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4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0
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利用气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和热强化抽提依次对氯代烃污染场地进行分阶段修复;首先采用抽提方法除去土壤中大部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物;其次采用原位化学氧化,先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碱液,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一级氧化,促进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向低取代烃分解转化,再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氧化剂,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二次氧化,促进氯代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最后采用热强化抽提通过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热空气,并启动气相抽提装置,进行热强化抽提操作。充分利用污染物的特点,利用气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和热强化抽提依次对氯代烃污染场地进行分阶段修复,实现氯代烃污染物的高效脱除。实现氯代烃污染物的高效脱除。实现氯代烃污染物的高效脱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
,具体涉及到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代烃是脂肪烃、芳香烃及其衍生物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有机物,氯代烃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难溶于水,并且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性较强,且由于大部分氯代烃的相对密度大于1,其在地下水中的垂向迁移性较强,而且容易在隔水层上形成重非水相液体(DNAPL)。DNAPL形成后缓慢释放到地下水中,特别是在水文地质复杂的情况下,会增加地下水修复难度与费用。作为高效的工业溶剂和清洗剂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皮革等行业,其使用或处置不当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类污染物具有高毒性、高富集性、高环境残留的特点,通常难以自然降解,在土壤和水体中残留时间长、具有三致效应,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绝大部分已被各国列为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
[0003]现有技术中氯代烃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由于污染场地情况复杂,一般难以用单一或通用的方法实现污染场地的达标修复,目前多数修复工艺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气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和热强化抽提依次对氯代烃污染场地进行分阶段修复;首先采用抽提方法除去土壤中大部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物;其次采用原位化学氧化,先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碱液,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一级氧化,促进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向低取代烃分解转化,再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氧化剂,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二次氧化,促进氯代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最后采用热强化抽提通过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热空气,并启动气相抽提装置,进行热强化抽提操作,促进残留氯代烃污染物的脱除,同时增加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氧气浓度促进好氧反应发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启动气相抽提装置,对污染场地的土壤进行抽提,除去土壤中大部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氯代烃污染物;2)气相抽提完成后,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碱液,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一级氧化,促进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向低取代烃分解转化;3)然后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氧化剂,对氯代烃污染物进行二次氧化,促进氯代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4)最后向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热空气,并启动气相抽提装置,进行热强化抽提操作,促进残留氯代烃污染物的脱除,同时增加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氧气浓度促进好氧反应发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烃污染场地为土壤中氯代烃的浓度<8000mg/kg、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浓度<10mg/L以及氯代烃的Henry常数>4atm L/mol的污染场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氯代烃污染场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敏张浩李友臣张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