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315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由主框架以及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喷淋系统组成;主框架有前后两组“门”型框架;喷淋系统包含主供水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车的防水测试,具体涉及到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消防车,指主要用来执行应急救援

火灾扑救

危化品处置的特殊车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消防部门也会将其用于其他紧急抢救用途,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多种工具

[0003]由于消防车经常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开展作业,因此需要消防车本身具备良好的防水

防爆性能,以避免在紧急情况消防车自身出问题而导致无法正常开展救援

[0004]针对防水测试,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消防水管向消防车喷水来检测防水性能,这种方式效率差,而且很难做到各个方位均匀喷水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消防车开到专门的防水测试房间内,防水测试房间内的多个管路向消防车喷水来检测防水性能,但是这种需要搭建专门的防水测试建筑,而且防水测试房间内的喷水管路通常是固定的,无法调节位置,而消防车由于功能分类

工作范围的不同,整体外廓尺寸差异会很大,这就导致了开到防水测试房间,由于防水测试建筑内的喷水管路不配套导致起不到理想的防水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所述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由主框架以及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喷淋系统组成;其中,
[0006]所述主框架包含有前后两组“门”型框架,两组“门”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桁架固定连接,“门”型框架的宽度大于消防车的车身宽度;
[0007]所述喷淋系统包含主供水管路

供水控制系统和有上下至少两组喷淋管路,所述主供水管路与供水控制系统相连,供水控制系统的出水管与每组喷淋管路并联连接,每组喷淋管路等间距开设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雨水喷头,在所述主框架上安装有至少两组路高度可调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路在水平方向上围成矩形,每组喷淋管路的后侧管路为独立的可移动水路,且在每组喷淋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后侧管路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的,在两组“门”型框架上均设有滑轮;
[0009]所述主框架配置有卷扬机用于调整喷淋管路的高度,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穿过滑轮并与每组喷淋管路相连

[0010]进一步的,“门”型框架设有竖直轨道,喷淋管路与竖直轨道滑动配合

[0011]进一步的,供水控制系统在水的流动方式上依次设有消防泵

流量计和控制阀门

[0012]进一步的,主供水管路通径为
100mm

[0013]每组喷淋管路的后侧管路通径为
50mm
且其余管路通径为
8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系统包含有上下两组喷淋管路;
[0015]消防车进行防雨密封性能测试时,上喷淋管路的雨水喷头以向下
45
°
方向朝向消防车,且下喷淋管路的雨水喷头以向上
45
°
方向朝向消防车

[0016]进一步的,管路为喷水角度可调的软管

[0017]进一步的,每组喷淋管路的底部均设有排空阀

[0018]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含有驱动电机和丝杠,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每组喷淋管路的左右两侧管路上,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丝杠固定连接,丝杠与后侧管路螺纹连接

[00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
采用框架设计,安装简单,可以快速搭建消防车的防水测试设备;
[0021]2)
设有上下多组喷淋管路,可以全方位的对消防车进行喷水测试;
[0022]3)
喷淋管路的高度可调,且喷淋管路的后侧管路可前后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

不同长度的消防车防水测试;
[0023]4)
喷淋管路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雨水喷头,便于我们调节喷水角度,进而以最佳的喷水角度向消防车进行喷水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的侧视图;
[0027]图3为两个“门”型框架构成的主框架示意图;
[0028]图4为单个“门”型框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

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0]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1]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由主框架
100
以及安装在主框架
100
上的喷淋系统
200
组成

[0032]主框架
100
包含有前后两组“门”型框架
101
,两组“门”型框架
101
之间通过连接桁架
102
固定连接,“门”型框架
101
的宽度大于消防车的车身宽度,便于消防车驶入

[0033]喷淋系统
200
包含主供水管路

供水控制系统和有上下至少两组可升降的喷淋管路

请参照附图,下面以上下两组喷淋管路为例进行说明

[0034]主供水管路与供水控制系统相连,供水控制系统的出水管与上喷淋管路
210
和下
喷淋管路
220
并联连接,以使得上喷淋管路
210
和下喷淋管路
220
的喷水流速相同

供水控制系统在水的流动方式上依次设有消防泵

流量计和控制阀门
(
图中未标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由主框架
(100)
以及安装在主框架
(100)
上的喷淋系统
(200)
组成;其中,所述主框架
(100)
包含有前后两组“门”型框架
(101)
,两组“门”型框架
(101)
之间通过连接桁架
(102)
固定连接,“门”型框架
(101)
的宽度大于消防车的车身宽度;所述喷淋系统
(200)
包含主供水管路

供水控制系统和有上下至少两组喷淋管路,所述主供水管路与供水控制系统相连,供水控制系统的出水管与每组喷淋管路并联连接,每组喷淋管路等间距开设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通过管路
(225)
连接有雨水喷头
(226)
,在所述主框架
(100)
上安装有至少两组路高度可调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路在水平方向上围成矩形,每组喷淋管路的后侧管路为独立的可移动水路,且在每组喷淋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后侧管路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两组“门”型框架
(101)
上均设有滑轮
(103)
;所述主框架
(100)
配置有卷扬机
(104)
用于调整喷淋管路的高度,所述卷扬机
(104)
的钢丝绳穿过滑轮
(103)
并与每组喷淋管路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蒋旭东彭嫔嫔王长伟孙胜登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