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19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用菌种植栽培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栽培的
,具体是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高蛋白

低脂肪

食药兼用的绿色食品

食用菌消费需求逐年快速增长,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种植业中继粮食

蔬菜

果树

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

[0003]随着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技术不断成熟,香菇

木耳

金针菇

杏鲍菇等诸多品种均采用袋栽的方式进行培养,栽培袋作为食用菌种植的载体,毫无疑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食用菌种植产业中采用的菌袋一般有聚丙烯和聚乙烯两种材质,具有耐高温和韧性强等特点

但其均为化石资源来源的传统塑料,栽培后废弃的菌袋难以被降解,将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为了有效解决废弃菌糠回收利用问题,需要把废弃菌棒的栽培袋剥离后,用于制作染料

肥料和饲料等,这为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所述栽培袋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聚乳酸
40

60
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0

30
份,柠檬酸三丁酯
10

15
份,埃洛石纳米管3‑5份,偶联剂
KH5701
‑3份,改性芦苇纤维5‑
15
份,生物基聚氨酯3‑5份,相容剂
ADR 0.4

0.6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栽培袋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聚乳酸
50
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20
份,柠檬酸三丁酯
10
份,埃洛石纳米管5份,偶联剂
KH5702
份,改性芦苇纤维
10
份,生物基聚氨酯4份,增溶剂
ADR 0.5


[0007]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0008]①
对芦苇纤维改性:将芦苇分割成5‑
10cm
的段,清洗除尘

除杂后,进行挤压

浸渍

揉丝处理,处理后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在
90℃
条件下处理
1h
,随后用水洗至中性,再用1%硫酸在
90℃
条件下处理
1h
,并用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使用球磨机将芦苇纤维磨至
1000
目以下;
[0009]②
干燥:将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改性芦苇纤维

埃洛石纳米管和生物基聚氨酯,在
60℃
条件下真空干燥
12h

[0010]③
共混:将干燥后的原料和助剂按照配方比例在混料机中进行预混,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温度为
160

180℃
,螺杆转速为
100r/min
的条件下共混造粒;
[0011]④
退火:共混后的材料在
100℃
下退火
0.5h
,并以
100℃/min
的降温速度将材料温度降至室温;
[0012]⑤
吹膜:将退火后的料粒在
60℃
条件下真空干燥
12h
,使用吹膜机进行吹膜,得到
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

[0013]进一步的,步骤

中,吹膜机的温度设置为
155

175℃
,挤出机电机转速为
150r/min
,膜袋厚度为
0.04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生物基聚氨酯等生物基材料经共混改性

纳米复合

纤维增强

退火处理等手段加工而成,不仅完全可生物降解,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有效解决了栽培袋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在菌糠综合利用过程中可直接将菌棒破碎作为肥料,避免了脱袋环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
[0017]将芦苇分割成5‑
10cm
的段,清洗除尘

脱杂后,使用双螺杆挤压浸渍揉丝设备进行挤压浸渍揉丝处理,处理后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在
90℃
条件下处理
1h
,随后水洗至中性,再用1%硫酸在
90℃
下处理
1h
,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使用球磨机将芦苇纤维磨至
1000
目以下,形成改性芦苇纤维;
[0018]将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改性芦苇纤维

埃洛石纳米管和生物基聚氨酯在
60℃
下真空干燥
12h
,将干燥后的各种原料和助剂按照配方比例在混料机中进行预混,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温度为
160

180℃
,螺杆转速为
100r/min
的条件下进行共混造粒;共混后的材料在
100℃
退火
0.5h,
并以
100℃/min
的降温速度将材料温度降至室温;将退火处理后的料粒在
60℃
条件下真空处理
12h
,使用吹膜机进行吹膜,吹膜机各段温度设定为
155

175℃
,挤出机电机转速为
150r/min
,膜袋厚度为
0.04mm。
[0019]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栽培袋按照下列实施例所述配方进行制备:
[0020]实施例1[0021]取聚乳酸
40
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30
份,柠檬酸三丁酯
10
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袋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聚乳酸
40

60
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0

30
份,柠檬酸三丁酯
10

15
份,埃洛石纳米管3‑5份,偶联剂
KH5701
‑3份,改性芦苇纤维5‑
15
份,生物基聚氨酯3‑5份,相容剂
ADR 0.4

0.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袋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乳酸
50
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20
份,柠檬酸三丁酯
10
份,埃洛石纳米管5份,偶联剂
KH5702
份,改性芦苇纤维
10
份,生物基聚氨酯4份,增溶剂
ADR 0.5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物降解食用菌栽培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对芦苇纤维改性:将芦苇分割成5‑
10cm
的段,清洗除尘

除杂后,进行挤压

浸渍

揉丝处理,处理后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在
90℃
条件下处理
1h
,随后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王颖赛张智强冯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雄安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