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其特征是它每升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    硝酸铵750~800毫克、硝酸钾800~900毫克、二水氯化钙200~220毫克、七水硫酸镁370毫克、磷酸二氢钾80~90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9.8毫克、硫酸亚铁37.1毫克、四水硫酸锰12毫克、七水硫酸锌4.5毫克、硼酸6.2毫克、碘化钾0.83毫克、二水钼酸钠0.25毫克、五水硫酸铜0.025毫克、六水氯化钴0.025毫克、盐酸硫胺素0.15毫克、烟酸0.5毫克、盐酸吡哆醇0.5毫克、肌醇50毫克、甘氨酸2毫克、抗坏血酸20~50毫克、蔗糖35克、卡拉胶6.5克,以及六苄基嘌啉0.01~0.035毫克、吲哚乙酸0.08~0.12毫克、萘乙酸0.03~0.08毫克、多效唑0.1~0.25毫克,并最终调节pH至5.8~6.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的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金苞花的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虽有金苞花组培快繁方法的报道,但其培养过程复杂,特别是培养过程(一般6~8代后)中,无菌苗叶柄处易产生离层,落叶退化,使得无菌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失去继续增殖、生长的能力,或增殖能力差,增殖系数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并且利用该培养基提出一种改进的组培快繁方法,使得培养过程极其简单,增殖系数大,移栽成活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它每升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硝酸铵(NH4NO3)750~800毫克、硝酸钾(KNO3)800~900毫克、二水氯化钙(CaCl2·2H2O)200~220毫克、七水硫酸镁(MgSO4·7H2O)370毫克、磷酸二氢钾(KH2PO4)80~90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49.8毫克、硫酸亚铁(FeSO4)37.1毫克、四水硫酸锰(MnSO4·4H2O)12毫克、七水硫酸锌(ZnSO4·7H2O)4.5毫克、硼酸(H3BO3)6.2毫克、碘化钾(KI)0.83毫克、二水钼酸钠(Na2MoO4·2H2O)0.25毫克、五水硫酸铜(CuSO4·5H2O)0.025毫克、六水氯化钴(CoCl2·6H2O)0.025毫克、盐酸硫胺素0.15毫克、烟酸0.5毫克、盐酸吡哆醇0.5毫克、肌醇50毫克、甘氨酸2毫克、抗坏血酸20~50毫克、蔗糖35克、卡拉胶6.5克,以及6-苄基嘌呤0.01~0.035毫克、吲哚乙酸0.08~0.12毫克、萘乙酸0.03~0.08毫克、多效唑0.1~0.25毫克,并最终调节pH至5.8~6.0。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的方法,它由下列步骤组成步骤1.将上述的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玻璃瓶可以是三角瓶,经高温高压消毒(120~125℃,1.1kg/cm2)15~20分钟,待用,步骤2.采用金苞花成年优株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70%酒精消毒(一般消毒45~60秒),再用0.15%升汞溶液消毒(一般消毒3~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4~5次, 步骤3.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步骤1的含有培养基的玻璃瓶中,将其置于以日光灯作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每日照光14小时,温度有光时25~28℃,黑暗时20~23℃,湿度为60%的培养室中,初代约20天长出根系,40天长成完整植株,步骤4.40天后,从步骤3的完整植株上不断剪切无菌苗的腋芽茎段,按步骤3,接种于步骤1的含有培养基的玻璃瓶中,进行培养,不断继代增殖。继代培养一般7~10天生根,30天后可直接出瓶,用清水清洗后,移栽在体积比为1份砻糠灰和1份黄心土组成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5~32℃,湿度80%,适当遮荫,10~15天成活,成活率达98%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低盐浓度的培养液,加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成一种培养基配方,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培快繁培养基,优株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整个无菌培养过程只需一种培养基,培养过程简单易行。无菌苗经多次继代叶柄处不会出现离层、落叶退化等现象,试管苗增殖及生长旺盛,增殖系数高,移栽成活率高。