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肺动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42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肺动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肺动脉CTA扫描精度提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CT
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肺栓塞
(PE)
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
(PTE)、
脂肪栓塞综合征

羊水栓塞

空气栓塞等
。CT
血管成像技术是肺栓塞诊断中常用的技术,通过从受检者的静脉快速注入碘对比剂,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当靶器官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时,行螺旋
CT
容积扫描,经工作站的后处理重建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
。CT
肺动脉成像
(CTA)
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形态

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对
PTE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无创

便捷,目前已成为确诊
PTE
的首选检查方法

[0003]目前现有的肺动脉
CTA
扫描技术大概分为4种:
[0004](1)
经验法:根据血流动力学,根据大致的肺动脉到达峰值时间设置一个固定时间扫描

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缺点是无法精准把握具体每个人的造影剂峰值,导致扫描结果不稳定,肺静脉干扰明显

[0005](2)
对比剂团注追踪法:以肺动脉干作为监测层面,阈值设定为
80

150HU
,自动设置最短延迟时间触发扫描

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缺点是有肺静脉的干扰

[0006](3)
小剂量测试法:通过小剂量团注测试,仍以肺动脉干作为监测层面,经过后处理分析得到肺动脉的峰值时间
T1
,再进行延迟时间曝光,延迟时间=
T1+1

3s。
优点是可以精准分析每个人的肺动脉峰值时间,缺点是操作复杂繁琐,并且受制于设备参数,做出来的图像仍然有少量肺静脉干扰

[0007](4)
双流法
(
分为前置双流法

后置双流法及混合双流法
)
:简单理解就是造影剂与生理盐水混合注入,优点是可以减少肺静脉及上腔静脉造影剂干扰,缺点是需要高压注射器支持双流注射功能,并且仍然无法消除肺静脉的干扰

[0008]最优质的
CTA
成像应做到肺动脉明显强化而肺静脉及主动脉完全无强化,并使用尽可能少的碘对比剂,理想情况下在上腔静脉中残留的碘对比剂尽量少,同时,在保持可接受的图像噪声水平的同时,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并且扫描采集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轻运动伪影

[0009]传统的肺动脉
CTA
扫描方法均无法彻底做到肺静脉零干扰问题,给临床诊断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分支动脉的诊断,并且有些扫描技术非常繁琐,对操作的精细化程度要求高,不易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10](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进行肺动脉
CTA
扫描时消除肺静脉的显影干扰,影响成像准确度,且对操作的精细化程度要求
高,步骤繁琐,不易普及应用的问题

[0012](

)
技术方案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扫描采用对比剂团主追踪法,
ROI
置于气管分叉水平以上的上腔静脉内,设置触发阈值为
80HU
,延迟时间设定为最短延迟触发时间,获得无肺静脉污染的纯肺动脉
CTA
图像;
[0014]具体步骤如下:
[0015](1)
病人仰卧于扫描床,受检部位置于扫描中心,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扫描方向从肺尖向肺底扫描,延迟扫描时间为自动最短触发时间,由于对时间的及时性要求很高,要求阈值达到后尽快扫描,抓住纯肺动脉期,因此必要时扫描过程中关闭自动语音系统,自动语音系统会增加延长时间,改为人工语音,扫描完成定位像;
[0016](2)
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步骤
(1)
获得的定位像,将
ROI
置于气管分叉水平以上的上腔静脉内,触发阈值为
80HU
,进行监测扫描;扫描时机尽量在吐气末,根据压力动力学分析吸气末时肺内气体最多

压力最大,流向肺动脉的血流相对是最小的,相反,如果是吐气末,肺内气体最少

压力最小,此时流向肺动脉的血流相对是最大的,这样也更有利于造影剂进入肺动脉,有助于纯肺动脉
CTA
显影,也更有利于肺动脉疾病的诊断;
[0017](3)
采用
64
排及以上螺旋
CT
,建立穿刺通道并注射静脉对比剂,进行肺动脉成像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获取纯肺动脉
CTA
图像

有条件情况下选择能谱
CT
,可以减少造影剂的注射速率

用量以及浓度,也可以注入造影剂及生理盐水混合液,也就是双流法,这样可以很好解决上腔静脉造影剂干扰

[0018]纯肺动脉
CTA
没有造影剂被浪费流向肺静脉,造影剂用量可以比常规检查方式减少
20ml
左右,若加上能谱
CT
的低
Kev
成像模式可以更加缩小造影剂用量,一般情况下常规扫描需要
60ml
造影剂,采用本方法只需要
10ml
造影剂,对于患者身体负担及过敏反应大大减轻,目前造影剂过敏致死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对于肾功能有严重问题,但是又必须要做肺动脉
CTA
明确诊断的患者,本方法是唯一可行的

[0019]进一步地,步骤
(2)
中,扫描条件为管电压
100

120kVp
,管电流
24mA
,探测器覆盖范围:
40mm/
圈或
80mm/
圈,层数
×
准直:
64
×
0.625mm、128
×
0.600mm

320
×
0.600mm
,螺距:
0.984

1.735mm

0.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扫描采用对比剂团主追踪法,
ROI
置于气管分叉水平以上的上腔静脉内,设置触发阈值为
80HU
,延迟时间设定为最短延迟触发时间,获得无肺静脉污染的纯肺动脉
CTA
图像;具体步骤如下:
(1)
病人仰卧于扫描床,受检部位置于扫描中心,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扫描方向从肺尖向肺底扫描,延迟扫描时间为自动最短触发时间,扫描完成定位像;
(2)
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步骤
(1)
获得的定位像,将
ROI
置于气管分叉水平以上的上腔静脉内,触发阈值为
80HU
,进行监测扫描;
(3)
采用
64
排及以上螺旋
CT
,建立穿刺通道并注射静脉对比剂,进行肺动脉成像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获取纯肺动脉
CTA
图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扫描条件为管电压
100

120kVp
,管电流
24mA
,探测器覆盖范围:
40mm/
圈或
80mm/
圈,层数
×
准直:
64
×
0.625mm、128
×
0.600mm

320
×
0.600mm
,螺距:
0.984

1.735mm

0.16

0.24mm
,智能螺距
0.984

1.735mm
;视野
FOV

160

20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肺动脉
CTA
扫描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
中,使用双管高压注射器注射静脉对比剂,静脉对比剂浓度
300

370mgl/ml
,注射速率4‑
6ml/s
;静脉对比剂用量成人为
50

70ml
,加生理盐水
30ml
,婴幼儿及儿童的静脉对比剂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俞安王华何晶玲周思敏郑星星黄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