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电厂的收益最大化调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能源发电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供电形式,近年来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在主动配电网中,电动汽车
、
电热负荷
、
分布式储能等各种具有可调节能力的资源数量庞大,但由于个体调节容量小且分散在系统各处,若海量的分布式能源个体直接参与配网调度,将给配网优化带来巨大的计算与通信负担
。
[0003]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和聚合各种可调分布式能源的虚拟电厂技术被提出,用于参与电网运行和提升系统灵活性
。
虚拟电厂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
、
分布式储能
、
微电网
、
电动汽车
、
分布式发电等一种或多种资源聚合起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建立不同虚拟电厂的物理运行模型;
S2
:建立三相电压不平衡的配电网运行模型;
S3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建立虚拟电厂的最大收益调度模型,该双层规划模型的上层模型为虚拟电厂物理运行模型,下层为配电网运行模型;
S4
:对最大收益调度模型进行求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运行模型包括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
、
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
、
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能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其中,式
(1)
为储能的能量计算约束,式
(2)
为储能的能量上下限约束,式
(3)
和
(4)
分别为储能的充电功率约束和放电功率约束,式
(5)
为调度初始时刻和调度末时刻能量相等;其中,是
t
时刻储能聚合商的储能,是
t+1
时刻储能聚合商的储能,是
t
时刻储能聚合商的充
、
放电速率,是储能的最小
、
最大充电状态,是储能容量,能容量,是储能聚合商的最大充
、
放电速率,
j
表示除首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空调负荷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其中,约束
(6)
代表暖通空调的聚合温度特性,约束
(7)
确保了用户舒适的温度范围,约束
(8)
限制了暖通空调的同步性速率的范围,约束
(9)
保证相邻两个周期的同步性速率之差在一个安全允许的范围内,约束
(10)
计算了暖通空调的聚合功率大小,约束
(11)
限制了暖
通空调能量存储的最小
、
最大的状态,约束
(12)
代表的是聚合后的暖通空调的能量存储的状态;其中,是
t
时刻暖通空调聚合器的等效室内温度,是
t+1
时刻暖通空调聚合器的等效室内温度,是
t
时刻预测室外温度,
q
min
、q
max
分别是最大
、
最小舒适温度,是
t
时刻暖通空调聚合器的同步性速率,分别是暖通空调聚合器的最小
、
最大充电阶段,分别是单台暖通空调的最小
、
最大同步性速率,是暖通空调聚合器的斜坡速率,是
t
时刻暖通空调聚合器的有功功率,
P
H
是单台暖通空调的额定功率,是参与聚合的暖通空调的数目,表示
t
时刻暖通空调聚合器的充电状态,和这三个参数分别表示暖通空调热力学方程的拟合参数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配网三相电价和相间电压不平衡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发电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其物理运行约束如下:其中,约束
(13)
和
(14)
限制了柴油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出力范围,约束
(15)
和
(16)
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有功
、
无功出力范围,其中,分别表示
t
时刻柴油发电机的有功
、
无功功率,分别是
t
时刻柴油发电机的最小
、
最大的发电功率,分别表示
t
时刻风电光伏的有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仉梦林,王小飞,龚健,张达,陈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