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技术趋于成熟,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并逐渐代替部分化石能源,构建一个可存储的清洁能源储能体系,解决因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然而,有限的锂资源及越发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长久发展,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有相似的体系,且钠资源储量丰富、低温性能突出,使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潜在替代品或补充品。
[0003]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很难找到能够快速稳定可商业化的脱嵌钠离子的基质材料。例如石墨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但较大的钠离子与石墨的层间距不匹配,不能在石墨层间有效地可逆脱嵌,导致石墨的储钠容量很低;而硬碳因为具有较大的层间距、较高的储钠能力及资源丰富等优势而成为负极首选活性物质,但由于硬碳的导电能力差、界面离子阻抗大,严重影响负极的动力学性能,如何提高硬碳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钠离子电池动力学性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碳,所述导电碳为碳多孔材料,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容为0.01cm3/g~0.5cm3/g,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径为0.2nm~50nm,所述碳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00~2500cm3/g,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深为0.2nm~1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容为0.012cm3/g~0.3cm3/g,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径为0.3nm~20nm,所述碳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0~2000cm3/g,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孔深为0.5nm~5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多孔材料的粒径为8nm~5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多孔材料的吸油值为50ml/100g~500ml/100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环东,王志斌,洪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钠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