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56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一般硝态氮偏高,难以达到一级
A
标准,为了去除过量硝态氮,通常后置反硝化滤池,反硝化菌利用有机物为碳源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实现深度脱氮,达到一级
A
标准

但二沉池的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有限,需要在反硝化滤池中额外投加碳源,这成为污水处理厂一笔高昂的支出

[0003]厌氧氨氧化是一种低碳节能的新型脱氮技术

厌氧氨氧化菌利用氨氮为电子受体与亚硝酸盐为电子供体,可以实现自养脱氮,无需有机碳源的参与,如果能将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到反硝化滤池中,则可以节省人为投加的碳源量并且提高总氮去除效率

[0004]申请号为
CN201810955099.9
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短程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的反硝化滤池脱氮方法,该方法在反硝化滤池启动阶段直接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反硝化污泥,并向反硝化滤池中投加碳源,在滤池内发生短程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最终实现了系统的深度脱氮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想要成功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则面临三大难题:
1)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直接接种厌氧氨氧化菌,则需要购买大量的成熟厌氧氨氧化污泥,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2)
果直接在反硝化生物滤池中同时富集短程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则会出现厌氧氨氧化菌竞争不过异养菌的局面,导致厌氧氨氧化菌在富集过程中发生丰度受限从而限制了脱氮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3)
如果通过直接投加氨氮

亚硝态氮的方式来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则投加的亚硝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在不接种厌氧氨氧化种泥和短程反硝化种泥的前提下原位富集厌氧氨氧化菌,提出了一种串联两级二级生物滤池,只接种传统活性污泥,通过调控进水水质在二级生物滤池中首先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自富集,随后富集短程反硝化菌并最终构建成具有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功能的独立滤池的策略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
:设置两个生物滤池反应器,分别为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串联两个生物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均以陶粒滤料作为填料,一级生物滤池出水作为二级生物滤池进水,构建两级滤池系统;
[0009]S2
:填料挂膜,向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中接种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一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使得一级生物滤池实现短程反硝化功能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2
,第一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2‑
5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
S3
: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二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步骤
S2
基础上提高氨氮浓度,使得厌氧氨氧化菌的自然富集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3
,第二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3‑
7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
S4
: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三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步骤
S3
基础上提高氨氮浓度,强化厌氧氨氧化菌自然富集,二级生物滤池实现厌氧氨氧化功能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4
,第三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9‑
12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
S5
: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四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步骤
S4
基础上降低氨氮浓度,继续厌氧氨氧化菌富集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5
,第四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6‑
8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
S6
:向
S5
中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五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
S5
步骤基础上提高进水氮浓度,二次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6
,第五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9‑
12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
S7
:将二级生物滤池分离出来作为唯一滤池,向所述成功富集出厌氧氨氧化菌的二级生物滤池进行第六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使得在二级生物滤池同时实现短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功能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
S7
,第六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6‑
8mg/L
,硝态氮为
10

12mg/L

C/NO3‑
为3‑
6。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装置,包括两个生物滤池反应器,分别为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均以陶粒滤料作为填料,所述一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二级生物滤池进水端;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用于接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

引入含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模拟废水;所述陶粒填料为孔隙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设置两个生物滤池反应器,分别为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均以陶粒滤料作为填料,一级生物滤池出水作为二级生物滤池进水,构建两级滤池系统;
S2
:填料挂膜,向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中接种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一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使得一级生物滤池实现短程反硝化功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第一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2‑
5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3
: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二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步骤
S2
基础上提高氨氮浓度,使得厌氧氨氧化菌的自然富集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3
,第二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3‑
7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
:向所述两级滤池系统进行第三阶段进水,控制进水碳源

硝态氮

氨氮的浓度,在步骤
S3
基础上提高氨氮浓度,强化厌氧氨氧化菌自然富集,二级生物滤池实现厌氧氨氧化功能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4
,第三阶段进水投加氨氮为9‑
12mg/L
,硝态氮为
19

27mg/L

C/NO3‑
为3‑
6。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滤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何禹雄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