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55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a

Mg

Ni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氢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类主要依赖矿物燃料
(
例如石油

天然气以及煤炭等
)
等非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现代生活对能源的需求

根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石油资源将会开采殆尽

面对传统能源紧缺的严峻挑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如太阳能

风能和海洋能
(
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
)
等可再生能源

[0003]氢是一种绿色安全

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可以用来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目前氢的储存和运输还很困难,其是影响氢能发展的关键

现在的储氢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

液态储氢和固态合金储氢

高压储氢和液态储氢发展更为成熟,但存在易爆的安全隐患

固态合金储氢没有爆炸风险,安全系数高,对环境无污染,且体积储氢密度高,是非常具有前景的储氢方式

[0004]储氢材料中稀土系
AB5型合金首先获得研究者的关注,但传统
AB5型合金的储氢含量仅有
1.4wt.


随后,钛系和锆系
AB2型合金



镍系合金

镁系合金以及稀土



镍系超晶格结构合金相继出现,虽然上述合金具有较高容量的储氢性能,但是其储氢容量以及吸放氢平台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储氢合金具有优异的储氢容量,且改善了吸放氢平台;同时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成本低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组成通式为
La1‑
x
Mg
x
Ni
3.3

y
Co
y
Al
0.2
;其中,
0.3≤x≤0.4
,0<
y≤0.5。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对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各元素组分的优化设计,使得合金的储氢容量大幅提高,并且改善吸放氢平台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
Mg
元素比例为
0.3≤x≤0.4
,例如可以是
0.31、0.32、0.33、0.34、0.35、0.36、0.37、0.38

0.39
等;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
Co
元素比例为0<
x≤0.5
,例如可以是
0.05、0.1、0.15、0.2、0.25、0.3、0.35、0.4

0.45
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0]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
La、Mg
比例,合金相丰度发生变化,当合金中
AB3相含量增加,使得合金的储氢容量增加

储氢合金的储氢容量主要依赖于其晶体结构,具有较大晶胞体积和晶格间隙,则具有较大的储氢容量,由于
Co
的原子半径比
Ni
大,采用适当的
Co
替代
Ni
后,合金具有较大的晶胞体积,且添加
Co
后,合金两相的相丰度发生变化,当具有较
多的
AB3相时,合金储氢容量增加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按照摩尔比计:
0.32≤x≤0.38

0.2≤y≤0.3。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包括
LaNi5相
(AB5)

(La,Mg)3Ni9相
(AB3)。
[0013]优选地,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
LaNi5相和
(La,Mg)3Ni9相的比例为
(20


30

):(70


80

)
,例如可以是
20

:80

、22

:78

、25

:75

、26

:76

、28

:72
%或
30

:70
%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4]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通过分步退火处理,使得储氢合金中
LaNi5相和
(La,Mg)3Ni9相的比例控制在
(20


30

):(70


80

)
之间,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储氢容量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最大吸氢量
≥1.74wt.
%,例如可以是
1.78wt.

、1.8wt.

、1.82wt.

、1.85w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组成通式为
La1‑
x
Mg
x
Ni
3.3

y
Co
y
Al
0.2
;其中,
0.3≤x≤0.4
,0<
y≤0.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按照摩尔比计:
0.32≤x≤0.38

0.2≤y≤0.3。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包括
LaNi5相和
(La,Mg)3Ni9相;优选地,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中
LaNi5相和
(La,Mg)3Ni9相的比例为
(20


30

):(70


80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最大吸氢量
≥1.74wt.
%,优选为最大吸氢量
≥1.85wt.
%;优选地,所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平台压为
0.1

0.25MPa。5.
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照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组成通式的元素比例进行配料,然后进行熔炼,得到铸态合金;
(2)
将步骤
(1)
所述的铸态合金经封装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
La

Mg

Ni
型储氢合金;所述退火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升温

第二升温和第三升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所述配料时,原料
La
过量2‑5%,原料
Mg
过量
50

80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所述熔炼的真空度
≤2
×
10
‑3Pa
;优选地,步骤
(1)
所述熔炼的功率为7‑
12KW
;优选地,步骤
(1)
所述熔炼的时间为
120

130s。8.
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所述铸态合金包括
LaNi5相和
(La,Mg)3Ni9相;优选地,步骤
(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军何信聪马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