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23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包括:刀架,所述刀架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裁刀机构,所述裁刀机构是用于对线材进行裁切和剥皮,所述裁刀机构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线束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程建筑线束在生产时,需要对线束进行特定长度的裁剪,从而满足工程建筑中线路的排布要求,现有用于工厂建筑线束生产的智能裁线装置一般为自动裁线机,自动裁线机主要由放线机构

整直机构

记米装置

皮带牵引机构

裁线机构

端子压线机构

皮带拖线机构以及推线机构所组成,通过放线机构将整卷的线材退成单根线材,以便裁切,而后通过整直机构将弯曲的线材整直,方便测米轮测量线材长度,利用测米轮实施线材的精准裁切,当测米轮检测过线材长度后,利用牵引机构将线材送至裁线机构处,利用上下交错的裁线刀对线材实施裁切剥线,在裁切期间,裁线刀与端子压线机构相互配合,完成线材的自动连续裁切工作

[0003]现有自动裁线机在对线材进行裁切时,除了要将线材裁切至规定长度外,还需要对已裁切的线材的两端进行剥皮工作,现有线材剥皮是在线材被裁线刀裁断后,通过牵引机构以及端子压线机构的前后转动,使被裁断的线材前后移动,在线材前后往复移动时,裁线刀对线材的外部绝缘层进行裁切,使线材绝缘层与线芯脱离,但现有裁线刀在对线材外部绝缘层裁切时,绝缘层存在未被完全裁断的现象,即裁线刀裁切不彻底,进而导致绝缘层无法自动脱离线芯表面,从而需要人工再重新对线材进行整理剥皮,将未脱离的绝缘层从线芯表面剥离,才能完成最终的线束裁线生产,因此,极大的降低了裁线机的裁线效率,且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具备保证裁线刀对线材裁切彻底,提高线材裁切效率,且加快线材剥皮效率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线材裁切不彻底,裁切生产耗时耗力,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包括:刀架,所述刀架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裁刀机构,所述裁刀机构是用于对线材进行裁切和剥皮,所述裁刀机构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是用于检测裁刀机构运作状态以及控制辅助裁切装置工作,所述裁刀机构的中部设有线材,所述线材的外部设有位于裁刀机构两侧的辅助裁切装置,所述辅助裁切装置是用于辅助裁刀机构对线材进行彻底且完整的裁切,所述线材的一端外部设有位于裁刀机构一侧外部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是用于牵引线材进行前后移动

[0006]进一步,所述裁刀机构包括上裁刀和下裁刀,所述上裁刀活动安装在刀架的底端,所述上裁刀的一侧外部活动安装有下裁刀,所述上裁刀和下裁刀的刀片呈上下交错分布,且刀头呈“V”字形

[0007]进一步,所述导电装置包括上导电柱和下导电柱,所述上导电柱固定安装在上裁刀的一侧底端,所述下裁刀的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上导电柱底端下方的下导电柱,所述上导电柱和下导电柱均具有导电性,所述上导电柱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下导电柱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下导电柱的内腔形状与上导电柱的形状相适配

[0008]进一步,所述辅助裁切装置包括调节齿环

固定腔壳

滚轴

囊体

锥齿轮

第一电机

从动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调节齿环套设在线材的外部,所述调节齿环内腔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腔壳,所述固定腔壳的一侧表面活动安装有滚轴,所述滚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囊体,所述滚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所述滚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调节齿环的一侧外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0009]进一步,所述调节齿环的形状呈齿环状,所述从动齿轮的形状呈齿轮状,所述从动齿轮和调节齿环的转数比为
4:1
,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设有扭簧

[0010]进一步,所述滚轴的整体形状呈圆柱形,所述滚轴两端的直径大于滚轴中部的直径,且滚轴的直径从中部至两端呈从小到大均匀递增变化,所述滚轴共有四个,且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每一个固定腔壳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滚轴的两端设有圆柱形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贯穿固定腔壳的表面,两个所述滚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而另外两个所述滚轴仅有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仅一端安装有锥齿轮的滚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另外一个仅一端安装有锥齿轮的滚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每一个所述锥齿轮均位于固定腔壳的内腔中,所述囊体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囊体的内部为中空,且囊体的表面具有弹性,所述囊体的内部充满气体,所述囊体具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滚轴的表面

[0011]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通过设置辅助裁切装置,在上裁刀和下裁刀裁切期间,使线材受滚轴的推拉影响而表面绷直,张力增大,进而使上裁刀和下裁刀更加快速且轻易的将线材表面切割开,从而加快裁切速度,提高裁切效率,更加节能快捷,同时,在上裁刀和下裁刀对线材进行裁切时,使线材线体的整体均可被上裁刀和下裁刀的刀头切割到,从而使线材线体不论是在裁断期间还是剥皮期间,均可被上裁刀和下裁刀完整且彻底的裁切,达到提高裁切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0012]通过设置滚轴

囊体以及锥齿轮,当裁切完成后,上裁刀和下裁刀相对远离,反向复位,此时,导电装置依旧相触,还未脱离,进而第一电机依旧带动滚轴继续运转,但此时,滚轴旋转所产生的推拉力会推动线材表面已经被裁断的绝缘层向外移动,使绝缘层自动与线芯剥离,进而达到在裁刀机构收刀时,已经裁断的绝缘层废料可自主脱离,即线材自主完成剥皮工作,不仅提高剥皮效率,而且还进一步提高裁切质量,还可避免人工二次手动剥皮,提高线束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4]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刀架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线材剖面正视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裁刀和下裁刀裁切时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辅助裁切装置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调节齿环和固定腔壳剖面立体示意图

[0015]图中:
1、
刀架;
2、
上裁刀;
3、
下裁刀;
4、
上导电柱;
5、
下导电柱;
6、
调节齿环;
7、
固定腔壳;
8、
滚轴;
9、
囊体;
10、
锥齿轮;
11、
第一电机;
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1),所述刀架(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裁刀机构,所述裁刀机构包括上裁刀(2)和下裁刀(3),所述上裁刀(2)活动安装在刀架(1)的底端,所述上裁刀(2)的一侧外部活动安装有下裁刀(3),所述上裁刀(2)和下裁刀(3)的刀片呈上下交错分布,且刀头呈“V”字形,所述裁刀机构是用于对线材进行裁切和剥皮,所述裁刀机构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是用于检测裁刀机构运作状态以及控制辅助裁切装置工作,所述裁刀机构的中部设有线材(
14
),所述线材(
14
)的外部设有位于裁刀机构两侧的辅助裁切装置,所述辅助裁切装置是用于辅助裁刀机构对线材(
14
)进行彻底且完整的裁切,所述线材(
14
)的一端外部设有位于裁刀机构一侧外部的牵引机构(
15
),所述牵引机构(
15
)是用于牵引线材(
14
)进行前后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包括上导电柱(4)和下导电柱(5),所述上导电柱(4)固定安装在上裁刀(2)的一侧底端,所述下裁刀(3)的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上导电柱(4)底端下方的下导电柱(5),所述上导电柱(4)和下导电柱(5)均具有导电性,所述上导电柱(4)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下导电柱(5)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下导电柱(5)的内腔形状与上导电柱(4)的形状相适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线束生产用智能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裁切装置包括调节齿环(6)

固定腔壳(7)

滚轴(8)

囊体(9)

锥齿轮(
10


第一电机(
11


从动齿轮(
12
)以及第二电机(
13
),所述调节齿环(6)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侯强刘军臣成昊沅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卓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