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43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0
一种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氮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炼焦

煤气

石油加工

金属冶炼和合成橡胶等行业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氨氮化合物,如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至水体中则会引起水体的氨氮污染,由此将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而严重影响人类和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目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中以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填料床装置的处理效果较佳,其是在对氨氮废水进行溶液混合反应时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相当于数百至上千倍重力的离心力场来代替常规的重力场,使得氨氮废水溶液的处理速率及生成气体
(
主要是氮气等
)
的速率大大提高

但是,现有的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填料床装置仍然存在氨氮废水处理不够彻底,处理后的废水溶液中氨氮含量及有机物质含量仍然较多,以及处理中生成的气体无法及时收集排出等不足之处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升氨氮废水处理效果,并能够将废水处理中生成的气体及时排出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填料床装置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使处理中产生的气体能够被及时收集和排出,从而使处理后的废水溶液中的氨氮及有机物质含量进一步降低

为此,本技术方案是将反应溶液与氨氮废水混合供给,并提供臭氧混合气体,以对在超重力环境下的废水溶液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对装置内的环境进行增压以提高反应生成气体的导排速率,从而提高对氨氮废水的持续处理效果

[0005]为了具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

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

出液机构及臭氧供气机构;其中,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与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反应溶液及氨氮废水混合输入至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而在超重力环境下进行反应,并将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排出;出液机构与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处理后的溶液排出;臭氧供气机构与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臭氧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输入至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而辅助废水溶液的氧化分解

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的反应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其具有强氧化性

次氯酸钠溶液与氨氮废水混合输入至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并在旋转产生的超重力环境中充分反应,以使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及有机物质等被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氮气等气体

与此同时,臭氧供气机构将臭氧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也输入至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以辅助对氨氮废水进一步氧化分解,并且还可使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的压力升高,以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经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快速的向外导排

据此,本技术
方案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不仅能更加彻底的清除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和有机物质,还能使处理后所生成的气相与液相快速分离排出,以确保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对氨氮废水的持续处理效果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臭氧供气机构包括:供气筒体

释气嘴

小型臭氧发生器及增压气泵;其中,供气筒体为中空状且竖直向设置,其下部周向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并于进气口设置有竹纤维滤网,其上端设置有法兰盘并于其上端壁开设有释气口;释气嘴为正圆台状壳体,其内部形成释气空间,其周向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数个释气孔并于释气孔设置有单向滤膜,其下底面形成开放状的通气口,释气嘴通过通气口连通并装设于释气口上;小型臭氧发生器及增压气泵通过通气管路相连而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供气筒体内并连通进气口与释气口;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的底侧壁开设有混合气体入口并设置有法兰盘,通过供气筒体上端的法兰盘并夹设密封垫圈而与混合气体入口的法兰盘密封连接以使释气嘴进入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并凸出于底侧壁之上

据此,通过小型臭氧发生器及增压气泵的配置可持续向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鼓入含有臭氧的混合气体,且释气嘴上的单向滤膜能允许混合气体单向通过并防止废水溶液经释气孔进入供气筒体内,而且释气嘴凸出于底侧壁之上的结构也能确保释气孔高于底侧壁上的废水溶液的高度,从而确保混合气体的顺利释放及防止废水溶液的倒灌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臭氧供气机构还包括:第一电动单向阀

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其中,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均呈碗状并于上

下底面形成直径不同的大

小气口;第一底盘箱

第一电动单向阀及第一顶盘箱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供气筒体内并位于增压气泵与释气嘴之间,且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的小气口分别通过通气管路与第一电动单向阀的入气口及出气口连接,第一底盘箱的大气口通过通气管路与增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第一顶盘箱的大气口连接通气口

据此,该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的设置可对混合气体的气流进行缓冲而使混合气体平稳释放,而该第一电动单向阀的设置则可控制混合气体的通断操作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出液机构包括:出液筒体

数个折板

第二电动单向阀

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其中,出液筒体为中空状且竖直向设置,其下部周向侧壁开设有排液口并于其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排液口且向下倾斜的斜台,其上端设置有法兰盘并于其上端壁开设有入液口;该数个折板均呈向下倾斜状而间隔相同间距且彼此交错的设置于出液筒体内的中部及下部的内侧壁上;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均呈碗状并于上

