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944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涉及病虫害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通过在各子区域的各高度层设置监测装置,由此采集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的病虫害信息,并根据各子区域对应的环境信息,分析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筛选出各目标子区域,进而分析各目标子区域对应各施药类型的剂量,并在施药完成后,监测各目标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抑制效果,解决了当前技术中监测装置采集病虫害信息具有局限性的问题,实现了病虫害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监测与分析,大大的保障了病虫害信息监测的完整性,进而提高后续病虫害防护的精准性,也有效减少了种植物的损失,同时提高了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种植农作物和林作物后需要保障作物健康生长,以此保护农林业生产,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入侵,影响作物的生长,而农林业病虫害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病虫害的入侵,帮助生产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损失

因此需要对农林业中的病虫害进行监测

[0003]当前技术中在对农林业的病虫害监测时,主要在监测区域安装一个或者多个监测设备,生产者通过观察监测设备中病虫害的情况,判断种植物的病虫害入侵情况,但当前技术中监测设备在安装时主要是安装在固定的高度上,并没有设置多个高度层,在不同的高度层上安装监测设备,而不同的病虫害的飞行高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无法保障种植区内病虫害信息采集的准确性,进而无法提高后续病虫害防护的精准性,也无法减少种植物的损失,同时无法有效的提高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不同病虫害的适宜生存温度和湿度不同,当前技术在分析病虫害的危害时,并没有对区域中环境对应不同病虫害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此无法提高病虫害危害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性,也无法为后续病虫害防护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降低病虫害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模块:采集布设模块,用于将目标监测农林区域按照预设尺寸划分为各子区域,获取各子区域对应的种植物高度,由此按照预设高度间隔布设各高度层,进而在各子区域的各高度层中安装监测设备;
[0006]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布设各采集时间点,进而通过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的监测设备采集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病虫害信息,同时获取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和湿度;
[0007]病虫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病虫害信息,统计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并根据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和湿度,计算各病虫害类型在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对应各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获取各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由此计算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并判断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将病虫害状态处于危急状态的各子区域记为各目标子区域;
[0008]防护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各目标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

生长阶段和种植密度,并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子区域对应的历史防护信息,分析各目标子区域对应各施药
类型的剂量

[0009]优选地,所述计算各病虫害类型在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对应各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病虫害类型对应的适宜温度和适宜湿度,分别记为
T
i

SD
i

i
表示各病虫害类型对应的编号,
i=1,2......n

n
为大于2的任意整数,进而依据计算公式,得到第
i
个病虫害类型在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对应第
t
个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其中
j
表示各子区域对应的编号,
j=1,2......m

a
表示各高度层对应的编号,
a=1,2......y

t
表示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编号,
t=1,2......p

m、y、p
均为大于2的任意整数,
T
jat
、SD
jat
分别表示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

湿度,

分别为设定的病虫害适宜参考温度差

参考湿度差,

分别为设定的病虫害适宜温度

适宜湿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0010]优选地,所述计算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种植物类型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许可数量,由此根据各子区域对应的种植物类型,得到各子区域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许可数量,记为
q
ji
,进而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第
j
个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其中表示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第
i
个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1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第
i
个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为设定的许可病虫害数量差,

分别为设定的病虫害数量

病虫害增长数量对应的权重因子,
e
表示自然常数

[0011]优选地,所述判断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具体判断过程如下:将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某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大于或者等于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阈值,则判定该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处于危急状态,反之则判定该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处于安全状态,以此方式判断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

[0012]优选地,所述各子区域对应的历史防护信息包括各次防护时对应的种植物类型

生长阶段

种植密度

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

各施药类型的剂量

各病虫害类型的抑制速度

[0013]优选地,所述分析各目标子区域对应各施药类型的剂量,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各目标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

生长阶段

种植密度

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分别与各子区域中各次防护时对应的种植物类型

生长阶段

种植密度

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进行对比,若某目标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

生长阶段

种植密度

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分别与某子区域中某次防护时对应的种植物类型

生长阶段

种植密度

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对应相同,则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采集布设模块,用于将目标监测农林区域按照预设尺寸划分为各子区域,获取各子区域对应的种植物高度,由此按照预设高度间隔布设各高度层,进而在各子区域的各高度层中安装监测设备;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布设各采集时间点,进而通过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的监测设备采集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病虫害信息,同时获取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和湿度;病虫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病虫害信息,统计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并根据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在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和湿度,计算各病虫害类型在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对应各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获取各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由此计算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并判断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将病虫害状态处于危急状态的各子区域记为各目标子区域;防护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各目标子区域中种植物对应的类型

生长阶段和种植密度,并基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子区域对应的历史防护信息,分析各目标子区域对应各施药类型的剂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病虫害类型在各子区域中各高度层对应各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病虫害类型对应的适宜温度和适宜湿度,分别记为
T
i

SD
i

i
表示各病虫害类型对应的编号,
i=1,2......n

n
为大于2的任意整数,进而依据计算公式,得到第
i
个病虫害类型在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对应第
t
个采集时间点的环境影响因子,其中
j
表示各子区域对应的编号,
j=1,2......m

a
表示各高度层对应的编号,
a=1,2......y

t
表示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编号,
t=1,2......p

m、y、p
均为大于2的任意整数,
T
jat
、SD
jat
分别表示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的温度

湿度,

分别为设定的病虫害适宜参考温度差

参考湿度差,

分别为设定的病虫害适宜温度

适宜湿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种植物类型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许可数量,由此根据各子区域对应的种植物类型,得到各子区域对应各病虫害类型的许可数量,记为
q
ji
,进而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第
j
个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其中表示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第
i
个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第
j
个子区域中第
a
个高度层在第
t+1
个采集时间点对应第
i
个病虫害类型的病虫害数量,为设定的许可病虫害数量差,


别为设定的病虫害数量

病虫害增长数量对应的权重因子,
e
表示自然常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具体判断过程如下:将各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某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大于或者等于病虫害危害评估系数阈值,则判定该子区域对应的病虫害状态处于危急状态,反之则判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王法景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