背侧连接,两个所述螺纹筒(34)的外部均设置有与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秩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