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92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箱体内的辅助组件,该装置通过辅助组件对废弃物进行破碎,减小废弃物的体积,便于后续粉碎,且辅助组件采用撞击的方式对废弃物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果的同时便于废弃物中的废液流出,在将废弃物破碎后,废弃物中的废液落在第一滤板上,经第一滤板的滤孔流动至第一箱体内部下端,并经第一排水管排至第二箱体内,则破碎后的固体经第一滤板和排料通槽等排至粉碎机内粉碎,从而便于废弃物中的固液分离,进而便于将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处理,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技术也译成生物工程,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方面,包括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到高通量组学芯片技术

基因与基因组人工设计与合成生物学等系统生物技术,在生物技术开发中会产生许多的废弃物,废弃物的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

[0003]申请号为
202120339604.4
公开了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其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前现有技术中,在对生物技术开发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时,往往只对废弃物进行简单的破碎处理后便直接排放,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完全,废弃物易于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0004]其通过壳体

垫板

燃烧炉

放置盒

液压缸

液压杆

压料块

电机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

第一齿轮辊和第二齿轮辊的配合工作,对废弃物进行充分破碎后再进行焚烧,从而使得对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更加彻底,但是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中通常含有废液,如实验容器内通常存在一定量的溶液,其仅对废弃物中的固体进行处理,若其对废弃物中废液进行处理,只能将废液连同粉碎后的固体废弃物一同排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废液焚烧易产生有害气体,不易净化处理,易造成排放问题,其不便于将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后进行单独处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箱体内的辅助组件,第一箱体的外壁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罐体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箱体,罐体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二箱体的右侧固定设有粉碎机,罐体的内侧壁且位于粉碎机的底部固定设有焚烧炉,罐体的内侧壁且位于焚烧炉的左侧设置有与焚烧炉的排气端连接的净化组件;
[0006]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防护壳

驱动电机

转轴

第一转杆

第二转杆

第一排水管和第一滤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内,第一转杆呈环形阵列固定设在转轴位于第一箱体内的一端侧壁,第二转杆呈环形阵列固定设在第一箱体的内侧壁,第一滤板的侧壁与第一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滤板呈倾斜形设计,第一排水管固定设在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且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延伸至第二箱体内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位于第二转杆的底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交错排布,第一
转杆位于第一箱体内的一端与第一滤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壳固定设在第一箱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防护壳内,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导气管

海绵板

活性炭板

第二滤板

第二导气管

第三导气管

储水箱

固定框和净化箱,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与焚烧炉的排气端连接,第一导气管的排气端延伸至储水箱内,第二导气管的进气端延伸至储水箱内,第二导气管的排气端与净化箱的进气端连接,第三导气管的进气端与净化箱的排气端连接,第三导气管的排气端延伸至罐体外,固定框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框呈竖直排布固定设在净化箱的内侧壁,第二滤板

海绵板和活性炭板从下至上依次套设在三个固定框内

[0009]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箱的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的排气端位于储水箱内水的液面下,所述第二导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储水箱内水的液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推杆

挡板

排料通槽和排料板,电动推杆设有两个,两个电动推杆的侧壁均与第一箱体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挡板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排料通槽开设在第一箱体的右侧,排料板固定设在第一箱体的右侧,且排料板位于排料通槽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排料通槽的底部内壁与第一滤板的顶部右侧水平,所述排料板呈倾斜形设计,排料通槽和挡板相适配,所述电动推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设有延伸至罐体顶部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设有延伸至罐体外的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位于罐体外的一端侧壁设置有阀门

[0014]优选的,所述粉碎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有进料框和排料框,排料框的右侧套设有延伸至罐体外的拉板,罐体的外壁右侧开设有套设拉板的通槽,排料框的底部延伸至焚烧炉内,进料框的顶部位于排料板的底部,粉碎机和焚烧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支撑柱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1、
该装置通过辅助组件对废弃物进行破碎,减小废弃物的体积,便于后续粉碎,且辅助组件采用撞击的方式对废弃物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果的同时便于废弃物中的废液流出,在将废弃物破碎后,废弃物中的废液落在第一滤板上,经第一滤板的滤孔流动至第一箱体内部下端,并经第一排水管排至第二箱体内,则破碎后的固体经第一滤板和排料通槽等排至粉碎机内粉碎,从而便于废弃物中的固液分离,进而便于将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处理,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果

[0018]2、
该装置通过净化组件便于对焚烧轮焚烧产生废气先传输至水中,通过水对废气中的粉尘等杂质进行过滤,再通过净化箱内的第二滤板

海绵板和活性炭板进行再次过滤和净化,避免废气中的大量粉尘杂质直接涌入活性炭板内造成活性炭板堵塞,保证活性炭板的吸附净化效果,从而对废气进行分级净化,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0019]3、
该装置通过调节组件便于使挡板堵住或打开排料通槽,从而便于辅助组件对第一箱体内的废弃物进行破碎,且便于将博破碎后的固体废弃物经排料通槽排出,便于实际
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技术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罐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
(1)
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箱体
(4)
,第一箱体
(4)
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箱体
(4)
内的辅助组件
(6)
,第一箱体
(4)
的外壁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
(8)
,罐体
(1)
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箱体
(4)
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箱体
(14)
,罐体
(1)
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二箱体
(14)
的右侧固定设有粉碎机
(10)
,罐体
(1)
的内侧壁且位于粉碎机
(10)
的底部固定设有焚烧炉
(12)
,罐体
(1)
的内侧壁且位于焚烧炉
(12)
的左侧设置有与焚烧炉
(12)
的排气端连接的净化组件
(7)
;所述辅助组件
(6)
包括防护壳
(601)、
驱动电机
(602)、
转轴
(603)、
第一转杆
(605)、
第二转杆
(604)、
第一排水管
(607)
和第一滤板
(606)
,驱动电机
(602)
的输出轴与转轴
(603)
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
(603)
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
(4)
内,第一转杆
(605)
呈环形阵列固定设在转轴
(603)
位于第一箱体
(4)
内的一端侧壁,第二转杆
(604)
呈环形阵列固定设在第一箱体
(4)
的内侧壁,第一滤板
(606)
的侧壁与第一箱体
(4)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滤板
(606)
呈倾斜形设计,第一排水管
(607)
固定设在第一箱体
(4)
的底部内壁,且第一排水管
(607)
的排水端延伸至第二箱体
(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
(606)
位于第二转杆
(604)
的底部,第一转杆
(605)
和第二转杆
(604)
交错排布,第一转杆
(605)
位于第一箱体
(4)
内的一端与第一滤板
(606)
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壳
(601)
固定设在第一箱体
(4)
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
(602)
固定设在防护壳
(601)
内,驱动电机
(602)
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
(7)
包括第一导气管
(706)、
海绵板
(708)、
活性炭板
(709)、
第二滤板
(702)、
第二导气管
(704)、
第三导气管
(701)、
储水箱
(705)、
固定框
(707)
和净化箱
(703)
,第一导气管
(706)
的进气端与焚烧炉
(12)
的排气端连接,第一导气管
(706)
的排气端延伸至储水箱
(705)
内,第二导气管
(704)
的进气端延伸至储水箱
(705)
内,第二导气管
(704)
的排气端与净化箱
(703)
的进气端连接,第三导气管
(701)
的进气端与净化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缘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