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36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所述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包括:钢瓶加热箱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置换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热力发电机组基本使用氢气作为冷却介质,而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发电机长期停运或检修前后均需要使用中间介质例如二氧化碳

氮气对机内气体进行置换

[0003]钢瓶装气体作为一种优选产品在各发电企业大量使用,在使用钢瓶装气体对机内气体进行置换过程中,因瓶内高压液态气体释放转化为气态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致使周围空气中的水汽放热并在钢瓶的瓶身凝结成霜,甚至结冰,严重阻碍瓶内气体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化效率及速度,甚至影响机内气体置换工作

[0004]相关技术中,大多使用大量冷水淋浇钢瓶或在钢瓶表面敷设电加热毯的方式对钢瓶进行加热,但是用冷水淋浇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需人工全程参与,大量的水流至地面也会对周围环境文明生产带来影响,敷设电加热毯的方式会对发电机氢气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该装置以热蒸汽作为热源对气体钢瓶的瓶身进行加热,具有安全高效

处理灵活的特点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包括:钢瓶加热箱本体

多个气体钢瓶

供汽控制组件和排汽控制组件,所述钢瓶加热箱本体具有进汽室

换热室

冷凝室以及将所述进汽室和所述换热室连通的多个进汽孔

将所述换热室和所述冷凝室连通的多个排汽孔,所述气体钢瓶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换热室内,所述供汽控制组件包括蒸汽管

压力控制阀和温控阀,所述蒸汽管的管腔与所述进汽室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和所述温控阀沿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依次设在所述蒸汽管上,所述压力控制阀的压力探头设在气体置换系统的进气管路上,所述温控阀的测温探头设在所述换热室内,所述排汽控制组件包括排汽管和风机,所述排汽管的管腔与所述冷凝室连通,所述风机设在所述排汽管上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热蒸汽在压力控制阀和温控阀的控制下经蒸汽管进入进汽室,然后通过进汽孔进入换热室内,对气体钢瓶的瓶身进行加热,热交换完成后的乏汽通过冷凝室并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由排汽管排至大气中

以热蒸汽作为热源对气体钢瓶的瓶身进行恒温加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使用冷水淋浇钢瓶效率低下且影响文明生产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在钢瓶表面敷设电加热毯

或将钢瓶装入电加热箱
(
箱内布置若干电加热棒使箱内空气升温间接加热钢瓶瓶身
)
对钢瓶进行加热所存在的触电风险及安全隐患问题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瓶加热箱本体包括进汽室壳体

换热室壳体和冷凝室壳体,所述进汽室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进汽室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进汽孔设在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一端面上且与所述进汽室壳体的开口连
通,所述蒸汽管与所述进汽室壳体相连,所述冷凝室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冷凝室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二端面相连,所述排汽孔设在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二端面上且与所述冷凝室壳体的开口连通,所述排汽管与所述冷凝室壳体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室壳体包括底板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

第三侧板

第四侧板和顶盖,所述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第三侧板

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顶盖相连形成大体为长方体的所述换热室壳体,所述进汽孔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排汽孔设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进汽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部分,多个所述进汽孔沿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方向和
/
或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排汽孔沿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方向和
/
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体钢瓶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顶盖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气体钢瓶一一对应,所述气体钢瓶贯穿所述通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所述顶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翻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气体钢瓶贯穿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气体钢瓶位于所述通孔外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
U
型固定件,多个所述
U
型固定件与多个所述气体钢瓶一一对应,所述气体钢瓶的下端卡设在所述
U
型固定件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所述第一门扇与所述第二侧板可翻转地相连,所述第二门扇与所述第四侧板可翻转地相连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阀

所述温控阀和所述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进汽室壳体
11、
换热室壳体
12、
进汽孔
121、
排汽孔
122、
通孔
123、U
型固定件
124、
冷凝室壳体
13、
气体钢瓶
14、
[0021]蒸汽管
21、
压力控制阀
211、
温控阀
212、
[0022]排汽管
31、
风机
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包括:钢瓶加热箱本体

多个气体钢瓶
14、
供汽控制组件和排汽控制组件

[0026]钢瓶加热箱本体具有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瓶加热箱本体和多个气体钢瓶,所述钢瓶加热箱本体具有进汽室

换热室

冷凝室以及将所述进汽室和所述换热室连通的多个进汽孔

将所述换热室和所述冷凝室连通的多个排汽孔,所述气体钢瓶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换热室内;供汽控制组件,所述供汽控制组件包括蒸汽管

压力控制阀和温控阀,所述蒸汽管的管腔与所述进汽室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和所述温控阀沿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依次设在所述蒸汽管上,所述压力控制阀的压力探头设在气体置换系统的进气管路上,所述温控阀的测温探头设在所述换热室内;排汽控制组件,所述排汽控制组件包括排汽管和风机,所述排汽管的管腔与所述冷凝室连通,所述风机设在所述排汽管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瓶加热箱本体包括进汽室壳体

换热室壳体和冷凝室壳体;所述进汽室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进汽室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进汽孔设在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一端面上且与所述进汽室壳体的开口连通,所述蒸汽管与所述进汽室壳体相连;所述冷凝室壳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冷凝室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二端面相连,所述排汽孔设在所述换热室壳体的第二端面上且与所述冷凝室壳体的开口连通,所述排汽管与所述冷凝室壳体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置换钢瓶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壳体包括底板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

第三侧板

第四侧板和顶盖,所述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第三侧板

所述第四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亚姚玉传刘兴忠刘殿涛王冬瑞后颖黎李雄李宝根殷富伦王知达李永林王平风黄成高大伟孟凡亮邸加龙贺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