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28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8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路基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路基相对于公路路基,其对于平顺性控制的要求更高,因此对于路基防排水性能要求较为苛刻,一般铁路路基由于防排水失效,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局部塌陷

翻浆冒泥等病害

[0003]现有技术“CN94116341.5

能够自动输送流体的纤维”中,纤维之间的间隙较小,导水量总量小,影响整个土工布的吸水排水性能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能够有效路基内部排水的效果,进而避免路基中存在积水点的情况,提高路基的耐用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路基内部排水的效果,进而避免路基中存在积水点的情况,提高路基的耐用度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

径向纱线;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
[0007]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

径向纱线;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

[0008]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异性纤维上具有纳米级毛细结构

[0009]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2‑
30cm
;优选的,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5‑
7cm。
[0010]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纬向纱线包括加固纤维,所述加固纤维通过化学改性而得;所述径向纱线由表面光滑的直径为
15

30
μ
m
的所述吸排水纤维组成,所述吸排水纤维的孔隙当量半径为3‑5μ
m
;所述吸排水纤维通过化学改性而得,所述吸排水纤维具有亲水性的羟基集团;所述吸排水纤维的接触角为
50
°‑
90
°
;优选的,所述吸排水纤维的接触角为
60
°‑
70
°

[0011]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沿垂直所述路基方向,所述土工布主体分为吸水段和蒸发段;所述吸水段位于所述路基中;所述蒸发段从所述路基中露出,并沿所述路基的坡面设置;所述蒸发段的长度为
0.1
‑3米;优选的,所述蒸发段的长度为1‑2米;优选的,所述蒸发段的长度为
1.34


[0012]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蒸发段上设置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电能来源于太阳能

风能

高速铁路电网

[0013]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吸水段上设置水分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在所述蒸发段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蒸发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水分传感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蒸发量传感器的信号数据,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0014]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

气候数据,通过调整加固纤维的成分

束簇

编织方式,来交叉编制所述纬向纱线和所述径向纱线,得到导水土工布

[0015]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毛细排水结构为毛细排水板;所述毛细排水板上,每隔
1.5mm
开设有
1mm
直径的水道及与所述水道连通的
0.3mm
向下的开口

[0016]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毛细排水结构为毛细排水管;所述毛细排水管的外壁上,每隔
1.5mm
开设有
1mm
直径的水道及与所述水道连通的
0.3mm
向外的开口

[0017]所述纬向纱线的材料为由聚丙烯改性的聚酯类材料;所述径向纱线的材料包括
1,4

苯二甲酸二甲酯与
1,2

乙二醇和
2,2
’‑
氧双
[
乙醇
]聚合的聚酯纤维

[0018]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经纱结构

纬纱结构;所述经纱结构与所述纬纱结构相互垂直编织;所述经纱结构包括第一经纱组

第二经纱组,所述第一经纱组与所述第二经纱组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经纱组包括预定数量的第一经纱,所述第二经纱组包括预定数量的第二经纱;所述纬纱结构包括第一纬纱组;所述第一纬纱组包括预定数量的第一纬纱

[0019]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经纱组铺设在所述第一经纱组上;多条所述第一经纱相互平行紧贴排列;所述第二经纱设置在两条相邻所述第一经纱所成凹槽间隙处;所述第二经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经纱的直径;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二经纱的材料为
1,4

苯二甲酸二甲酯与
1,2

乙二醇和
2,2
’‑
氧双
[
乙醇
]聚合的聚酯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二经纱具有沿长度方向的纤维孔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新型导水土工布:
[0021]一种新型导水土工布,包括由纬向纱线和径向纱线交叉编制而成的土工布主体;所述纬向纱线的材料包括聚酯类材料;所述径向纱线的材料包括
1,4

苯二甲酸二甲酯与
1,2

乙二醇和
2,2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异性纤维的导水土工布设置在高速铁路的路基中;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砂垫层;在路基中,所述导水土工布的下方设置毛细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导水土工布包括纬向纱线

径向纱线;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性纤维上具有纳米级毛细结构;和
/
或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2‑
30cm
;优选的,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5‑
7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向纱线包括加固纤维,所述加固纤维通过化学改性而得;所述径向纱线由表面光滑的直径为
15

30
μ
m
的所述吸排水纤维组成,所述吸排水纤维的孔隙当量半径为3‑5μ
m
;所述吸排水纤维通过化学改性而得,所述吸排水纤维具有亲水性的羟基集团;所述吸排水纤维的接触角为
50
°‑
90
°
;优选的,所述吸排水纤维的接触角为
60
°‑
70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所述路基方向,所述土工布主体分为吸水段
(A1)
和蒸发段
(A2)
;所述吸水段
(A1)
位于所述路基中;所述蒸发段
(A2)
从所述路基中露出,并沿所述路基的坡面设置;所述蒸发段
(A2)
的长度为
0.1
‑3米;优选的,所述蒸发段
(A2)
的长度为1‑2米;优选的,所述蒸发段
(A2)
的长度为
1.3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蒸发段
(A2)
上设置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电能来源于太阳能

风能

高速铁路电网;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吸水段
(A1)
上设置水分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在所述蒸发段
(A2)
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蒸发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水分传感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蒸发量传感器的信号数据,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铁路排水的新型导水土工布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纬向纱线与所述径向纱线交叉编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

气候数据,通过调整加固纤维的成分

束簇

编织方式,来交叉编制所述纬向纱线和所述径向纱线,得到导水土工布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业李泰灃蔡德钩叶阳升尧俊凯韩自力张千里陈锋邓逆涛毕宗琦梁经纬刘晓贺王瑞鹏朱丙龙王瑜鑫郭惠芹刘振宇刘景宇王鹏程魏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