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10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正极及钠离子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钠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其制备方法

钠离子电池正极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

成本低

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脱出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

[0003]目前由于层状氧化物克容量高,能够与现有制造工艺匹配,广泛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但层状氧化物的碱性较强,在电池中成膜不稳定,容易造成浆料凝胶

电芯产气

循环衰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其制备方法

钠离子电池正极及钠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碱性强而导致的浆料凝胶

电芯产气

循环衰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及包覆所述内核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层状氧化物,所述包覆层的通式为
Na4Fe3‑
x
M
x
(PO4)2‑
y
P2O7F
y
,其中
0≤x≤3

0≤y≤1

x、y
的取值满足化学式的电荷平衡,
M
为选自
Ni、Mn、Co、Cu、Zn、Mg、Al、Ca、Sr、Ce、Ti、Zr、Sn、V、Nb、Sb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
1nm

500n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与所述层状氧化物的质量比为
1∶4

100。
[0009]进一步地,所述层状氧化物的通式为
NazRO2
,其中
0.5≤z≤1.5

R
为选自
Fe、Ni、Mn、Cu、Co、Ru、Ir、Sn、Cr、Nb、Mo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层状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1μ
m

50
μ
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材料的
pH
值为7~
11.5。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钠源

铁源
、M


磷源

氟源

碳源混合反应制备得到前驱体;
S2、
将包括所述层状氧化物的所述内核与所述步骤
S1
制得的所述前驱体混合并加入分散剂预分散,在保护气中
350℃

600℃
温度下保温,在所述层状氧化物上形成所述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
Na4Fe3‑
x
M
x
(PO4)2‑
y
P2O7F
y
,即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
S1
中,利用钠源

铁源
、M


磷源

氟源

碳源制备所述前驱体的方法选自固相反应法

溶胶凝胶法

喷雾干燥法

共沉淀法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
S2
中,所述层状氧化物

所述前驱体

所述分散剂的质量比为
47

89∶1

3∶10

50。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包括乙二醇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还包括选自乙醇

丁醇

丁二醇

戊醇

丙酮

甲乙酮

甲基异丁酮

环己酮

异佛尔酮

乙醚

四氢呋喃
、1,4

二氧六环

戊烷

己烷

戊烯

己烯中一种或多种溶剂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包括集流体

导电剂

粘结剂及上述的正极材料,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包含所述导电剂

所述粘结剂及所述正极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层对层状氧化物包覆均匀,其对层状氧化物提供保护,降低了正极材料的碱性,并减少了其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减少了有害副产物在正极表面的堆积,解决了电芯产气的问题,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另外,包覆层能够提供可逆容量,使正极材料的整体能量密度降低控制在5%以内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前驱体可用多种方法,降低了制备难度,工艺过程简单,易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包覆前层状氧化物的
SEM
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包覆后正极材料的
SEM
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
Na4Fe3(PO4)2P2O7包覆的正极材料
XRD
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
Na4Fe3(PO4)2P2O7包覆的正极材料扣电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及包覆所述内核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层状氧化物,所述包覆层的通式为
Na4Fe3‑
x
M
x
(PO4)2‑
y
P2O7F
y
,其中
0≤x≤3

0≤y≤1

x、y
的取值满足化学式的电荷平衡,
M
为选自
Ni、Mn、Co、Cu、Zn、Mg、Al、Ca、Sr、Ce、Ti、Zr、Sn、V、Nb、Sb
中的一种或多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
1nm

500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与所述层状氧化物的质量比为
1∶4

10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氧化物的通式为
Na
z
RO2,其中
0.5≤z≤1.5

R
为选自
Fe、Ni、Mn、Cu、Co、Ru、Ir、Sn、Cr、Nb、Mo
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1μ
m

50
μ
m。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
pH
值为7~
11.5。7.
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钠源

铁源
、M


磷源

氟源

碳源混合反应制备得到前驱体;
S2、
将包括所述层状氧化物的所述内核与所述步骤
S1
制得的所述前驱体混合并加入分散剂预分散,在保护气中
350℃

600℃
温度下保温,在所述层状氧化物上形成所述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
N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阳周碧香徐雄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钠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