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82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包括机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是指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干旱地区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

如何利用集水技术应是干旱地区发展林木农业种植的关键

通常保持土壤湿润性常用的方法为覆地膜,配合集雨沟极大的提高了集水的能力

[0003]目前农作物播种已广泛实现机械作业,而播种不同的农作物所需的沟槽宽度不相同,由于播种机开沟器的开沟宽度决定了所开沟槽的宽度,现有开沟器的开沟宽度不能调整,需根据开沟槽的宽度来更换开沟器,工作效率低,操作麻烦,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而且在开沟覆膜开孔的作业中,缺少实现整体工序集成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沟尺寸不能调节的问题,将松土
、V
形开沟

覆膜压平

覆膜开孔以及树苗罩壳放置集于一体,便于增强沟渠的集水能力,同时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包括机架

松土装置

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和覆膜开孔装置,所述松土装置

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和覆膜开孔装置按照从前到后
(
前到后指的是行进方向的前端至后端
)
的顺序依次设于机架的底部,所述机架上设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设有高度调整组件,所述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通过与高度调整组件的连接于机架底部上下运动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电机一

驱动轴

升降丝杠

主动锥齿轮

从动锥齿轮

驱动锥齿轮

升降锥齿轮

升降板和支撑连杆,所述升降丝杠呈竖直状旋转设于调节箱的内部两侧上,所述驱动轴呈水平状旋转设于调节箱的内顶部,所述从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的中端外周,所述驱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的一端外侧,所述升降锥齿轮设于升降丝杠的外顶部,所述电机一设于调节箱的内顶部,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设于电机一输出轴的外部,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带动位于外侧的驱动锥齿轮旋转,所述驱动锥齿轮与升降锥齿轮啮合,驱动锥齿轮继而带动升降锥齿轮旋转,所述升降板与升降丝杠相啮合,所述升降板沿调节箱上下运动,所述支撑连杆垂直连接设于升降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撑连杆贯穿机架的底部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从动锥齿轮

驱动锥齿轮关于驱动轴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升降丝杠及升降锥齿轮关于调节箱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与升降丝杠相啮合的升降孔

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连杆设有三组,三组支撑连杆分别为杆一

杆二和杆三,所述杆


杆二和杆三依次设置且所述杆一靠近松土装置设置

[0008]作为进一步阐述的方案,所述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包括支撑件

铲一

铲二

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

连杆一

连杆二

调节侧板一和调节侧板二,所述支撑件连接设于杆一的底部,所述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对称设置且底部分别铰接设于支撑件远离杆一的底部外侧,所述铲一与铲二的底部相铰接,且所述铲一与铲二分别设于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的底部,所述调节侧板一的一端铰接设于调节件一的内顶部,所述调节侧板二的一端铰接设于调节件二的内顶部,所述调节侧板一与调节侧板二上分别开设有销孔,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将销孔与定位孔固定,实现
V
形角度的调节

从而控制
V
形渠的宽度,所述连杆一铰接设于铲一与支撑件的底部一侧之间

所述连杆二铰接设于铲一的顶部与调节件一的外顶部之间,所述连杆一

连杆二设置两组且对称设于铲二与支撑件和调节件二之间,所述铲一

连杆一

调节件一

连杆二依次构成平行四边形设置,所述铲二

连杆一

调节件二

连杆二依次构成平行四边形设置

[0009]在本方案中,所述松土装置由转辊

松土齿和翻土爪构成,所述转辊呈水平状设于机架的前端底部,所述松土齿沿转辊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翻土爪为弧形弹性材质,所述翻土爪沿转辊的外周均匀分布,且所述松土齿与翻土爪交错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含有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行进段

整地段和把手段,所述整地段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行进段呈倾斜状设置且高端连接设于整地段的前端,所述把手段呈倾斜状设置且低端连接设于整地段的后端,整体结构的设计更符合行进的需求,所述松土装置设于行进段的底部,所述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设于整地段的底部,所述覆膜开孔装置设于把手段的底部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覆膜压平装置包括覆膜轮

支架一

覆膜电机

轮一

覆膜轴

轮二和传动带,所述支架一设于杆二的底部,所述覆膜轮通过中心处设置的覆膜轴旋转设于支架一的底部,所述覆膜电机设于支架一上,所述轮一设于覆膜电机输出轴的外部,所述轮二设于覆膜轴的外部,所述传动带旋转套设于轮一和轮二的外周起到传动的作用,所述覆膜轮的外周包裹设有加厚设置的黑塑料膜,防止老化

延长使用寿命

[0012]作为进一步阐述的方案,所述覆膜压平装置还包括压平轮

支架二

固定套

限位弹簧

伸缩杆

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所述支架二设于杆三的底部,所述固定套分别设于支架二的底部两侧上,所述伸缩杆呈
T
形设置且上下滑动设于固定套的底部开口处,所述限位弹簧设于伸缩杆与固定套的内壁之间,所述压平轮安装设于伸缩杆底部设置的轮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松土装置

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和覆膜开孔装置,所述松土装置

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和覆膜开孔装置按照行进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于机架的底部,所述机架上设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设有高度调整组件,所述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

覆膜压平装置通过与高度调整组件的连接于机架底部上下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电机一

驱动轴

升降丝杠

主动锥齿轮

从动锥齿轮

驱动锥齿轮

升降锥齿轮

升降板和支撑连杆,所述升降丝杠呈竖直状旋转设于调节箱的内部两侧上,所述驱动轴呈水平状旋转设于调节箱的内顶部,所述从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的中端外周,所述驱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的一端外侧,所述升降锥齿轮设于升降丝杠的外顶部,所述电机一设于调节箱的内顶部,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设于电机一输出轴的外部,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锥齿轮与升降锥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板与升降丝杠相啮合,所述升降板沿调节箱上下运动,所述支撑连杆垂直连接设于升降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撑连杆贯穿机架的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锥齿轮

驱动锥齿轮关于驱动轴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升降丝杠及升降锥齿轮关于调节箱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与升降丝杠相啮合的升降孔;所述支撑连杆设有三组,三组支撑连杆分别为杆一

杆二和杆三,所述杆一

杆二和杆三依次设置且所述杆一靠近松土装置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木集雨抗旱栽培整地覆膜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可调式
V
形开沟装置包括支撑件

铲一

铲二

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

连杆一

连杆二

调节侧板一和调节侧板二,所述支撑件连接设于杆一的底部,所述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对称设置且底部分别铰接设于支撑件远离杆一的底部外侧,所述铲一与铲二的底部相铰接,且所述铲一与铲二分别设于调节件一

调节件二的底部,所述调节侧板一的一端铰接设于调节件一的内顶部,所述调节侧板二的一端铰接设于调节件二的内顶部,所述调节侧板一与调节侧板二上分别开设有销孔,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将销孔与定位孔固定,所述连杆一铰接设于铲一与支撑件的底部一侧之间

所述连杆二铰接设于铲一的顶部与调节件一的外顶部之间,所述连杆一

连杆二设置两组且对称设于铲二与支撑件和调节件二之间,所述铲一

连杆一

调节件一

连杆二依次构成平行四边形设置,所述铲二

连杆一

调节件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龙汪海霞卢亚军米芳君杨寿春赵军营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陇西县翠云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