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76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C生长系统中通过VGF制备化合物晶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晶体制备
,具体为一种
LEC
生长系统中通过
VGF
制备化合物晶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InP
(磷化铟)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制备高频和高速器件的首选材料之一,在
100GHz
以上频段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InP
基微电子器件具有高频

低噪声

高效率

抗辐照等特点

半绝缘磷化铟衬底在
5G
网络

太赫兹通信

毫米波通信与探测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晶体制备基本上可分为水平布里奇曼法(
Horizontal Bridgman

HB


液封直拉法(
Liquid Encapsulating Czochralski<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LEC
生长系统中通过
VGF
制备化合物晶体的方法,基于晶体制备装置实现,所述晶体制备装置包括炉体(1)

坩埚(
10


多段加热系统

籽晶杆(2)

热屏(3)

热电偶组

观察棒(
23


压力表(
21
)和充放气管道(
22
);所述多段加热系统包括辅助加热器(4)

第一加热器(5)

第二加热器(6)

第三加热器(7)和下加热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炉,将磷化铟多晶料

固体氧化硼放置在坩埚(
10
)中,将籽晶(
11
)安装至籽晶杆(2)上,将观察棒(
23
)安装在炉体(1)上,并穿过热屏(3);步骤2:通过充放气管道(
22
)给炉体(1)抽真空至
10
‑5Pa

10Pa
,然后充入惰性气体至
2.8

5MPa
;步骤3:通过多段加热系统给磷化铟多晶料

氧化硼加热直至形成熔体(
14
)和液态氧化硼(
12
);步骤4:下降籽晶杆(2),使得籽晶(
11
)与熔体(
14
)接触,调节多段加热系统,使得熔体(
14
)自坩埚(
10
)底部到熔体(
14
)表面获得
0.5K/cm

50K/cm
的温度梯度;逐渐降低熔体(
14
)的整体温度直至籽晶(
11
)上长出磷化铟晶体(
13
);通过调节下加热器(8)使得磷化铟晶体(
13
)生长,且保持磷化铟晶体(
13
)不接触坩埚(
10
)内壁;步骤5:当磷化铟晶体(
13
)生长到满足所需尺寸时,通过充放气管道(
22
)降低炉体(1)内部压力,使得熔体(
14
)中的磷形成气泡(
15
)不断溢出,从而降低熔体(
14
)中磷的浓度,同时降低熔体(
14
)的温度,整个过程中炉体(1)内部压力及熔体(
14
)温度与磷化铟晶体保持近似热力学平衡,直至熔体(
14
)温度达到
770

1070K
;步骤6:通过辅助加热器(4)给热屏(3)内部加热,使得热屏(3)内部和熔体(
14
)的温度一致,然后将磷化铟晶体(
13
)提拉出液态氧化硼(
12
),并进入热屏(3);步骤7:缓慢降低辅助加热器(4)的功率,降温速率为
0.5K/min

50 K/min
,降至室温;步骤8:拆炉,取出磷化铟晶体(
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杰孙聂枫史艳磊顾占彪邵会民张文雅李晓岚王阳姜剑康永谷伟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