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橡胶软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橡胶软管。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7
‑
83000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内侧橡胶层、外侧橡胶层、多个加强层、以及夹装在多个加强层彼此之间的中间橡胶层的高压橡胶软管。上述高压橡胶软管在软管主体内具有四层以上加强线螺旋状延伸的加强层。在向高压软管施加内压时,通过加强层而使耐内压性能提高。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
830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近年来,对于高压橡胶软管,有时追求在具有较高的耐内压性能的基础上,耐受更大的拉伸负荷。为了耐受更大的拉伸负荷,可考虑使多个加强层中在高压橡胶软管的径向上位于外侧的加强层负担拉伸负荷。由此,由于能够在高压橡胶软管的径向上使内侧的加强层分担在高压橡胶软管内流通的流体的压力,使外侧的加强层分担拉伸负荷,因此期待较高的耐内压性能、耐受较大的拉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橡胶软管(1),其中,所述高压橡胶软管(1)具备:内侧橡胶层(10);外侧橡胶层(20);偶数层的加强层(40、41、42、43、44),它们在所述内侧橡胶层(10)与所述外侧橡胶层(20)之间设置有四层以上的偶数层,将多条加强线(41a、42a、43a、44a)以螺旋状卷绕并使所述加强线(41a、42a、43a、44a)的卷绕方向交替而成;以及中间橡胶层(50、51、52、53、54),它们至少配置于所述偶数层的加强层(40、41、42、43、44)彼此之间,所述加强层(40、41、42、43、44)具备所述内侧橡胶层(10)侧的两层以上的内层侧加强层(45)、以及所述外侧橡胶层(20)侧的两层以上的外层侧加强层(46),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拉伸断裂负荷比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拉伸断裂负荷大,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卷绕角度(α(3)、α(4))比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卷绕角度(α(1)、α(2))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橡胶软管(1),其中,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拉伸断裂强度与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拉伸断裂强度相同,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直径比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直径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橡胶软管(1),其中,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拉伸断裂强度比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拉伸断裂强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橡胶软管(1),其中,所述加强层(40、41、42、43、44)为四层,具备两层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以及两层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卷绕角度(α(1)、α(2))为50~60
°
,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卷绕角度(α(3)、α(4))为20~40
°
,所述内层侧加强层(45)的所述加强线(41a、42a)的卷绕角度(α(1)、α(2))的最小值与所述外层侧加强层(46)的所述加强线(43a、44a)的卷绕角度(α(3)、α(4))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田谕,川井皓一朗,若野高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软管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