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可缓解神经性贪食症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76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可缓解神经性贪食症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可缓解神经性贪食症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以及医药
,具体地,涉及一株可缓解神经性贪食症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性贪食症
(Bulimianervosa,BN)
是一类由不良饮食习惯发展而成的饮食失调疾病,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且不可抗拒的冲动性暴饮暴食,并伴随不当的补偿行为来缓解摄入过量的身心不适,如催吐

导泻

禁食及过度运动等
。BN
发病患者中年轻女性居多

除遗传因素外,压力因素对于
BN
的发病起到关键作用,包括生活压力

社会文化压力及心理压力等
。BN
的长期后果包括落齿

手麻手抖

晕厥

消化道损伤及心率失常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发生休克和心脏骤停
。BN
患者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因素也显著增加,包括结直肠癌

食管癌

肝癌和卵巢癌等

此外,
BN
患者也往往伴随出现一些神经精神障碍,如焦虑症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据统计,
BN
患者的死亡率在所有精神类疾病
(
包括重型抑郁症
)
中是最高的
。<br/>总之,
BN
对健康有较大危害,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一个普遍问题

[0003]BN
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患者暴饮暴食的频率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现阶段临床上对
BN
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包括:
(1)
认知行为疗法
(CBT)
,也是最早用于
BN
治疗的方法,该方法侧重帮助患者树立正常的体重认知,了解
BN
的负面影响,纠正对体重及形体的过分关注,以及合理的规划一日三餐,
CBT
对于有着强烈治疗愿望的患者来说短期内预后效果较好,但复发率较高;
(2)
人际关系疗法
(IPT)
,这种方法侧重于改善
BN
患者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更多的社交活动分散患者对食物的关注,因此
IPT
治疗周期长,见效时间较慢,容易出现患者依从性越来越差的问题;
(3)
行为治疗
(BT)
,该方法侧重于提高患者的压力耐受程度,调节情绪以此降低暴饮暴食的欲望


CBT

IPT
相比,
BT
治疗患者的复发率最高

现阶段临床上没有针对
BN
的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通过使用抗抑郁药
(
如各类5‑
HT
再摄取抑制剂
)、
抗惊厥药物
(
如托吡酯
)
等去缓解
BN
症状

但这些药物往往伴有头痛

异常镇静

失眠

嗜睡

注意力不集中及心率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很多患者由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选择终止治疗,且在停药后,复发率依旧较高

由此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治疗方法均无法做到从根源机制上对
BN
的发病“对症下药”,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反复

[0004]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其功能或状态的改变与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

发展密不可分

在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普拉梭菌
(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F.prausnitzii)
作为健康人类肠道共生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内
F.prausnitzii
水平的改变所导致的微生态失调与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发挥重要的抗炎

改善肠道黏膜屏障

对致病菌的抑制及对肥胖的调节作用
(
黄金莉
,
吕卉芸
,
李华军
.
普拉梭菌在肠道微生态中的功能及作用研究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028(003):245

249.)。
由于
BN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较复杂,相关科研人员尚未完全研究清
楚,因此目前还未有通过服用
F.prausnitzii
来缓解或治疗
BN
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株可缓解神经性贪食症的普拉梭菌
(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F.prausnitzii)ATCC 27768。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的产品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在制备预防

缓解

改善和
/
或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的食品

饮品

保健品

肠内营养剂

膳食补充剂

兽药和
/
或饲料添加剂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0]本专利技术前期以啮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在小鼠上建立
BN
发病的动物模型,用于模拟
BN
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对粪便微生物
16S rDNA
测序

免疫荧光染色

光遗传
/
化学遗传操纵

环路示踪

迷走神经横断

脑片电生理记录及粪菌移植等手段,解析了一条肠道微生物

迷走神经到中枢
NTS

PVT
的肠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株普拉梭菌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ATCC 27768
,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购买自
ATCC
公司
。2.
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的产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微生物制剂或药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拉梭菌
ATCC 27768
的活菌数为不低于
3.0
×
108CFU/mL

3.0
×
108CFU/g。5.
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拉梭菌
ATCC 27768
在制备预防

缓解

改善和
/
或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范思佳郭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