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88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舵机,包括:伺服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舵机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舵机


技术介绍

[0002]舵机是一种通过位置或角度伺服驱动器操纵飞行器舵面或操纵舵面转动的执行部件,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

飞行器姿态变换的俯仰

偏航

滚转运动都是靠舵机相互配合完成的

随着飞行器体积逐渐向小型化发展,要求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控制四个舵片转动

电动舵机具有质量轻,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逐渐成为舵机发展的新方向

[0003]电动舵机的执行机构,通常包括电机

传动机构和伺服机构等组成

传动机构作为执行机构的核心部分,通常为减速机构,以获得较大的扭矩输出

对于舵机,需要将舵机的机械零位与舵机的电气零位
(
传感器零位
)
重合,现有方案是将舵机舵片固定安装在舵机输出轴前端,角位置传感器同轴固定安装在舵机输出轴尾端,将舵机输出轴控制在传感器零位

传统电动伺服机构通常将伺服电机

传动机构

输出机构

传感器等组装成单独的舵机然后再整体沿圆周排列安装到一个伺服机构壳体中实现整个机构的装配和固定,存在传动环节多

间隙大

刚度低

效率低

卡涩可能性大

舱内空间利用率低等缺点,且机构中各组件分别具有各自的壳体结构,导致体积和质量偏大,功率质量比低等问题

[0004]目前,新型舵机舱直径偏小,需要4个舵片且能够回收于舵机舱内

此外,在狭小空间内要求每个舵机舵片具有单独的旋转传动机构

每个舵片输出轴单独的角位置传感器,不适合传统舵机结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舵机,能够解决舵片输出轴和舵机安装的空间限制及舵机直径小等空间限制问题,提高舵机结构的功率质量比,提高舱内空间利用率,提高功重比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舵机,包括:伺服机构
100、
舵片旋转机构
200、
舵片收放机构
300
和结构壳体
400。
[0007]伺服机构
100
包括:控制电路板4和角位置传感器
21

[0008]舵片旋转机构
200
包括:行星减速器
13、
传动蜗杆
15、
传动涡轮
16、
舵机输出轴
17、
输出轴外侧支撑铜基自润滑轴承
18
和输出轴内侧支撑深沟球轴承
20
;传动涡轮
16
和舵机输出轴
17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和传动蜗杆
15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传动蜗杆
15
的两端采用所述输出轴内侧支撑深沟球轴承
20
支撑,传动蜗杆
15
的前端与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0009]舵片收放机构
300
,包括:舵机输出轴
17、
舵机舵片
10、
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舵片展开弹簧
8、
舵片展开钢珠
9、
舵机舵片隐藏槽
5.1、
舵片展开弹簧收纳槽
17.1。
舵机输出轴
17
固定舵机舵片
10
,通过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连接;舵片展开钢珠9在舵机输出轴
17
的中间圆孔
中,舵片展开钢珠9用于顶出舵机舵片
10
,舵机舵片
10
通过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转动连接舵机输出轴
17。
[0010]结构壳体
400
,包括舵机壳体5和角位置传感器支架6;舵机壳体5的顶部安装角位置传感器支架
6、
舵机壳体5的底部安装传动系统的高速有刷直流电机3,伺服机构
100、
舵片旋转机构
200、
舵片收放机构
300
安装在舵机壳体5的内部

[0011]进一步地,舵片旋转机构
200
中,高速有刷直流电机3驱动行星减速器
13
,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驱动同轴安装传动蜗杆
15
旋转,传动蜗杆
15
带动传动涡轮
16
旋转,带动与传动涡轮
16
同轴安装的舵机输出轴
17
转动,角位置传感器
21
接收数据并传送至电路板
4。
[0012]进一步地,角位置传感器
21
的旋转轴部分和舵机输出轴
17
共轴,连接方式采用圆轴铣扁的形式,角位置传感器
21
的外壳固定在角位置传感器支架6上

[0013]进一步地,角位置传感器
21
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角位置传感器
21
和角位置传感器支架6装配成一个整体后,再安装到舵机壳体5顶侧中间凹槽的位置

[0014]进一步地,传动涡轮
16
和舵机输出轴
17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和传动蜗杆
15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包括:
[0015]传动涡轮
16
与舵机输出轴
17
采用方轴连接形式,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和传动蜗杆
15
采用圆轴铣扁的形式

[0016]进一步地,舵机舵片隐藏槽
5.1
一体成型于舵机壳体
5。
[0017]进一步地,舵机壳体5和舵机舵片
10
的材质均为高强度铝合金
7075。
[0018]进一步地,舵机输出轴
17
的外侧支撑铜基自润滑轴承内孔设置有用于限制舵机输出轴向窜动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开设有舵机舵片旋转限位扇形槽,所述铜基自润滑轴承外圆面两侧开设有限位螺钉弧形固定孔槽,所述铜基自润滑轴承下侧开设有用于舵机舵片回收隐藏的缝槽

[0019]进一步地,舵机壳体5的外径与飞行器的外径相同,组成飞行器的一部分,在轴线方向前后通过法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动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舵机,包括:伺服机构
(100)、
舵片旋转机构
(200)、
舵片收放机构
(300)
和结构壳体
(400)
;所述伺服机构
(100)
包括:控制电路板
(4)
和角位置传感器
(21)
;所述舵片旋转机构
(200)
包括:行星减速器
(13)、
传动蜗杆
(15)、
传动涡轮
(16)、
舵机输出轴
(17)、
输出轴外侧支撑铜基自润滑轴承
(18)
和输出轴内侧支撑深沟球轴承
(20)
;所述传动涡轮
(16)
和舵机输出轴
(17)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所述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蜗杆
(15)
采用同轴连接方式,所述传动蜗杆
(15)
的两端采用所述输出轴内侧支撑深沟球轴承
(20)
支撑,所述传动蜗杆
(15)
的前端与所述行星减速器
(13)
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舵片收放机构
(300)
,包括舵机输出轴
(17)、
舵机舵片
(10)、
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舵片展开弹簧
(8)、
舵片展开钢珠
(9)、
舵机舵片隐藏槽
(5.1)、
舵片展开弹簧收纳槽
(17.1)
;所述舵机输出轴
(17)
固定所述舵机舵片
(10)
,通过所述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连接;所述舵片展开钢珠
(9)
在所述舵机输出轴
(17)
的中间圆孔中,所述舵片展开钢珠
(9)
用于顶出所述舵机舵片
(10)
,所述舵机舵片
(10)
通过所述舵机舵片旋转轴
(11)
转动连接所述舵机输出轴
(17)
;所述结构壳体
(400)
,包括舵机壳体
(5)
和角位置传感器支架
(6)
;所述舵机壳体
(5)
的顶部安装角位置传感器支架
(6)、
所述舵机壳体
(5)
的底部安装传动系统的高速有刷直流电机
(3)
,所述伺服机构
(100)、
舵片旋转机构
(200)、
舵片收放机构
(300)
安装在所述舵机壳体
(5)
的内部
。2.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斌张文译赵欣张鑫郑立王一帆李梦婷李琦王祎胡梓烨折思鸿赵琪艾宁蔡子雷王秋实马文轩宋若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伺服有限公司珠海伺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