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小离地间隙的电动踏板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小离地间隙的电动踏板及车辆
。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
SUV、MPV
车型中,由于其底盘比轿车高,不利于驾乘人员上下车,因此,这些车型一般都会设置踏板来协助驾乘人员上下车,并且踏板一般分为固定式踏板和电动踏板,固定式踏板与车体固定安装,电动踏板通过电动的驱动结构来驱动踏板本体,令踏板本体可相对车体运动;现有的电动踏板都是通过四连杆机构与车体连接,运动的时候,电机通过四连杆机构带动踏板本体向外摆出,但由于车体的横向和纵向空间都是及其有限的,没有非常充裕的空间来布置电动踏板,四连杆机构的驱动方式使得电动踏板的运动行程较大,特别是竖直方向的行程,而车辆的离地间隙是较小的,这种结构的电动踏板容易在凹凸路面使用时与地面发生剐蹭,导致电动踏板损坏;因此,急需一种可减小离地间隙的电动踏板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
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减小离地间隙的电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本体
(10)
;第一安装座
(21)
,可连接于车体上;驱动装置
(30)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
(21)
上;第一摆动座
(41)
,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
(30)
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座
(51)
,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座
(41)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座
(61)
,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座
(51)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
中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座
(21)
转动连接
、
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
(10)
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座
(22)
,可连接于车体上;第二摆动座
(42)
,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
(22)
连接;第二传动座
(52)
,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座
(42)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座
(62)
,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座
(52)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
中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座
(22)
转动连接
、
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
(10)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联轴器
(91)、
连杆
(92)
以及第二联轴器
(93)
,所述第一联轴器
(91)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座
(41)
连接
、
另一端与所述连杆
(92)
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
(92)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轴器
(93)
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
(93)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座
(42)
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30)
可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座
(61)
绕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
(21)
之间的转动轴线以及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座
(62)
绕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
(22)
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向外翻出或向内收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小离地间隙的电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
(30)
包括电机
(31)、
与所述电机
(31)
的输出端连接的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摆动座
(41)
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电机
(31)
可通过所述蜗杆
、
蜗轮驱动所述第一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禹,郭炫谟,魏添龙,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