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筒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011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筒除湿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筒除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
,具体为一种转筒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池技术和储能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除湿机特别是低露点除湿机及超低露点除湿机呈爆发增长态势,能满足这一需求的转轮除湿机产业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转轮除湿机产品因设计和制造的水平差异而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

[0003]现有的转轮除湿机因固有结构的限制,该类除湿机的有效通风面积和比率不高,处理风通过转轮时不均匀,除湿效率仍可优化提高,在单机处理风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除湿机组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导致安装空间要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转轮除湿的能耗占比仍然是需要低露点环境制造工艺中耗能较高的,转轮除湿机转轮一般设计为立式结构,高度大,制造耗材也比较多,机组的总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

功能多样且除湿完全的转筒除湿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筒除湿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

除湿转筒模块和后处理模块;
[0006]预处理模块的出风口与除湿转筒模块的进风口相连通,除湿转筒模块的出风口与后处理模块的进风口相连通;
[0007]预处理模块包括新风处理腔室和回风处理腔室,新风处理腔室和回风处理腔室设有独立的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出风口均连通除湿转筒模块;
[0008]除湿转筒模块包括径向孔道的除湿转筒,除湿转筒顺风路方向设于箱体内;箱体内部通过密封隔板分隔为处理区

再生区和冷却热回收区;冷却热回收区的出气口连通再生区的进气口;再生区的进气口位置设有加热装置;空气流经处理区后除湿排放,部分空气流通至冷却热回收区降温干燥后进入再生区进行加热,随后流经除湿转筒,干燥细小孔道,实现多孔介质的吸水再生

[0009]进一步的,新风处理腔室自新风入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设有初效滤网

新风表冷器和新风预热器

[0010]进一步的,回风处理腔室在回风入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回风表冷器

[0011]进一步的,后处理模块自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设有中效滤网

后表冷器

后加热装置和高效滤网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差组件,压差组件为负压风机;
[0013]当负压风机的数量为一个时,负压风机设于预处理模块和除湿转筒模块之间,或者设于所除湿转筒模块和后处理模块之间;
[0014]当负压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时,顺着风路方向均匀布置于箱体内

[0015]进一步的,在除湿转筒模块中,密封隔板包括两块第一密封隔板

第一
U
型隔板


二密封隔板

第二
U
型隔板

第三密封隔板和第四密封隔板;
[0016]两块第一密封隔板和第二密封隔板均设于箱体的侧壁除湿转筒的外表面之间;第一
U
型隔板和第二
U
型隔板均设于除湿转筒的空心区域,且第一
U
型隔板和第二
U
型隔板的侧壁,与除湿转筒的内壁以及两端的端面相贴合

[0017]进一步的,第一
U
型隔板的两个
U
型端分别朝向两块第一密封隔板与除湿转筒外表面的接触端;使得第一密封隔板

第一
U
型隔板和箱体的顶面之间围成再生区;
[0018]第三密封隔板设于再生区的箱体顶面和除湿转筒的外表面之间,将再生区分隔为第一再生区和第二再生区

[0019]进一步的,第二
U
型隔板的两个
U
型端分别朝向两块第二密封隔板与除湿转筒外表面的接触端;第二
U
型隔板设于第一
U
型隔板的正下方,第二密封隔板设于第一密封隔板的正下方,使得第一
U
型隔板

第一密封隔板

第二
U
型隔板和第二密封隔板之间围成冷却热回收区

[0020]进一步的,第二
U
型隔板

第二密封隔板至箱体底部的空间为处理区;第四密封隔板设于处理区的箱体底面和除湿转筒的外表面之间,将处理区分隔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

[0021]进一步地,密封隔板与除湿转筒的连接面之间设有柔性自润滑密封件;除湿转筒的两端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
[0022]箱体相对的侧壁之间,位于除湿转筒的轴心位置,插接固定一根轴杆;轴杆固定不动,第一
U
型隔板和第二
U
型隔板通过一根支撑杆与轴杆相固定;第一
U
型隔板和第二
U
型隔板与除湿转筒两端的端面之间通过自润滑密封件实现密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
[0024]1、
本专利技术转筒除湿装置包括三段式处理,包括预处理模块的粗过滤

粗加热,除湿转筒模块的除湿以及后处理模块的精过滤和精加热,保证空气的过滤效果的同时,实现了空气除湿和排放空气温度的调节

[0025]2、
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模块分为回风处理和新风处理两个腔室,针对新风和回风进行不同的处理,在增加适用场景的同时,不同环境的风处理针对性强,避免无效步骤的增加,从而降低设备能耗,增强其经济性

[0026]3、
本专利技术的除湿转筒采用径向排布的吸湿孔,相比于传统的轴向排布,能提高同高度下处理空气的有效通风面积,同样的直径或高度处理的风量更大

[0027]4、
本专利技术的转筒除湿装置通过设计处理区

再生区和冷却热回收区,实现了除湿转筒的吸湿能力的再生,保证装置的可持续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单负压风机的转筒除湿装置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单负压风机的转筒除湿装置的俯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除湿转筒模块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双负压风机的转筒除湿装置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转筒除湿装置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转筒除湿装置的俯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4]1、
底座;
2、
箱体;
201、
底板;
202、
侧板;
20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模块

除湿转筒模块和后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除湿转筒模块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除湿转筒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后处理模块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新风处理腔室和回风处理腔室,所述新风处理腔室和所述回风处理腔室设有独立的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出风口均连通所述除湿转筒模块;所述除湿转筒模块包括径向孔道的除湿转筒,所述除湿转筒顺风路方向设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部通过密封隔板分隔为处理区

再生区和冷却热回收区;所述冷却热回收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再生区的进气口;所述再生区的进气口位置设有加热装置;空气流经所述处理区后除湿排放,部分空气流通至所述冷却热回收区降温干燥后进入所述再生区进行加热,随后流经所述除湿转筒,干燥所述细小孔道,实现多孔介质的吸水再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腔室自新风入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设有初效滤网

新风表冷器和新风预热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处理腔室在回风入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回风表冷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模块自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设有中效滤网

后表冷器

后加热装置和高效滤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差组件,所述压差组件为负压风机;当所述负压风机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负压风机设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和除湿转筒模块之间,或者设于所除湿转筒模块和所述后处理模块之间;当所述负压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时,顺着风路方向均匀布置于箱体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湿转筒模块中,所述密封隔板包括两块第一密封隔板

第一
U
型隔板

第二密封隔板

第二
U
型隔板

第三密封隔板和第四密封隔板;两块所述第一密封隔板和所述第二密封隔板均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除湿转筒的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
U
型隔板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林
申请(专利权)人:瓴懿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