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41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鼾器,包括盒体,盒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喷雾柱,还包括:清洗组件,安装在盒体上端,包括安装在喷雾柱两侧的板块,板块一端套设在喷雾柱外,板块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下方开设有第三水槽,板块内开设有与第三水槽相连通的水腔,板块靠近喷雾柱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水孔,喷雾柱向上移动时,第一水孔喷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鼾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止鼾器


技术介绍

[0002]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

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氧血症,而诱发高血压

脑心病

心率失常

心肌梗死

心绞痛,为此市场上研制出了多种止鼾神器,其中因液体止鼾器使用方便

安全而更为推广止鼾器是一款医疗器械产品,适用于轻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减轻或消除打鼾症状,现有的止鼾器不能对喷雾头进行清理,容易对鼻腔内造成细菌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止鼾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止鼾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喷雾头进行清理,容易对鼻腔内造成细菌感染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止鼾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喷雾柱,还包括:
[0006]清洗组件,安装在盒体上端,包括安装在喷雾柱两侧的板块,所述板块一端套设在喷雾柱外,所述板块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开设有第三水槽,所述板块内开设有与第三水槽相连通的水腔,所述板块靠近喷雾柱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水孔,所述喷雾柱向上移动时,第一水孔喷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水槽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下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设置有第三滑动板,所述喷雾柱下端设置有贯穿第一固定板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第二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内开设有与第二水槽以及喷雾柱内相连通的空腔,所述伸缩杆内的空腔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连通第二水槽和伸缩杆内的空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滑动板和第二固定板和第三滑动板的圆柱,所述圆柱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板下方开设有第一水槽,所述圆柱内开设有连通第一固定板上方空间和第一水槽的空腔,清洗所述喷雾柱的污水通过圆柱内的空腔流到第一水槽

[000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喷雾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滑动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盒体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板块内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按钮,所述第二按钮控制第一阀门,所述喷雾柱内的空腔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喷雾柱外设有第一按钮,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按钮触碰到板块时,第二阀门打开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下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第二水槽之间连接有气管,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喷雾柱上开设有第二水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喷雾柱从圆孔移出,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刮板

[00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在使用前,通过手握气囊来驱动喷雾柱上移,而在上移时设置清洗组件对喷雾柱进行清洗,达到杀菌的效果,防止细菌进入鼻腔内造成呼吸道感染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盒体截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喷雾柱使用时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喷雾柱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板块示意图

[0021]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
盒体;
2、
圆孔;
3、
气囊;
4、
第一固定板;
7、
伸缩杆;
8、
喷雾柱;
9、
空腔;
10、
活塞杆;
11、
第二滑动板;
12、
圆柱;
13、
第一弹簧;
14、
第二固定板;
15、
第三滑动板;
16、
第一水槽;
17、
第二水槽;
18、
第三水槽;
20、
板块;
21、
水腔;
22、
第二弹簧;
23、
第一水孔;
24、
第一按钮;
25、
第二按钮;
26、
第二水孔;
27、
通孔;
29、
气管;
30、
封闭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参考图1‑
图5,一种止鼾器,包括盒体1,盒体1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对称设置有喷雾柱8,还包括:
[0025]清洗组件,安装在盒体1上端,包括安装在喷雾柱8两侧的板块
20
,板块
20
一端套设在喷雾柱8外,板块
20
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第一固定板4下方开设有第三水槽
18
,板块
20
内开设有与第三水槽
18
相连通的水腔
21
,板块
20
靠近喷雾柱8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水孔
23
,喷雾柱8向上移动时,第一水孔
23
喷水,第一固定板4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滑动板
11
和第二固定板
14
和第三滑动板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止鼾器,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对称设置有喷雾柱(8),还包括:清洗组件,安装在盒体(1)上端,包括安装在喷雾柱(8)两侧的板块(
20
),所述板块(
20
)一端套设在喷雾柱(8)外,所述板块(
20
)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所述第一固定板(4)下方开设有第三水槽(
18
),所述板块(
20
)内开设有与第三水槽(
18
)相连通的水腔(
21
),所述板块(
20
)靠近喷雾柱(8)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水孔(
23
),所述喷雾柱(8)向上移动时,第一水孔(
23
)喷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槽(
18
)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动板(
11
),所述第二滑动板(
11
)下设置有第二固定板(
14
),所述第二固定板(
14
)下设置有第三滑动板(
15
),所述喷雾柱(8)下端设置有贯穿第一固定板(4)的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下端与第二滑动板(
11
)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7)内开设有与第二水槽(
17
)以及喷雾柱(8)内相连通的空腔(9),所述伸缩杆(7)内的空腔(9)设置有活塞杆(
10
),所述活塞杆(
10
)下端与第二固定板(
14
)连接,所述活塞杆(
10
)内开设有连通第二水槽(
17
)和伸缩杆(7)内的空腔(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滑动板(
11
)和第二固定板(
14
)和第三滑动板(
15
)的圆柱(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鼎添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