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中转装置和分料运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198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料中转装置和一种分料运输系统,物料中转装置包括:储物箱,储物箱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下压推动组件,设置于储物箱,下压推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中转装置和分料运输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中转装置和一种分料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物料完成封装后需要运输到指定地点或者运输工具上,以便于物料完成物流运输

[0003]相关技术中,用于物料运输的装置可以通过传送带将物料运输到临近指定地点或者运输工具,然后由处于传送带末端的装车工人,将传送带输送来的物料人为压实后堆放在指定地点或者运输工具上

[0004]但是,采用上述人工搬运的方式将物料码到指定地点或者运输工具上,存在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占用劳动力过多等问题

此外,轻型的袋装物料在传送带上运输时容易出现变形,需要工人手动压实和简单整形,进一步地降低了物料运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物料中转装置

[000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分料运输系统

[0008]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中转装置,包括:储物箱

下压推动组件和第一驱动装置

储物箱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下压推动组件设置于储物箱,下压推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板

第二工作板以及分别与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连接的联动组件;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储物箱,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工作板或者第二工作板运动,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中的一者运动的情况下,联动组件带动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中的另一者运动;其中,在第一工作板运动至回收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工作板运动至下压位置以下压物料;在第一工作板运动至推动位置以将物料从第一运输轨道推动至出料口的情况下,第二工作板运动至提升位置以避让物料

[0009]具体地,储物箱可以接至用于传输物料的传输装置的尾部,该储物箱内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能够暂存从传输装置输送来的物料,该储物箱上可以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用于接收传输装置运输至储物箱的物料,出料口用于将物料输送出该储物箱

[0010]进一步地,上述储物箱的底部上可以设置第一避让口,该第一避让口内设置有第一运输轨道,该第一运输轨道设置于储物箱的底部,并与进料口连接,用于承接从进料口输送进储物箱的物料

[0011]可选地,该第一运输轨道可以包括多个辊子

辊子轨道和固定杆

在多个辊子的两端分别设置辊子轨道,多个辊子可以在辊子轨道内转动,两个辊子轨道分别固定在固定杆上,该固定杆固定设置于储物箱上,以支撑辊子轨道和多个辊子

[0012]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辊子可以设置为圆形辊子,从传输装置上进入进料口从而落
入第一运输轨道后的物料具有运动惯量,该具有运动惯量的物料能够在圆形辊子上滑行,以继续向储物箱内部运动直至其位于物料箱内部的第一目标位置(对应于第二工作板和第一工作板的位置)

如此,第一运输轨道不需要额外设置动力驱动机构,就可以使物料顺畅地流入储物箱的第一目标位置,避免了物料在储物箱的运料口处堆积,保证了物料运输流线的顺畅运行

[0013]进一步地,储物向上设置有下压推动组件,该下压推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板

第二工作板和联动组件,该联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连接

在第一工作板运动的情况下,第一工作板通过联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二工作板运动,在第二工作板运动的情况下,第二工作板通过联动组件也能够带动第一工作板运动

[0014]具体地,该第二工作板用于对进入储物箱内的物料进行下压,以对经过传输装置的运输导致变形的袋装物料进行整形,从而使得从储物箱中输出的物料更平整

进一步地,袋装物料内部可能具有残留空气,导致袋装物料膨胀占用较大空间,第二工作板对物料的下压可以使物料袋中残留的空气进一步排出,节省物料的占用空间

可以理解,在物料需要按层或者按列码放的情况下,经过第二工作板下压整形的物料能够进一步使物料堆叠形成的码垛更加规整和稳定

[0015]进一步地,在第二工作板对物料进行下压操作后,第二工作板上升至提升位置,再通过第一工作板运动至推动位置,以将位于第一运输轨道上的物料推动至出料口,从而使物料通过出料口自动排出储物箱,完成下一物料传输流程

[0016]可以理解,为了完成对连续不断进入储物箱的物料完成下压操作和推出操作,第二工作板需要在下压物料的下压位置和避让物料的提升位置之间往复切换,第一工作板需要在推出物料的推动位置和避让物料的回收位置之间往复切换

[001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通过联动组件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中的任一者运动,然后通过联动组件带动另一者运动,能够保证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的工作同步性,从而避免了两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

[0018]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推动气缸,该推动气缸的缸体可以固定地设置于储物箱上,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可以与第一工作板或者第二工作板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储物箱内与第一工作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工作板向靠近或者远离出料口的方向运动

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板运动至回收位置的情况下,联动组件带动第二工作板同步运动至下压位置,以完成下压物料操作;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板运动至推动位置以将物料从第一运输轨道推动至出料口的情况下,联动组件带动第二工作板同步运动至提升位置以避让物料,使得物料被无障碍推出储物箱

当然,第一驱动装置也可以和第二工作板连接,以驱动第二工作板升降运动,然后通过联动组件同步带动第一工作板进行推动或者回收运动,从而完成对物料的下压操作和推出操作

[0019]可以理解,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中的一者运动,一方面能够完全避免第一工作板和第二工作板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驱动装置的使用,仅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就能够完成下压操作和推出操作,简化了物料中转装置的结构,也进一步地降低了物料中转装置的生产成本

[0020]如此,通过物料中转装置设置的储物箱

下压推动组件以及驱动下压推动组件中
第一工作板或者第二工作板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可以自动完成对输入至储物箱内的物料的下压整形操作,并在下压整形后推出储物箱,进而可以完成对不断地输入至物料箱的物料的整形

输出的流水线式操作流程,彻底解决了通过人工对物料进行搬运

整形的问题,提高了物料中转和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物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中转装置包括: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下压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储物箱,所述下压推动组件包括第一工作板

第二工作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板和所述第二工作板连接的联动组件;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储物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工作板或者所述第二工作板运动,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工作板和所述第二工作板中的一者运动的情况下,所述联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工作板和所述第二工作板中的另一者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板运动至回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工作板运动至下压位置以下压所述物料;在所述第一工作板运动至推动位置以将所述物料从所述第一运输轨道推动至所述出料口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工作板运动至提升位置以避让所述物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包括容置空间和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箱本体,所述下压推动组件通过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箱本体;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连接,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工作板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板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臂带动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支撑架转动;下压臂组件,与所述转动臂连接,所述转动臂绕所述支撑架转动以带动所述下压臂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工作板在所述下压位置和所述提升位置之间切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作板连接;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铰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所述铰接部与所述转动臂连接
。4.
一种分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运输系统包括: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和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的至少两个分料通道;分料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分料通道的连接处;在所述分料件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的情况下,从所述进料通道输入的物料能够运输至不同的所述分料通道;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中转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分料通道中的任一个所述分料通道与一个所述物料中转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峰高禄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