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136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检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种公共区域均设置有安检装置和设备对行人以及行人携带的包裹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公共场所等区域的安全

[0003]目前,以
X
光为核心技术的安检机在地铁

机场

火车站

大型活动会场

物流等场景早已普及,但在安全的背后,现有的安检系统存在人力成本高

效率低等痛点

为此,公开号为
CN114019572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
X
光安检方法及安检装置

,当被检查的旅客人员放置行李至
X
光安检仪上时,会实时采集人员图像,随后用
X
光扫描行李包裹,后台将该阶段的人员信息与行李
X
光图像绑定,储存数据的同时将行李扫描的
X
光可见图像和过安检的旅客人员一一对应,当后台分析服务器识别到违禁品时,安检人员能够更快捷找到携带违禁品或危险品的旅客

[0004]上述现有方案在传统
X
光安检功能基础上,增加人包自动关联功能,通过图像关联技术将行李与其所属人员进行绑定,从而帮助安检工作人员更快速有效地实施安检工作

但上述现有方案主要应用于行人“有序”安检的场景,即行人排队

有序放置包裹

然而,实际安检过程中,经常出现行人插队和扔包(还未到达放包区域,提前将包裹扔在传送带上)的情况

在这种复杂应用场景下,现有方案容易出现包裹信息与行人错误绑定的问题,无法保证行人及其包裹信息(即人包信息)绑定的准确性

因此,如何提高插队和扔包等复杂场景下人包信息绑定的准确性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及系统,通过为行人及其包裹生成人包唯一
ID
来绑定行人和包裹,并且能够准确的将行人和包裹的安检信息与生成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从而提高在插队和扔包等复杂安检场景下人包信息绑定的准确性,并辅助更好的实现行人及包裹的安检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包括:
S1
:预先在用于供行人放置包裹时站立的放包区域设置用于采集该放包区域内的行人及其包裹产生的压力数值以及压力分布数据的压力采集设备;
S2
:判断放包区域内的压力数值是否超过设置的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
S3
;否则,进入步骤
S5

S3
:根据压力数值结合对应的压力分布数据判断放包区域内此时的行人数量是否大于等于两个:若是,则进入步骤
S4
;否则,进入步骤
S5

S4
:判断放包区域内存在多个行人,执行如下处理:
S401
:获取预先为各个行人生成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S402
:在某一行人放置包裹时,首先采集该行人的人脸预信息,并为该行人放置的包裹设置对应的可识别唯一标签;然后将该行人的人脸预信息和该行人放置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信息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3
:在某一行人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获取对应的行人身份信息;然后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匹配对应的人脸预信息,并获取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最后获取该行人的行人安检信息,并将该行人的行人身份信息和行人安检信息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4
:在某一包裹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获取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然后获取该包裹的包裹安检信息,并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5
:将各个人包唯一
ID
下关联的行人身份信息

行人安检信息和包裹安检信息进行绑定,以实现对应行人的人包信息绑定;
S5
:判断放包区域内存在一个行人,执行如下处理:
S501
:在该行人进行安检时,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获取对应的行人身份信息;
S502
:在该行人进行安检时,获取对应的行人安检信息;
S503
:在该行人的包裹进行安检时,获取对应的包裹安检信息;
S504
:将该行人的行人身份信息

行人安检信息及其包裹的包裹安检信息进行绑定

[0007]优选的,首先在各个行人进入放包区域之前,获取行人携带包裹时的目标视频;然后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目标视频中的各个视频帧进行目标检测,确定视频帧中的人包目标;最后通过目标跟踪算法对目标视频中各个视频帧的人包目标进行目标跟踪,并为各个人包目标匹配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0008]优选的,在某一行人放置包裹时,根据该行人发起的放包完成信号获取该行人放置包裹的包裹预信息,进而将对应的包裹预信息录入为该包裹设置的可识别唯一标签中;步骤
S404
中,在某一包裹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获取对应的包裹预信息;然后获取该包裹的包裹实时信息,并将对应包裹的包裹实时信息与包裹预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包裹的真实性

[0009]优选的,包裹预信息包括包裹重量信息和包裹外形特征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练机器学习模型或者基于包裹目标检测和尺度估计的特征识别模型获取对应包裹的包裹外形特征信息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系统,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实施,包括:压力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放包区域内行人及其包裹产生的压力数值以及压力分布数据;人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放包区域内的压力数值是否超过设置的阈值:若是,根据压力数值结合对应的压力分布数据进一步判断放包区域内此时的行人数量是否大于等于两个;否则,判断放包区域内存在一个行人;
检测与跟踪模块,用于在行人携带包裹时对行人及其包裹进行目标检测与跟踪,生成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放包检测模块,用于在行人放置包裹时根据行人发起的放包完成信号采集对应行人的人脸预信息,并获取为放置的包裹设置的可识别唯一标签信息;进而将对应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预先在用于供行人放置包裹时站立的放包区域设置用于采集该放包区域内的行人及其包裹产生的压力数值以及压力分布数据的压力采集设备;
S2
:判断放包区域内的压力数值是否超过设置的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
S3
;否则,进入步骤
S5

S3
:根据压力数值结合对应的压力分布数据判断放包区域内此时的行人数量是否大于等于两个:若是,则进入步骤
S4
;否则,进入步骤
S5

S4
:判断放包区域内存在多个行人,执行如下处理:
S401
:获取预先为各个行人生成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S402
:在某一行人放置包裹时,首先采集该行人的人脸预信息,并为该行人放置的包裹设置对应的可识别唯一标签;然后将该行人的人脸预信息和该行人放置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信息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3
:在某一行人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获取对应的行人身份信息;然后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匹配对应的人脸预信息,并获取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最后获取该行人的行人安检信息,并将该行人的行人身份信息和行人安检信息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4
:在某一包裹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获取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然后获取该包裹的包裹安检信息,并与对应的人包唯一
ID
关联;
S405
:将各个人包唯一
ID
下关联的行人身份信息

行人安检信息和包裹安检信息进行绑定,以实现对应行人的人包信息绑定;
S5
:判断放包区域内存在一个行人,执行如下处理:
S501
:在该行人进行安检时,根据该行人的实时人脸信息获取对应的行人身份信息;
S502
:在该行人进行安检时,获取对应的行人安检信息;
S503
:在该行人的包裹进行安检时,获取对应的包裹安检信息;
S504
:将该行人的行人身份信息

行人安检信息及其包裹的包裹安检信息进行绑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401
中,首先在各个行人进入放包区域之前,获取行人携带包裹时的目标视频;然后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对目标视频中的各个视频帧进行目标检测,确定视频帧中的人包目标;最后通过目标跟踪算法对目标视频中各个视频帧的人包目标进行目标跟踪,并为各个人包目标匹配对应的人包唯一
ID。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402
中,在某一行人放置包裹时,根据该行人发起的放包完成信号获取该行人放置包裹的包裹预信息,进而将对应的包裹预信息录入为该包裹设置的可识别唯一标签中;步骤
S404
中,在某一包裹进行安检时,首先根据该包裹的可识别唯一标签获取对应的包裹预信息;然后获取该包裹的包裹实时信息,并将对应包裹的包裹实时信息与包裹预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包裹的真实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裹预信息包括包裹重量信息和包裹外形特征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练机器学习模型或者基于包裹目标检测和尺度估计的特征识别模型
获取对应包裹的包裹外形特征信息
。5.
基于压力数据的安检管理人包信息绑定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峥明丁海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清渝威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