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0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配式围堰结构包括围堰主体,围堰主体的每个侧边均由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交替连接而成,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为拆卸式连接;围堰主体的多个侧边通过转角连接组件首尾依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还涉及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中,从河边的水电站到农田的水渠上经常会修建一些小型的桥梁以供交通通行使用

在修建桥梁时通常需要需要搭建围堰,由于工程小且受施工场地限制,在搭建围堰时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进场,施工难度大

另外,这些工程中的围堰普遍采用焊接连接,工程量大且无法重复利用,进而增加桥梁施工成本;再者,现有围堰在施工时还需要另外搭设支撑结构以避免围板屈曲变形,进一步增加了围堰结构的施工工程量,不利于小型河道桥梁的施工建设进度以及工程周转需要

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方便拆除的装配式围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围堰结构,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的每个侧边均由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为拆卸式连接;围堰主体的多个侧边通过转角连接组件首尾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围堰包括第一围板

固连在所述第一围板上的第一支撑拔出单元和一对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件
r/>第一螺栓和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侧开口的槽型结构,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在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板
I
外表面,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在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板
II
上;所述第二侧围堰包括第二围板

固连在所述第二围板上的第二支撑拔出单元和间隔固连在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的第二导向块,第二固定件为槽型结构;其中,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板
II
插装在第一固定件内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导向块设置在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板
I
的内表面,第一侧板
I
插装在第二固定件内且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滑动配合

[0005]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围堰主体的每个侧边由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装配式连接,方便运输,在施工时借助打桩机打入持力层即可,施工简单方便,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均具有支撑拔出单元,不仅具有支撑作用,防止围板变形,还有助于将侧围堰拔出,结构巧妙

[0006]优选的,所述转角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三固定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单元包括呈槽型结构的第三固定件

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
外侧面的第三导向
块和设置在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I
上的第二螺栓;其中,两第三固定单元的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I
垂直连接在一起,靠近拐角处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对应插装在转角连接组件的两个第三固定件内

[0007]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转角连接组件具有两个方向垂直的第三固定件,可将拐角处的侧围堰连接在一起,进而形成密封的围堰主体

[0008]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三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具有导向作用,方便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之间的装配

也方便第二侧围堰和拐角连接组件之间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0009]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底部

第二固定件的底部和第三固定件的底部均设置有带有锥尖的插固件,插固件上部为圆柱形结构而下部为圆锥形结构,方便将第一侧围堰

第二侧围堰和转角连接组件打入持力层中,施工简单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一围板之间

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围板之间

以及所述第一侧板
I
和第二侧板
I
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确保密封性能;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优选压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拔出单元包括固连在所述第一围板外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安装件

固连在所述安装件的支撑件

自上而下穿设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操作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操作件底部的压板;其中,支撑件水平设置,每个支撑件均与至少两个安装件固连,所述操作件与每个支撑件螺纹配合;所述压板转动设置在操作件的底部

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围板上焊接两个安装件,且安装件之间焊接多个支撑件,有效保证围板的支撑性能,避免变形;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件为竖向设置的长螺杆,当转动长螺杆时压板可在随长螺杆升降,在拆除时压板压在持力层上并提供反向作用力,进而将插固件从持力层中拔出,实现侧围堰和转角连接组件的快速拆除,能够重复利用

[0012]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拔出单元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自上而下穿过多个所述支撑件且与支撑件滑动配合,导向件的底部固定在压板上,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避免压板扭转;所述操作件的上部还设置有转盘,方便操作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拔出单元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拔出单元的结构相同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设计尺寸预先制作第一侧围堰

第二侧围堰和转角连接组件;第二步,在每个第一侧围堰的第一围板外侧面安装第一支撑拔出单元,在每个第二侧围堰的第二围板的外侧面安装第二支撑拔出单元;第三步,利用打桩设备按从上游到下游的施工顺序将围堰主体的三个侧边分别打入持力层中,以其中一个侧边为例:先将第一侧围堰的插固件插入施打插入持力层中,在第一侧围堰的两侧分别插入一个第二侧围堰并施打插入持力层中;第四步,将多个转角连接组件分别施打插入围堰主体的每个拐角处,并将围堰主体的最后一个侧边施打插入持力层中,使围堰主体的四个侧边合拢;第五步,利用第一螺栓将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固连在一起,利用第二螺栓将拐角处的第二侧围堰分别与转角连接组件固连在一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围堰主体的每个侧边由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装配式连接,方便运输,在施工时借助打桩机打入持力层即可,施工简单方便,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均具有支撑拔出单元,不仅具有支撑作用,防止围板变形,还有助于将侧围堰拔出,结构巧妙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围堰主体装配简单方便,在拆除时借助支撑拔出单元提供的反向力将侧围堰和转角连接组件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包括围堰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主体的每个侧边均由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侧围堰和第二侧围堰为拆卸式连接;围堰主体的多个侧边通过转角连接组件首尾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围堰包括第一围板

固连在所述第一围板上的第一支撑拔出单元和一对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件

第一螺栓和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侧开口的槽型结构,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在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板
I
外表面,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在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板
II
上;所述第二侧围堰包括第二围板

固连在所述第二围板上的第二支撑拔出单元和间隔固连在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的第二导向块,第二固定件为槽型结构;其中,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板
II
插装在第一固定件内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导向块设置在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板
I
的内表面,第一侧板
I
插装在第二固定件内且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滑动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三固定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单元包括呈槽型结构的第三固定件

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
外侧面的第三导向块和设置在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I
上的第二螺栓;其中,两第三固定单元的第三固定件的第三侧板
II
垂直连接在一起,靠近拐角处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对应插装在转角连接组件的两个第三固定件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三导向块的端部具有第三导向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底部

第二固定件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博阮翔秦玮张振纲郑灵灵朱昕阳李勇昌侯胜超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