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96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施工机械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

施工机械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土壤修复方法有物理

化学和微生物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虽然作用直接,见效较快,但是持续力较差,并且方法或者用量使用稍有不当时,不仅达不到修复效果,而且会带来新的污染,复合方法则全面

综合

效果持续力强,在修复的同时还会提供营养,避免土壤的贫瘠化,不会带有任何不良效果

其中微生物方法因其性质温和

与土壤亲和力强

作用彻底等优点,其与其它方法的结合使用成为了综合性土壤修复的研究方向

[0003]现有技术中如
2015108103852
其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的生物有机型修复剂及其使用和制备方法,其具体使用方式为将土壤污染的生物有机型修复剂均匀施撒于土壤表面进行翻耕即可,所述土壤污染的生物有机型修复剂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使用 2000

3000kg/ 亩,用于修复盐渍化土壤使用 700

1300kg/ 亩,用于降解化肥农药污染使用 500

1000kg/ 亩,用于土壤改良使用
400

800kg/ 亩

[0004]再如专利号为
2021226309958
,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能够对土壤进行翻抛,增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土壤充氧,同时还能够对土壤与营养液进行混合,代替传统通过喷洒的作业方式,提高营养液与土壤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土壤的修复效果;包括底板

电缸

移动板

第一输送管

第一转杆

第一输送绞龙

第一电机

排出管

铲斗

固定座

支撑板

异形连接板

储液箱

筒盖

混合输送组件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安装在底板下端面,混合输送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端面右部,两组电缸前后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左部,移动板与两组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底板上连通设有圆孔,第一输送管贯穿并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上;其采用铲起混合的方式进行,将生物修复材料与土壤进行混合;以上两种方式均仅能与地表的土壤进行处理,且多数处于地表以外,处理深度较浅,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且处理方式麻烦,需要铲起难免造成扬尘

基于此,研究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

施工机械及其方法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

施工机械及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生物修复方式施工麻烦,尤其针对起垄状种植模式,生物处理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包括中心托座

上套筒

下套筒和修复包;所述中心托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修复包处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内,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
均为可降解材质制成,所述修复包包括外部的可渗透降解套包和内部的修复混合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材质为植物纤维或纸质材料制成,其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多个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托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塞体,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过盈套装在塞体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托座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斜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托座上设置有透孔,透孔通过流道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逐渐缩小的端部

[0012]进一步的,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的施工机械,包括按照行走方向依次布置的打孔机构

输送机构

起垄机构和洒水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架体

转盘和打孔齿,所述打孔架体上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布有多个打孔齿,所述转盘能够被电机驱动,并在转动时,在地面上形成孔洞;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体

输送带

托块和落料管,所述输送带设置有两个,并间隔分布在输送架体上,所述托块均布在输送带上,两托块之间的间距大于下套筒的最大宽度,且小于中心托座的最小宽度;所述落料管处于两输送带的中部下方,在输送架体的下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起垄机构包括起垄架体

梨铧和移动轮;所述起垄架体上设置有梨铧和移动轮;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洒水架体

水箱

水泵和喷头,所述洒水架体上布置有水箱

水泵和喷头,所述喷头与垄的上部对应,并对垄的上部进行洒水作业,所述打孔架体

输送架体和起垄架体依次连接,并形成装配架体,装配架体的前端设置有牵引部,牵引部与牵引机械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治理装置叠放套装在筒体内,在筒体上设置有托体,在装配架体的上部设置有支架,所述筒体通过托体支托在支架上;在支架的下部设置有队列机构,所述队列机构包括转筒

步进电机和底托,所述转筒的中部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其外周圆周均布有多个容腔,所述底托固定在支架上,其相对转筒为固定状态,在转筒上设置有一个与容腔相对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输送带的中部对应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托块上具有斜面结构,所述中心托座的底部外侧具有与斜面结构适配的支撑斜面

[0015]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整地对地表进行清理,并进行整平;步骤二,确定起垄点,并打孔根据覆盖面积,绘制起垄点位,按照间隔,在地表进行间隔打孔,打孔深度不小于下套体的长度;步骤三,放入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将下套体放入孔内,中心托座坐落在地表,上套体处于地表以上;步骤四,覆盖将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周围的土壤覆盖在生物修复治理装置上,并形成垄;步骤五,洒水在垄上洒水处理,使水进入生物修复治理装置中,以加快扩散效果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具有一个中心托座和上下套筒,通过这种结构,利用上下套筒来容纳修复材料,利用中心托座来将结构沿竖向布置,以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托座

上套筒

下套筒和修复包;所述中心托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修复包处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内,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均为可降解材质制成,所述修复包包括外部的可渗透降解套包和内部的修复混合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质为植物纤维或纸质材料制成,其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多个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托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塞体,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过盈套装在塞体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托座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斜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托座上设置有透孔,透孔通过流道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逐渐缩小的端部
。7.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治理装置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行走方向依次布置的打孔机构

输送机构

起垄机构和洒水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架体

转盘和打孔齿,所述打孔架体上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布有多个打孔齿,所述转盘能够被电机驱动,并在转动时,在地面上形成孔洞;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体

输送带

托块和落料管,所述输送带设置有两个,并间隔分布在输送架体上,所述托块均布在输送带上,两托块之间的间距大于下套筒的最大宽度,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防赵鹏冯翔刘世亮李明雄张淑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科创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