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浇筑带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35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支撑方木包括间隔布置于连接缝底部两侧的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连续板带沿着连接缝方向延伸并通过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共同支撑,连续板带顶部位于连接缝两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支撑调节单元包括沿着连接缝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高度可调的支撑座,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通过各支撑座共同支撑,通过各支撑座驱动连续板带贴紧到连接缝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浇筑带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板施工
,尤其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浇筑带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是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重要突破领域

[0003]装配式叠合板在现场吊装排放完毕,相邻的叠合板之间存在连接缝,需要在连接缝底部建立支撑结构形成对连接缝的支撑和密封,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连接缝之间

叠合板上方形成现浇结构

目前,施工现场普遍使用桁架支撑

沿着连接缝底部铺设的块状板作为支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铺设拼接多个块状板,在拼接的块状板上粘贴海绵条作为密封结构;然后,通过桁架将上述块状板支撑到叠合板底部,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等混凝土凝固后,再一一拆除块状板

桁架

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过程繁琐

工作量大,而且,块状板之间的拼接结构难以形成完整

平滑的平面,导致连接缝浇筑的混凝土底部出现数量较多的拼缝

棱角等错台现象,同时,块状板的拼接结构连续性差

柔性差,造成块状板的板缝之间

块状板侧面与叠合板之间的漏浆问题,而且,桁架对块状板支撑不牢固,块状支撑板容易相对于桁架产生横向滑移,造成密封结构损坏,也会引起漏浆问题,在浇筑过程中进行块状板的调整解决漏浆的操作也较为困难,上述问题影响了叠合板连接缝现浇结构的外观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以提高叠合板连接缝底部支撑结构的支撑稳定性和密封效果,避免连接缝浇筑结构底部出现错台现象,并能够及时解决浇筑过程中的漏浆问题,提高叠合板现场浇筑的质量和效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发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方木

连续板带和支撑调节单元;所述支撑方木包括间隔布置于连接缝底部两侧的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所述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分别沿着连接缝方向延伸;所述连续板带沿着连接缝方向延伸并通过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共同支撑,连续板带顶部位于连接缝两侧间隔预制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与上方的叠合板底部相对布置;所述支撑调节单元包括沿着连接缝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高度可调的支撑座,所述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通过各支撑座共同支撑,通过各所述支撑座驱动连续板带贴紧到连接缝底部

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与上方的叠合板形成密封连接

[0006]可选地,各所述支撑座垂直于连接缝方向布置,各所述支撑座两端分别通过间隔布置在桁架上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支撑,液压驱动单元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
液压缸驱动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液压驱动单元通过第一液压管路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驱动连接

通过第二液压管路与各所述第二液压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管路通过第一阀件控制,所述第二液压管路通过第二阀件控制

[0008]可选地,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有容纳第一方木条的第一方槽

容纳第二方木条的第二方槽,所述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对称的设置在支撑座两端,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于第一方槽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于第二方槽下方

[0009]可选地,所述支撑座位于第一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夹板

位于第二方槽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动夹板,支撑座上设置有垂直于连接缝方向布置的双螺旋丝杠,所述第一活动夹板与双螺旋丝杠的左旋螺纹啮合连接,第二活动夹板与双螺旋丝杠的右旋螺纹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座外设置有与双螺旋丝杠驱动连接的调节马达,液压驱动单元通过第三液压管路与各调节马达共同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液压管路通过第三阀件控制

[0010]可选地,所述连续板带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方木条顶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方木条顶部安装于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一方槽的外端面平齐,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方槽的外端面平齐

[0011]可选地,所述连续板带顶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条预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条预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连接缝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0013]S10.
沿着连接缝方向在叠合板下方设置桁架,在所述桁架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撑座,各所述支撑座垂直于连接缝方向布置;
[0014]S20.
设置通过各支撑座共同支撑的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所述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分别布置于连接缝两侧;
[0015]S30.
在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上铺设连续板带,连续板带上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与连接缝两侧的叠合板底部相对布置;
[0016]S40.
进行各支撑座的升高调节,带动连续板带贴紧到叠合板底部

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与叠合板形成密封连接;
[0017]S50.
进行连接缝及叠合板上方浇筑,形成与叠合板一体的现浇结构;
[0018]S60.
待现浇结构凝固后,进行各支撑座降低调节,带动连续板带离开叠合板底部,进行拆除作业