本专利技术金苞花组培快繁方法,整个无菌培养过程只需一种培养基,多次继代试管苗不会落叶退化,增殖系数高,生长旺盛,移栽成活率高,成活后3个月即开花。附图说明图1为刚接种的无菌小芽;图2为生长30天的无菌苗;图3为生长30天无菌苗的根系情况;图4为出瓶移栽小苗生根情况;图5为移栽成活后3个月金苞花开花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的配制按每升中含有如下物质的种类和质量的比例溶于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硝酸铵750毫克、硝酸钾900毫克、二水氯化钙200毫克、七水硫酸镁370毫克、磷酸二氢钾90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9.8毫克、硫酸亚铁37.1毫克、四水硫酸锰12毫克、七水硫酸锌4.5毫克、硼酸6.2毫克、碘化钾0.83毫克、二水钼酸钠0.25毫克、五水硫酸铜0.025毫克、六水氯化钴0.025毫克、盐酸硫胺素0.15毫克、烟酸0.5毫克、盐酸吡哆醇0.5毫克、肌醇50毫克、甘氨酸2毫克、抗坏血酸50毫克、蔗糖35克、卡拉胶6.5克,以及6-苄基嘌呤0.01毫克、吲哚乙酸0.08毫克、萘乙酸0.08毫克、多效唑0.25毫克,加0.1M的NaOH溶液调pH至5.8~6.0。实施例2.金苞花的组培快繁将实施例1的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每瓶50mL,经120~125℃,1.1kg/cm2高温高压消毒,采用金苞花成年优株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70%酒精消毒,消毒45~60秒,再用0.15%升汞溶液消毒,消毒3~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4~5次,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含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将其置于以日光灯作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每日照光14小时,温度有光时25~28℃,黑暗时20~23℃,湿度为60%的培养室中,初代约20天长出根系,40天长成完整植株。在40天后,从上述的完整植株上不断剪切无菌苗的腋芽茎段,接种于上述的含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培养,不断继代增殖。继代培养一般7~10天生根,30天后可直接出瓶,用清水清洗后,移栽在体积1份砻糠灰和1份黄心土组成的基质中,控制温度在25~32℃,湿度80%,适当遮荫,10~15天成活,成活率达98%以上。实施例3.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的配制按每升中含有如下物质的种类和质量的比例溶于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硝酸铵800毫克、硝酸钾800毫克、二水氯化钙220毫克、七水硫酸镁370毫克、磷酸二氢钾80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9.8毫克、硫酸亚铁37.1毫克、四水硫酸锰12毫克、七水硫酸锌4.5毫克、硼酸6.2毫克、碘化钾0.83毫克、二水钼酸钠0.25毫克、五水硫酸铜0.025毫克、六水氯化钴0.025毫克、盐酸硫胺素0.15毫克、烟酸0.5毫克、盐酸吡哆醇0.5毫克、肌醇50毫克、甘氨酸2毫克、抗坏血酸20毫克、蔗糖35克、卡拉胶6.5克,以及6-苄基嘌呤0.035毫克、吲哚乙酸0.12毫克、萘乙酸0.03毫克、多效唑0.1毫克,加0.1M的NaOH溶液调pH至5.8~6.0。实施例4.金苞花的组培快繁用实施例3配制的培养基,按实施例2的组培快繁方法进行金苞花的组培快繁,得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其特征是它每升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硝酸铵750~800毫克、硝酸钾800~900毫克、二水氯化钙200~220毫克、七水硫酸镁370毫克、磷酸二氢钾80~90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9.8毫克、硫酸亚铁37.1毫克、四水硫酸锰12毫克、七水硫酸锌4.5毫克、硼酸6.2毫克、碘化钾0.83毫克、二水钼酸钠0.25毫克、五水硫酸铜0.025毫克、六水氯化钴0.025毫克、盐酸硫胺素0.15毫克、烟酸0.5毫克、盐酸吡哆醇0.5毫克、肌醇50毫克、甘氨酸2毫克、抗坏血酸20~50毫克、蔗糖35克、卡拉胶6.5克,以及六苄基嘌啉0.01~0.035毫克、吲哚乙酸0.08~0.12毫克、萘乙酸0.03~0.08毫克、多效唑0.1~0.25毫克,并最终调节pH至5.8~6.0。2.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骤组成步骤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放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待用,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泽平梁珍海李玉巧吴纲李雪萍李劲刘根林季永华吴礼才杨勇袁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