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036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及方法,底部送风系统安装在下层甲板上,在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共同作用下启动对应区域的风机模块进行通风,用于将底部污染物充分扰动;个性化抽风系统安装在上层甲板底部,由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底部送风系统中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信息,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和抽风模块,从而快速将对应区域的污染物排出到舱室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滚装船在航行途中会在舱室内存放大量的汽车,在汽车进入舱室的过程中会排除大量的尾气在舱室内部,同时不同燃油车的车况也会不一样,车况较差的燃油车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漏油情况,综上会造成舱室内部的污染物的浓度较高,特别是当汽油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时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其迅速的蔓延,安全隐患极大

[0003]然而,目前对于降低滚装船舱室内污染物浓度方面大多都是在舱室一端送风,这种方式导致室内整体的流场比较紊乱,不能有效的将船舱内的污染物排出

[0004]现有的技术的通用做法基本都是全局送风的方式来改善舱室内的空气质量,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的风量非常大,同时由于船舶舱室是大空间的环境,也会造成整个空间内的气流会存在较多的空气死区从而造成风量的浪费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个性化送风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主要是利用局部精准送风和局部精准排风的配合的方式来控制船舶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全局送风,只需要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送风和排风就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质量,同时加入中央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内部浓度的变化实时改变送风和排风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及方法,利用底部送风个性化排风的方式来有效排出滚装船舱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该系统可以识别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区域,然后重点排出此区域的污染物

[0006]为实现上述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包括底部送风系统

个性化抽风系统,所述底部送风系统安装在下层甲板上,在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共同作用下启动对应区域的风机模块进行通风,用于将底部污染物充分扰动;所述个性化抽风系统安装在上层甲板底部,由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底部送风系统中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信息,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和抽风模块,从而快速将对应区域的污染物排出到舱室外部

[0007]进一步,所述底部送风系统由风机模块

底部风道模块

底部风道布置模块

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以及固定模块构成,底部送风系统通过风道布置模块将底部风道模块完全铺展在舱室下层甲板上;当运行结束之后,通过由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将底部风道模块进行压缩从而减小存放体积

[0008]进一步,所述风机模块布置在滚装船货舱内的前后两端,用于向货舱内供应足量的空气

[0009]进一步,所述底部风道模块用于将风机模块供应给货舱区域的空气进行重新的分
配,从而将新鲜空气运送到舱室内的各处;每个底部风道模块由多个风道模组构成,多个风道模组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嵌套

[0010]进一步,所述底部风道布置模块顶部装有定位装置
,
以监测与固定模块之间的位置,避免偏航,头部装有电磁铁,用于和固定模块连接,尾部和底部风道模块连接,用于将底部风道模块进行拉伸和压缩,从而使风道模块能将整个舱室底板铺满,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的向舱室内送风

[0011]进一步,所述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布置在每个风道模组上,当底部风道模块铺满舱室底板时,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也均匀布置在舱室底板上;通过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将信号输入到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控制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将对应的抽风风道下放,并启动对应的抽风模块,将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空气抽入到顶层风道模块中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模块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甲板上,每个风机出口都对应一个固定模块,每个固定模块到风机之间的距离等于对应的底部风道模块的总长

[0013]进一步,所述个性化抽风系统由顶层风道模块

顶层风道布置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

抽风模块及单项通风模块构成,顶层风道模块安装在舱室顶板上,污染物通过抽风风道进入到子风道当中,最后汇集到主风道中排出到外部环境中

[0014]进一步,所述单项通风模块安装在顶层风道模块内部,保证空气只能由顶层风道模块的子风道汇集到主风道上,而不能反向流通

[0015]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方法,采用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步骤为:
[0016]步骤一

当滚装船舱室汽车装载完毕之后,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启动将底部风道模块的多级风道模组,多级风道模组依次展开,同时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前端通电产生磁力和固定模块连接到一起,保证底部风道模块的稳定性;
[0017]步骤二: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启动,将各个区域的污染物浓度上传到中央控制模块,同时中央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顶层风道布置模块中的电机启动,电机利用滑轮放松钢丝使得支撑杆向下移动,并同时启动对应区域的抽风模块开始工作;
[0018]步骤三:中央控制模块根据污染物的分布启动所对应的风机模块,向船舶舱室内部输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对污染物进行扰动,抽风模块将污染物通过抽风风道吸入到子风道当中,并最终通过主风道排出到舱室外部,顶层风道模块中的单项通风模块用来保证未启动抽风模块的区域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空气不会重新排回到舱室当中;
[0019]步骤四:待滚装船即将到达目的地时,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和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分别将顶层风道模块中的抽风风道和底部风道模块收回,为汽车的下船让出空间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
本专利技术中的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和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均是可收缩的,在工作时才会占据较大的地方,非工作阶段可以压缩为较小体积从而节省空间

[0022]2.
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底部送风系统和顶部抽风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底部抽风系统将底部污染物充分扰动,然后由顶部抽风系统抽出舱室外部

[0023]3.
本专利技术中的中央控制系统可以确保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的空气可以优先被排除到舱室外

[0024]4.
本专利技术中的送风和抽风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送风和排风,相比于整
个空间内的送风大大减小了设备的工作负荷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结构图;
[0026]图2为底层风道模块展开示意图;
[0027]图3为底部风道模块压缩示意图;
[0028]图4为顶层风道模块示意图;
[0029]图5为顶层风道布置模块示意图;
[0030]图6为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工作示意图;
[0031]图中,
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送风系统

个性化抽风系统,所述底部送风系统安装在下层甲板上,在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共同作用下启动对应区域的风机模块进行通风,用于将底部污染物充分扰动;所述个性化抽风系统安装在上层甲板底部,由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底部送风系统中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信息,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顶层风道布置模块和抽风模块,从而快速将对应区域的污染物排出到舱室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送风系统由风机模块

底部风道模块

底部风道布置模块

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以及固定模块构成,底部送风系统通过风道布置模块将底部风道模块完全铺展在舱室下层甲板上;当运行结束之后,通过由底部风道布置模块将底部风道模块进行压缩从而减小存放体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块布置在滚装船货舱内的前后两端,用于向货舱内供应足量的空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风道模块用于将风机模块供应给货舱区域的空气进行重新的分配,从而将新鲜空气运送到舱室内的各处;每个底部风道模块由多个风道模组构成,多个风道模组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嵌套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风道布置模块顶部装有定位装置
,
以监测与固定模块之间的位置,避免偏航,头部装有电磁铁,用于和固定模块连接,尾部和底部风道模块连接,用于将底部风道模块进行拉伸和压缩,从而使风道模块能将整个舱室底板铺满,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的向舱室内送风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滚装船的个性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布置在每个风道模组上,当底部风道模块铺满舱室底板时,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也均匀布置在舱室底板上;通过污染物浓度监测模块将信号输入到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龙缪越李奇段文利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