下底面形成直径不同的大

小液口;第二底盘箱

第二电动单向阀及第二顶盘箱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出液筒体内并位于折板与入液口之间,且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的小液口分别通过通液管路与第二电动单向阀的出液口及进液口连接,第二底盘箱的大液口朝向位于最上方的折板,第二顶盘箱的大液口装设于入液口;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的底侧壁开设有溶液出口并设置有法兰盘,通过出液筒体上端的法兰盘并夹设密封垫圈而与溶液出口的法兰盘密封连接以使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与出液筒体密封连通

据此,该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的设置可对排出的废水溶液进行缓冲,而该数个折板的交错设置也可使废水溶液的液流变得平缓而有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实施;另外,该第二电动单向阀的设置可控制废水溶液的流出操作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包括:上壳体

支撑板


个静折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

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及出液机构;所述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与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反应溶液及氨氮废水混合输入至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而在超重力环境下进行反应,并将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排出;所述出液机构与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处理后的溶液排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供气机构,所述臭氧供气机构与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连通,以将臭氧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输入至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而辅助废水溶液的氧化分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供气机构包括:供气筒体

释气嘴

小型臭氧发生器及增压气泵;所述供气筒体为中空状且竖直向设置,其下部周向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并于进气口设置有竹纤维滤网,其上端设置有法兰盘并于其上端壁开设有释气口;所述释气嘴为正圆台状壳体,其内部形成释气空间,其周向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数个释气孔并于释气孔设置有单向滤膜,其下底面形成开放状的通气口,所述释气嘴通过所述通气口连通并装设于所述释气口上;所述小型臭氧发生器及增压气泵通过通气管路相连而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所述供气筒体内并连通所述进气口与释气口;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的底侧壁开设有混合气体入口并设置有法兰盘,通过所述供气筒体上端的法兰盘并夹设密封垫圈而与所述混合气体入口的法兰盘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释气嘴进入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内并凸出于底侧壁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供气机构还包括:第一电动单向阀

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所述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均呈碗状并于上

下底面形成直径不同的大

小气口;所述第一底盘箱

第一电动单向阀及第一顶盘箱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所述供气筒体内并位于所述增压气泵与释气嘴之间,且所述第一底盘箱及第一顶盘箱的小气口分别通过通气管路与所述第一电动单向阀的入气口及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底盘箱的大气口通过通气管路与所述增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顶盘箱的大气口连接所述通气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筒体

数个折板

第二电动单向阀

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所述出液筒体为中空状且竖直向设置,其下部周向侧壁开设有排液口并于其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排液口且向下倾斜的斜台,其上端设置有法兰盘并于其上端壁开设有入液口;所述数个折板均呈向下倾斜状而间隔相同间距且彼此交错的设置于所述出液筒体内的中部及下部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均呈碗状并于上

下底面形成直径不同的大

小液口;所述第二底盘箱

第二电动单向阀及第二顶盘箱由下至上依序装设于所述出液筒体内并位于所述折板与入液口之间,且所述第二底盘箱及第二顶盘箱的小液口分别通过通液管路与所述第二电动单向阀的出液口及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底盘箱的大液口朝向位于最上方的折板,所述第二顶盘箱的大液口装设于所述入液口;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的底侧壁开设有溶液出口并设置有法兰盘,通过所述出液筒体上端的法兰盘并夹设密封垫圈而与所述溶液出口的法兰盘密封连接以使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与出液筒体密封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超重力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旋转反应机构包括:上壳体

支撑板

数个静折流圈

下壳体

气液释出板

圆盘

数个动折流圈

旋转电机及旋转轴;所述上壳体为正圆台状壳体,其下底面形成开放状的下开口,其上
底面中央处开设有贯口;所述支撑板为圆形平面板体并嵌设结合于所述下开口内,且其中央处对应所述贯口开设有通口;所述贯口及通口用以固定结合所述废水混合输入与排气机构的套管;所述数个静折流圈是由同轴

同高度且由内向外半径依序增加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路路崔海涛吴广强宋联兴王艺举李敬李敏刘伟武晶晶张硕蔡吉鹏王艳芳明化国张辰新才博文刘华朋李涛张文斌金祯旭于建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