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04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通过采用工厂标准化的生产工艺预制生产出的预制墙体连接形成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在相邻预制墙体的铰接位置设置止水拼接部,使止水拼接部的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相配合,内层止水部在吊装垂直进入外层止水部内时,内层止水部的所述凹槽或凸起与外层止水部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进而形成多个封堵位置,以延长渗水的流通路径,进而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且实现相邻预制墙体的整合,无需在设置接头,待成槽后直接放入预制墙体,然后进行后续的浇注,预制现浇组合方式,可以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围护结构和支撑结构,围护结构体系包括板
(

)
墙,冠梁等,板
(

)
墙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挡墙结构,地下连续墙以其施工中振动小

噪声低

墙体的刚度大

可用作刚性基础

适用于多种地层条件等优点,在地铁工程及其他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现有应用较多的围护结构

[0003]预制地下连续墙是地下连续墙的一种,其采用常规的泥浆护壁成槽,在成槽后,插入预制构件并在构件间采用现浇混凝土将其连成一个完整的墙体,因其工厂化制作可充分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墙体构件外观平整,可直接作为地下室的建筑内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增大了地下室面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预制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墙与墙之间的接缝是个薄弱环节,如果发生了渗水

漏水,不但会给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会导致基坑变形及其周围的建筑沉降过大,严重时会发生基坑的失稳垮塌等安全事故给工程各方打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地下连续墙的接缝止水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包括连续墙,所述连续墙由若干独立的预制墙体拼接而成,所述预制墙体设有止水拼接部,所述止水拼接部包括中空的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内层止水部尺寸小于外层止水部尺寸,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墙体的两侧,所述外层止水部设有拼接口,所述内层止水部通过所述拼接口进入所述外层止水部以使相邻的所述预制墙体连接,所述内层止水部和所述外层止水部之间设有止水结构,以封堵相邻所述预制墙体接缝处的渗水

[0006]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围护结构,连续墙通过采用工厂标准化的生产工艺预制生产出的预制墙体连接形成,既能保障地下连续墙的成品质量,又能保证地下连续墙面的平整精度

吊装预制墙体使一侧的内层止水部通过拼接口套设进外层止水部内,且在内层止水部和外层止水部的间隙内设置止水结构,延长了渗水路径,封堵相邻预制墙体接缝处的渗水,浇注混凝土使相邻的预制墙体结合,永久结构施工,使“两墙合一”连接质量得到了保障,缩短了结构施工的时间

[0007]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矩形或梯形

[0008]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凹槽和凸起,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均设有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所述内层止水部的所述凹槽
/
凸起与所述外层止水部的所述凸起
/
凹槽相配合,以延长渗水的流通路径

[0009]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围护结构,通过在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均设置凹槽和凸起,在内层止水部在吊装垂直进入外层止水部内时,内层止水部的所述凹槽或凸起与外层止水部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进而形成多个封堵位置,以延长渗水的流通路径,进而起到止水效果

[0010]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形

矩形或梯形,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0011]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层止水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内层止水部的内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所述内层止水部内浇注混凝土以使所述内层止水部和所述外层止水部连接

[0012]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围护结构,通过在内层止水部开设第一连通孔,且第一连通孔连通内层止水部的内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当在内层止水部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第一连通孔进入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对间隙混凝土填充更密实,提高防渗能力,同时使相邻预制墙体之间连接更牢固,成为整体结构

[0013]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制墙体内部设有空腔,以减少预制墙体的吊重

[0014]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围护结构,使预制墙体的质量减轻,从而使吊装难度降低,保障了吊装的安全

[0015]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层止水部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空腔内浇注混凝土以使相邻的预制墙体连接为整体

[0016]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围护结构,通过在外层止水部开设第二连通孔,且第二连通孔连通空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当在空腔内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第而连通孔进入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使间隙混凝土填充更密实,提高防渗能力,同时使相邻预制墙体成为整体结构,提高连续墙整体强度

[0017]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通孔沿所述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

[0018]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通孔沿所述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

[0019]上述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
通过采用工厂标准化的生产工艺预制生产出的预制墙体连接形成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在相邻预制墙体的铰接位置设置止水拼接部,使止水拼接部的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相配合从而实现止水并且实现相邻预制墙体的整合,无需在设置接头,成槽后直接放入预制墙体,然后进行后续的浇注,预制现浇组合方式,可以缩短施工周期

[0021]2.
通过在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均设置凹槽和凸起,在内层止水部在吊装垂直进入外层止水部内时,内层止水部的所述凹槽或凸起与外层止水部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进而形成多个封堵位置,以延长渗水的流通路径,进而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

[0022]3.
内层止水部开设第一连通孔,连通内层止水部的内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外层止水部开设第二连通孔,且第二连通孔连通空腔和所述内层止水部与外层止水部之间的间隙,浇注混凝土或注浆时使相邻预制墙体的填充更为密实,能够紧密结合形成整体,从而提高围护结构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墙,所述连续墙由若干独立的预制墙体拼接而成,所述预制墙体设有止水拼接部,所述止水拼接部包括中空的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内层止水部尺寸小于外层止水部尺寸,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墙体的两侧,所述外层止水部设有拼接口,所述内层止水部通过所述拼接口进入所述外层止水部以使相邻的所述预制墙体连接,所述内层止水部和所述外层止水部之间设有止水结构,以封堵相邻所述预制墙体接缝处的渗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止水部和内层止水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矩形或梯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凹槽和凸起,所述外层止水部和所述内层止水部均设有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所述内层止水部的所述凹槽
/
凸起与所述外层止水部的所述凸起
/
凹槽相配合,以延长渗水的流通路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明挖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智慧王允欢任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易方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