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5199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加工成形及微纳米药物载体制造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硅藻土微粒清洗与提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加工成形及微纳米药物载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伴随微纳米技术的发展,新型智能药物递送载体得到了广泛开发,其能够改善现有药物分子的性能和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众多给药途径中,鼻腔给药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药物快速吸收

适于患者急救与自救等优势,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疾病的最佳方式

但是,由于鼻腔固有的纤毛清除机制,药物在鼻腔的有效滞留时间短
(15

30min)
,降低了药物治疗效果

因此,为提高经鼻给药途径的药物分子生物利用度,延长其粘膜滞留时间,急需开发具有粘附性和控释性的药物载体,实现药物在鼻腔粘膜部位的安全高效粘附,达到鼻腔给药持续缓释的治疗效果

[0003]目前,许多新型药物载体被用于鼻腔给药,其中介孔
S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以载药的多孔硅藻土微粒为核,由内而外,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的表面依次包覆聚多巴胺涂层和羧甲基壳聚糖粘附性涂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为培养皿形,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的直径为
40

80
μ
m
,厚度为2~4μ
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

聚多巴胺涂层和羧甲基壳聚糖粘附性涂层的质量比为
1:0.5

2: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

聚多巴胺涂层和羧甲基壳聚糖粘附性涂层的质量比为
2:1:2、1:1:1、2:3:2

1:2: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的药物包括鼻炎治疗药物
。6.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硅藻的鼻腔给药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硅藻土微粒进行清洗与提纯,得到多孔硅藻土微粒;将所述多孔硅藻土微粒装载药物,得到载药硅藻土微粒;将所述载药硅藻土微粒和多巴胺溶液混合,得到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彭官娅蔡军张德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