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28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混合料体积构成原理,将其设计成骨架结构,粗颗粒采用最佳嵌挤结构,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材料
,尤其涉及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收到荷载

环境

雨水等方面的作用,不可避免出现诸如裂缝

坑槽

车辙等各类病害,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道路承受的交通量及交通荷载也逐渐加大,这也加剧路面内部损伤,诱发相应的病害,一般来说,公路路面在使用3年后,即发生各类早期病害,在此期间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通行5年后,半刚性基层开裂会发展到路面,路面病害较为集中,此时,需要对路面进行功能性恢复,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对路面铣刨重铺,路面铣刨重新铺筑处理,成本高

耗时长,且对旧路面没有有效利用,浪费资源

[0003]薄层罩面技术,是在原有路面病害处理后,做一个上封层,从而恢复路面行车功能,并有效缓解路面病害的发生,受到加铺厚度条件的限制,薄层罩面一般控制在
2cm
左右,如此薄的罩面,对于层间粘结要求较高,因此,一般采用密实型的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这种罩面空隙小

噪音大,相应的配合比组成缺乏骨架结构理念,沥青中用作填充的自由沥青占比大,而形成粘结强度的结构沥青占比低,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形成硬薄壳,容易脱落,一般2年左右,即发生掉粒

脱皮

坑槽等病害

因此,制备一种抗滑耐久的超薄抗滑磨耗层产品,满足重载交通下路面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超薄磨耗层噪音大

耐久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集料空间构成采用骨架填充结构并建立体积关系,掺入纤维增加结构沥青比例,建立沥青用量及裹附集料

矿粉

纤维比表面积关系,通过理论公式反演出集料

矿粉

纤维比例

制备一种空隙可控

粘结性好

稳定耐久的超薄抗滑磨耗层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
超薄磨耗层中包括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四部分组成,集料包括粒径0~
3mm、
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三挡组成;
[0008](2)
超薄抗滑磨耗层是一种骨架填充结构,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两档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关系,粒径0~
3mm、
矿粉

沥青填充骨架结构状态下形成的空隙,结合混合料构成机理及体积参数,建立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参数关系式;
[0009](3)
根据混合料的成膜性能,混合料中的沥青裹附集料

矿粉

纤维表面形成沥青膜,依据预估沥青用量

沥青膜厚度,计算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依据纤维产量,计算纤维总比表面积,对集料

矿粉进行筛分,计算相应比表面积,建立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与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各项比表面积关系式;
[0010](4)
依据上述建立的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关系式,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与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各项比表面积关系式,计算并确定粒径0~
3mm、
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三档集料以及矿粉用量;
[0011](5)
拌合站拌制超薄抗滑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拌制工艺为:集料在加热滚筒中加热;将矿粉及纤维加入集料中在拌合缸干拌
10

15s
;再将沥青加入拌合缸中均匀拌合
45

60s。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
[0013]优选的,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两档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关系,其确定方法,式将集料等效为球体,粒径5~
10mm
完全被3~
5mm
粒径集料包裹,两者空间关系如下:
[0014][0015]式中:
[0016]P1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占比
(

)

P2为粒径3~
5mm
档集料占比
(

)

[0017]ρ1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ρ2为粒径3~
5mm
档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0018]D
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平均粒径,取
9.5mm

[0019]d
为粒径3~
5mm
档集料平均粒径,取
4.75mm。
[0020]优选的,所述的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参数关系式如下:
[0021]P1+P2+P3+P4=
100
[0022][0023][0024][0025]P3为粒径0~
3mm
挡集料占比
(

)

P4为矿粉占比
(

)

[0026]P5为沥青用量
(

)

ρ3为粒径0~
3mm
档集料相对密度;
[0027]ρ4为矿粉的相对密度;
ρ5为沥青的相对密度;
[0028]ρ
12
为3~
5mm、5

10mm
档合成相对密度;
ρ
sc
为3~
5mm、5

10mm
档合成击实相对密度;
[0029]VV
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

)

VCA
为3~
5mm、5

10mm
档填充后空隙率
(

)。
[0030]优选的,所述的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与沥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超薄磨耗层中包括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四部分组成,集料包括粒径0~
3mm、
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三挡组成;
(2)
超薄抗滑磨耗层是一种骨架填充结构,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两档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关系,粒径0~
3mm、
矿粉

沥青填充骨架结构状态下形成的空隙,结合混合料构成机理及体积参数,建立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参数关系式;
(3)
根据混合料的成膜性能,混合料中的沥青裹附集料

矿粉

纤维表面形成沥青膜,依据预估沥青用量

沥青膜厚度,计算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依据纤维产量,计算纤维总比表面积,对集料

矿粉进行筛分,计算相应比表面积,建立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与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各项比表面积关系式;
(4)
依据上述建立的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关系式,沥青裹附总比表面积与沥青

集料

矿粉

纤维各项比表面积关系式,计算并确定粒径0~
3mm、
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三档集料以及矿粉用量;
(5)
拌合站拌制超薄抗滑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拌制工艺为:集料在加热滚筒中加热;将矿粉及纤维加入集料中在拌合缸干拌
10

15s
;再将沥青加入拌合缸中均匀拌合
45

60s。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粒径3~
5mm、
粒径5~
10mm
两档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关系,其确定方法,式将集料等效为球体,粒径5~
10mm
完全被3~
5mm
粒径集料包裹,两者空间关系如下:式中:
P1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占比
(

)

P2为粒径3~
5mm
档集料占比
(

)

ρ1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ρ2为粒径3~
5mm
档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D
为粒径5~
10mm
档集料平均粒径,取
9.5mm

d
为粒径3~
5mm
档集料平均粒径,取
4.75mm。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抗滑磨耗层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

集料

矿粉占比与空间体积参数关系式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航邵静席进方圆葛飞吉鹏飞李子光杨方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规院工程智慧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