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61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城市旧改更新工程数量大幅增加,为减少基坑对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影响,基坑支护形式通常采用内支撑体系,基坑临时立柱主要用于支撑内支撑梁,对于立柱与地下室底板相交处的节点处理是工程中的一个重难点

[0003]施工过程中立柱会穿过地下室底板及多层楼板,待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才可拆除,立柱拆除后最大的难点在于暴露出的接口处的防水以及新旧混凝土连接处理,该部位作为防水施工的薄弱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经济实用的节点构造处理方案,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坑工程的施工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该处理结构能有效提高临时立柱拆除后,地下室底板结构与立柱相交部位的防水及混凝土连接稳定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和混凝土临时立柱,所述混凝土临时立柱在贯穿地下室底板的位置处断开,且断面凿至底板垫层底面以下,所述处理结构包括预留在地下室底板与混凝土临时立柱相交部位的预留孔洞

设置在预留孔洞内的降水井和预留孔洞处的防水结构,所述预留孔洞的面积大于混凝土临时立柱的截面面积,所述降水井设置在预留孔洞与混凝土临时立柱之间的区域,且降水井延伸至底板垫层以下;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孔洞中部防水结构和铺设在预留孔洞底面的多层防水卷材,所述孔洞中部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预留孔洞中部的缓膨型止水胶和预埋注浆管,所述预埋注浆管上部延伸至地下室底板顶面以上;所述地下室底板包括底板横向主筋

底板纵向主筋和底板混凝土,在底板横向主筋和底板纵向主筋邻近预留孔洞的端部设有接驳器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地下室底板及预留孔洞底部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底板垫层,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底板垫层之间,包括上层防水卷材和下层加强防水卷材,并在上层防水卷材和下层加强防水卷材之间预留有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所述上层防水卷材的两端与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部分重叠,且重叠长度不小于
400mm
,所述下层加强防水卷材位于上层防水卷材两端与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重叠部分下方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水井内放置外径与降水井内径相匹配的钢套管,钢套管顶部位于地下室底板顶面以下
200mm
处,在钢套管顶部安装钢套筒,钢套筒的直径小于钢套管,长度不小于
200mm
,钢套筒与钢套管通过法兰盘或闸阀焊接连接;在钢套管
内放入小型潜水泵,控制水位于底板垫层以下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缓膨型止水胶尺寸为
15mm
×
8mm
,缓膨型止水胶和注浆管固定在预留孔洞内壁中部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临时立柱的断面凿至垫层底面以下
400mm。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留孔洞为正方形,边长不小于立柱桩桩径的
1.5
倍,预留孔洞边缘按地下室底板上层和下层钢筋规格和数量埋设接驳器

[00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每层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
4mm
,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的预留长度至少
100mm
;所述防水卷材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

[0012]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留孔洞降水井采用地质钻机钻孔,直径
150mm
,深度至地下室底板以下2‑
4m
;所述钢套管的外径为
150mm
,其长度为
3.5

4.5m。
[001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套管在浇筑前设置柔性防水层,所述柔性防水层通过双面自粘性胶条粘结于钢套管下部的外壁,在钢套管位于地下室底板中部的位置加焊钢板裙边止水带,焊缝处施工缓膨型止水胶;所述钢套管口部在注浆前切除至地下室底板以下至少
20mm
,并在口部设置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防水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在立柱桩与地下室底板连接处形成一个矩形后浇区,优化混凝土临时立柱与地下室底板钢筋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预埋钢筋接驳器保证新旧混凝土连接牢固;通过设置降水井抽排地下水,保证节点施工质量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且抽水泵可取出多次使用,通过在施工缝及钢套管处进行多道防水处理,保证预留孔洞封口完毕后无渗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底板孔洞处理平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底板孔洞处理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
AA
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降水井钢套管穿通防水层示意图

[0020]图中:
1—
混凝土临时立柱,
2—
预留孔洞,
3—
接驳器,
4—
的降水井,
5—
缓膨型止水胶,
6—
地下室底板,
600—
底板横向主筋,
601—
底板纵向主筋,
602—
底板混凝土,
7—
预埋注浆管,
8—
底板垫层,
9—
上层防水卷材,
10—
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
11—
下层加强防水卷材,
12—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3—
钢套筒,
14—
法兰盘或闸阀,
15—
小型潜水泵,
16—
柔性防水层,
17—
双面自粘性胶条,
18—
钢板裙边止水带,
19—
缓膨型止水胶,
20—
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防水层,
21—
钢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至图4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

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
(6)
和混凝土临时立柱
(1)
,所述混凝土临时立柱
(1)
在贯穿地下室底板
(6)
的位置处断开,且断面凿至底板垫层
(8)
底面以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结构包括预留在地下室底板
(6)
与混凝土临时立柱
(1)
相交部位的预留孔洞
(2)、
设置在预留孔洞
(2)
内的降水井
(4)
和预留孔洞
(2)
处的防水结构,所述预留孔洞
(2)
的面积大于混凝土临时立柱
(1)
的截面面积,所述降水井
(4)
设置在预留孔洞
(2)
与混凝土临时立柱
(1)
之间的区域,且降水井
(4)
延伸至底板垫层
(8)
以下;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孔洞中部防水结构和铺设在预留孔洞
(2)
底面的多层防水卷材,所述孔洞中部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预留孔洞
(2)
中部的缓膨型止水胶
(5)
和预埋注浆管
(7)
,所述预埋注浆管
(7)
上部延伸至地下室底板
(6)
顶面以上;所述地下室底板
(6)
包括底板横向主筋
(600)、
底板纵向主筋
(601)
和底板混凝土
(602)
,在底板横向主筋
(600)
和底板纵向主筋
(601)
邻近预留孔洞
(2)
的端部设有接驳器
(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室底板
(6)
及预留孔洞
(2)
底部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2)
和底板垫层
(8)
,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2)
与底板垫层
(8)
之间,包括上层防水卷材
(9)
和下层加强防水卷材
(11)
,并在上层防水卷材
(9)
和下层加强防水卷材
(11)
之间预留有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
(10)
,所述上层防水卷材
(9)
的两端与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
(10)
部分重叠,且重叠长度不小于
400mm
,所述下层加强防水卷材
(11)
位于上层防水卷材
(9)
两端与中层底板内防水卷材接头
(10)
重叠部分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立柱与底板相交节点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
(4)
内放置外径与降水井
(4)
内径相匹配的钢套管
(21)
,钢套管
(21)
顶部位于地下室底板
(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涵锐陈斌谢亮李春磊刘绍卿杨光煜吴琪谢佳海叶子航潘中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