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485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植入物,包括:栓塞弹簧圈;以及,抗解旋结构,设置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腔中,且所述抗解旋结构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抗解旋结构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抗解旋部和第二抗解旋部,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和所述第二抗解旋部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抗解旋结构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植入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植入物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

器械材料的发展以及神经介入医师的经验积累,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的首选方案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动脉瘤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其具有操作便捷

植入稳定

安全有效等优点

[0003]目前已上市的众多弹簧圈产品中,植入到颅内动脉瘤的弹簧圈结构大多包括栓塞弹簧圈和抗解旋部件,抗解旋部件设置于栓塞弹簧圈的内腔中并沿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且抗解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栓塞弹簧圈的两端连接

抗解旋结构用于防止栓塞弹簧圈在推送及回撤过程中因外力被拉直而解旋,进而保持栓塞弹簧圈的弹簧结构

[0004]在将栓塞弹簧圈植入动脉瘤的瘤腔中时,首先将微导管导入体内,并使微导管的远端伸入瘤腔以建立通道,然后沿微导管的内腔将栓塞弹簧圈推进动脉瘤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踢管现象,所谓踢管现象是指栓塞弹簧圈尚未完全从微导管推出时,微导管的远端剧烈摆动或移位,进而被踢出动脉瘤疝入载瘤动脉的现象

出现踢管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栓塞弹簧圈处于自然状态时,抗解旋结构的长度与栓塞弹簧圈的长度一致,而手术过程中,当栓塞弹簧圈的远端部分进入瘤腔,并在瘤腔内受到挤压
(
挤压力来自瘤壁或已经进入瘤腔的栓塞物
)
而过度变形时,引起栓塞弹簧圈的螺距变大进而造成栓塞弹簧圈的长度增大,由于抗解旋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栓塞弹簧圈的两端连接,则抗解旋部件随栓塞弹簧圈的增长而被拉伸绷紧,那么栓塞弹簧圈的近端部分受抗解旋部件的影响被绷硬,导致栓塞弹簧圈的近端部分在被推出微导管时无法按照预期弯曲,并将微导管带出动脉瘤,发生踢管

踢管现象的发生会导致施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微导管远端的位置及栓塞弹簧圈的栓塞状态,使得手术时间延长,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栓塞弹簧圈无法进行填塞,影响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植入物,该医用植入物可用于填塞动脉瘤,并在手术过程中减少踢管现象的发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植入物,包括:
[0007]栓塞弹簧圈;以及,
[0008]抗解旋结构,设置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腔中,且所述抗解旋结构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抗解旋结构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抗解旋部和第二抗解旋部,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和所述第二抗解旋部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抗解旋结构的长度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包括第一抗解旋丝和第一接合环,所述第一抗解旋丝
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接合环连接于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远端;所述第二抗解旋部包括连接体和第二接合环,所述连接体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接合环连接于所述连接体的近端;
[0010]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近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近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的远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远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抗解旋丝上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二抗解旋丝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合环的轴线及所述第二接合环的轴线均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接合环及所述第二接合环的外径小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径

[0013]可选地,当所述栓塞弹簧圈处于自然状态时,在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接合环和所述第二接合环之间的距离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1/10

3/10。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解旋丝长度和
/
或所述第二抗解旋丝的长度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2/3

1。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体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被配置能够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连接体的长度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三抗解旋丝和第三接合环,所述第三抗解旋丝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三接合环连接于所述第三抗解旋丝的近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四抗解旋丝和第四接合环,所述第四抗解旋丝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四抗解旋丝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环连接,所述第四抗解旋丝的远端与所述第四接合环连接;
[0017]所述第三抗解旋丝的远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合环及所述第一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四抗解旋丝上;所述第四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三抗解旋丝上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长度和
/
或所述第三抗解旋丝的长度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1/2

3/8。
[0019]可选地,所述第四抗解旋丝的长度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1/10

3/10。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合环的轴线

所述第二接合环的轴线

所述第三接合环的轴线及所述第四接合环的轴线均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接合环

所述第二接合环

所述第三接合环及所述第四接合环的外径均小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植入物具有如下优点:
[0022]前述的医用植入物包括栓塞弹簧圈和抗解旋结构,所述抗解旋结构设置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腔中,所述抗解旋结构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抗解旋结构包括轴向连接的第一抗解旋部和第二抗解旋部,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和所述第二抗解旋部被配置为能够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抗解旋结构的长度

所述医用植入物用于通过微导管植入血管瘤的瘤腔,以对血管瘤进行栓塞治疗,在植入过程中,当所
述医用植入物的远端部分进入瘤腔,且因受到挤压而过度变形,引起栓塞弹簧圈的螺距增大时,所述栓塞弹簧圈的长度随之增大,并向所述抗解旋结构的轴向两端施加拉力,使得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和所述第二抗解旋部发生轴向相对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抗解旋结构相应的延长,并适应所述栓塞弹簧圈的长度,且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长度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栓塞弹簧圈;以及,抗解旋结构,设置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腔中,且所述抗解旋结构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抗解旋结构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抗解旋部和第二抗解旋部,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和所述第二抗解旋部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并改变所述抗解旋结构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解旋部包括第一抗解旋丝和第一接合环,所述第一抗解旋丝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接合环连接于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远端;所述第二抗解旋部包括连接体和第二接合环,所述连接体沿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接合环连接于所述连接体的近端;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近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近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的远端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远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接合环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抗解旋丝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二抗解旋丝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环的轴线及所述第二接合环的轴线均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接合环及所述第二接合环的外径小于所述栓塞弹簧圈的内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栓塞弹簧圈处于自然状态时,在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接合环和所述第二接合环之间的距离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1/10

3/10。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解旋丝的长度和
/
或所述第二抗解旋丝的长度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栓塞弹簧圈的轴向长度的
2/3

1。7.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于凯余画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