[0019]可选地,
S30
包括:将连续板带的第一限位槽安装在第一方木条上

第二限位槽安装在第二方木条上;液压驱动单元通过第三液压管路驱动各调节马达,各调节马达带动双螺旋丝杠转动,带动第一活动夹板和第二活动夹板同步外移,对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夹紧,使得所述第一方木条和第二方木条分别卡紧于第一限位槽于第二限位槽外缘而对连续板带卡紧固定;
[0020]可选地,
S40
包括:液压驱动单元通过第一液压管路驱动各第一液压缸伸出,通过第二液压管路驱动各第二液压缸伸出,共同带动连续板带升高而贴紧到叠合板底部

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与叠合板形成密封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液压驱动单元的输出压力可调设置,
S50
包括:连接缝浇筑过程中,观察连续板带外侧的是否存在漏浆:
[0022]S501.
当连续板带的第一侧漏浆时,液压驱动单元提高输出压力,通过第一液压管路驱动各第一液压缸进一步伸出,提高第一密封条与叠合板的密封连接压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方木

连续板带
(2)
和支撑调节单元;所述支撑方木包括间隔布置于连接缝
(11)
底部两侧的第一方木条
(31)
和第二方木条
(32)
,所述第一方木条
(31)
和第二方木条
(32)
分别沿着连接缝
(11)
方向延伸;所述连续板带
(2)
沿着连接缝
(11)
方向延伸并通过第一方木条
(31)
和第二方木条
(32)
共同支撑,连续板带
(2)
顶部位于连接缝
(11)
两侧间隔预制有第一密封条
(21)
和第二密封条
(22)
,所述第一密封条
(21)
和第二密封条
(22)
分别与上方的叠合板
(1)
底部相对布置;所述支撑调节单元包括沿着连接缝
(11)
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高度可调的支撑座
(4)
,所述第一方木条
(31)
和第二方木条
(32)
通过各支撑座
(4)
共同支撑,通过各所述支撑座
(4)
驱动连续板带
(2)
贴紧到连接缝
(11)
底部

第一密封条
(21)
和第二密封条
(22)
分别与上方的叠合板
(1)
形成密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座
(4)
垂直于连接缝
(11)
方向布置,各所述支撑座
(4)
两端分别通过间隔布置在桁架
(7)
上的第一液压缸
(51)
和第二液压缸
(52)
支撑,液压驱动单元
(6)
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
(51)
和第二液压缸
(52)
驱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单元
(6)
通过第一液压管路
(61)
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
(51)
驱动连接

通过第二液压管路
(63)
与各所述第二液压缸
(52)
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管路
(61)
通过第一阀件
(62)
控制,所述第二液压管路
(63)
通过第二阀件
(64)
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
(4)
上方设置有容纳第一方木条
(31)
的第一方槽
(41)、
容纳第二方木条
(32)
的第二方槽
(42)
,所述第一方槽
(41)
和第二方槽
(42)
对称的设置在支撑座
(4)
两端,所述第一液压缸
(51)
设置于第一方槽
(41)
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
(52)
设置于第二方槽
(42)
下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
(4)
位于第一方槽
(41)
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动夹板
(43)、
位于第二方槽
(42)
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动夹板
(44)
,支撑座
(4)
上设置有垂直于连接缝
(11)
方向布置的双螺旋丝杠
(45)
,所述第一活动夹板
(43)
与双螺旋丝杠
(45)
的左旋螺纹啮合连接,第二活动夹板
(44)
与双螺旋丝杠
(45)
的右旋螺纹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座
(4)
外设置有与双螺旋丝杠
(45)
驱动连接的调节马达
(46)
,液压驱动单元
(6)
通过第三液压管路
(65)
与各调节马达
(46)
共同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液压管路
(65)
通过第三阀件
(66)
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连接缝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板带
(2)
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
(25)
和第二限位槽
(26)
,所述第一方木条
(31)
顶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
(25)
内,所述第二方木条
(32)
顶部安装于第二限位槽
(26)
内,所述第一限位槽
(25)
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一方槽
(41)
的外端面平齐,所述第二限位槽
(26)
的外端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利张巨彪邓永正朱海韬郄盼盼李龙基朱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建筑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