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62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紫外
LED(UV LED)
主要应用在生物医疗

防伪鉴定

净化
(


空气等
)
领域

计算机数据存储和军事等方面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应用会不断出现以替代原有的技术和产品,紫外
LED
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如紫外
LED
光疗仪是未来很受欢迎的医疗器械,但是技术还处于成长期

[0003]与
GaN
基蓝光
LED
相比,紫外
LED
的研制面临着许多独特的技术困难,如:高
Al
组分
AlGaN
的材料的外延生长困难,一般而言,
Al
组分越高,晶体质量越低,位错密度普遍在
109~
10
10
/cm2乃至更高;这导致位错会延伸到多量子阱有源区中,形成极化电场,使得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概率降低,降低了发光效率

此外,由于紫外
LED
多量子阱有源区之间的阱垒之间存在较大的极化电场,也降低了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
、N

AlGaN


多量子阱层

电子阻挡层和
P

AlGaN
层;所述多量子阱层为周期性结构,周期数
≥3

[0006]每个周期的多量子阱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量子垒层

第一过渡层

量子阱层和第二过渡层;
[0007]其中,量子垒层为
Al
y
Ga1‑
y
N
层,量子阱层为
Al
x
Ga1‑
x
N
层;
x

0.3

0.5

y

0.4

0.6
,且
x

y

[0008]所述第一过渡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量子垒层上的第一
InN
层和第一
AlN
层;
[0009]所述第二过渡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量子阱层上的第二
AlN
层和第二
InN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量子阱层的厚度为
1.5nm

5nm
,所述量子垒层的厚度为
10nm

20nm
;所述多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3~
15

[0011]所述第一
In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所述第一
Al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0012]所述第二
In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所述第二
Al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
InN


第二
InN
层中均掺杂有
Mg
,其掺杂浓度为1×
10
18
cm
‑3~5×
10
18
cm
‑3。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量子垒层中掺杂有
Si
,其掺杂浓度是为8×
10
17
cm
‑3~6×
10
18
cm
‑3;
[0015]所述第一
AlN
层的厚度为
2nm

3nm
,所述第二
AlN
层的厚度为
2nm

3nm。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
P

AlGaN
层中
Al
组分占比小于所述量子阱层中
Al
组分占比;
[0017]所述
P

AlGaN
层的
P
型掺杂元素为
Mg
,其掺杂浓度是为3×
10
19
cm
‑3~5×
10
20
cm
‑3,所述
P

AlGaN
层的厚度为
150nm

300nm。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
N

AlGaN
层中
Al
组分占比大于所述量子阱层中
Al
组分占比;
[0019]所述
N

AlGaN
层的
N
型掺杂元素为
Si
,其掺杂浓度是为5×
10
18
cm
‑3~1×
10
20
cm
‑3,所述
N

AlGaN
层的厚度为1μ
m
~3μ
m。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层为
AlN
材质,其厚度为1μ
m
~4μ
m。
[0021]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包括:
[0022]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
、N

AlGaN


多量子阱层

电子阻挡层和
P

AlGaN
层;所述多量子阱层为周期性结构,周期数
≥3

[0023]每个周期的多量子阱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量子垒层

第一过渡层

量子阱层和第二过渡层;
[0024]其中,量子垒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
、N

AlGaN


多量子阱层

电子阻挡层和
P

AlGaN
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为周期性结构,周期数
≥3
;每个周期的多量子阱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量子垒层

第一过渡层

量子阱层和第二过渡层;其中,量子垒层为
Al
y
Ga1‑
y
N
层,量子阱层为
Al
x
Ga1‑
x
N
层;
x

0.3

0.5

y

0.4

0.6
,且
x

y
;所述第一过渡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量子垒层上的第一
InN
层和第一
AlN
层;所述第二过渡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量子阱层上的第二
AlN
层和第二
InN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层的厚度为
1.5nm

5nm
,所述量子垒层的厚度为
10nm

20nm
;所述多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3~
15
;所述第一
In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所述第一
Al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所述第二
In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
,所述第二
AlN
层的厚度为
1nm

3nm。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InN


第二
InN
层中均掺杂有
Mg
,其掺杂浓度为1×
10
18
cm
‑3~5×
10
18
cm
‑3;所述第一
AlN
层的厚度为
2nm

3nm
,所述第二
AlN
层的厚度为
2nm

3nm。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垒层中掺杂有
Si
,其掺杂浓度是为8×
10
17
cm
‑3~6×
10
18
cm
‑3。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P

AlGaN
层中
Al
组分占比小于所述量子阱层中
Al
组分占比;所述
P

AlGaN
层的
P
型掺杂元素为
Mg
,其掺杂浓度是为3×
10
19
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杨吕蒙普胡加辉金从龙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