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98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包括底座,座椅设置在底座上,座椅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使得座椅具备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设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由于老弱病残导致半失能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事实证明如果个人

家庭以及社会采取放弃的态度,就意味着将他们推向全失能的地步,如果充分利用他们尚存的能量积极应对,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不仅减少了家庭负担,也使患者调整了心态,提高了信心,让病情减缓,甚至康复,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的需求而设计,在简单易行中实现多功能,让患者在自助自救中有更多的选项,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包括:
[0005]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轮胎;
[0006]座椅,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椅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
[0007]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功能小车进行前进;
[0008]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且,所述遮阳机构用于对座椅上的使用者的顶部进行遮挡;
[0009]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对小车的方向进行控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第一遮阳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遮阳杆上的第二遮阳杆,所述第一遮阳杆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杆之间设有遮阳帘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前端底部设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向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的左右两端设有转向拨片,所述转向拨片与所述转向板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绳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座椅包括坐垫以及靠背,所述靠背两侧设有靠背支架,所述座椅的底部设有靠背调整杆,所述靠背调整杆的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座椅的底部设有固定连接有插销固定块,所述插销固定块上设有插销,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插销对应处设有插销孔,所述驱动支架的底部转动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对所述靠背进行支撑

[0014]所述插销靠近所述弧形块的一端设有抵触块,通过移动所述靠背调整杆的位置进
而控制弧形块与抵触块之间的间距,使得插销插入或脱离所述靠背支架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底部设有桶体,所述坐垫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桶体的正上方,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

二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坐垫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坐垫的两侧,所述第二挡板向座椅的两侧进行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底部外围设有固定架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包括底座,座椅设置在底座上,座椅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使得座椅具备坐

半躺以及全躺的功能,操作便捷;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功能小车进行前进,通过手部对驱动机构施力,可增加上肢的训练;遮阳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遮阳机构用于对座椅上的使用者的顶部进行遮挡;转向机构用于对小车的方向进行控制,使得家属推动小车进行转动方向更为便捷,此外,座椅上设有大小便应急的机构,通过打开第一

二挡板使得患者在坐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便急用处理,提高患者出行时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一状态的第一立体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一状态的第二立体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一状态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二状态的第一立体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二状态的第二立体图;
[0024]图6为图5的
A
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的第三状态的立体图;
[0026]图8为图7的
B
处放大图

[0027]附图中标记为:1‑
底座
、2

座椅
、201

坐垫
、202

靠背
、203

支撑垫
、204

通孔
、205

第一挡板
、206

第二挡板
、207

推杆
、3

驱动机构
、301

驱动支架
、302

驱动杆
、303

握把
、304

靠背支架
、305

靠背调整杆
、306

弧形块
、307

插销固定块
、308

插销
、4

转向板
、401

转向轮
、5

轮胎
、6

遮阳机构
、601

第一遮阳杆
、602

第二遮阳杆
、603

遮阳帘
、7

支撑块
、8

桶体
、801

固定架
、9

转向机构
、901

转向架
、902

转向拨片
、903

连接绳
、904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轮胎;座椅,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椅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功能小车进行前进;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且,所述遮阳机构用于对座椅上的使用者的顶部进行遮挡;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对小车的方向进行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机构包括第一遮阳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遮阳杆上的第二遮阳杆,所述第一遮阳杆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杆之间设有遮阳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失能群体的多功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端底部设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向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的左右两端设有转向拨片,所述转向拨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高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研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