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68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航行器救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航行器型号数量多,大规模

多批次

高强度使用,在远海发生海上事故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对救生体系建设和装备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新型救生保障装备,为失事水下航行器船员逃出水面后提供自救或等待救援的生存平台,提高水下航行器失事后船员自救能力,降低船员海面生存风险,在现有水下航行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导流盖板是救生筏释放设备首先需要解锁的结构,能够快速可靠地解锁导流盖板是研究救生筏释放装备的第一步

[0003]现有的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采用可拆板紧固传动释放结构,主要由可拆板紧固组件

紧固拉钩组件

解锁连杆组件

绳索滑轮组件以及绳索脱离组件等组成,由此,存在以下缺陷:
1)
释放时需气动马达带动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轴转动继而带动释放装置中的一系列组件运动,释放过程极为复杂,极易在复杂海况或保养不到位的情况下发生释放故障
。2)
尺寸大,重量大,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多个位置需要连接安装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的旋转解锁气缸通过控制外部气体和两个通气孔的导通情况,控制连接轴的轴向运动和旋转运动,实现紧锁件与连接轴的分离,释放过程方便,避免发生释放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包括:
[0006]底座1,其设置于安装在水下航行器表面;
[0007]安装平台2,设置于底座1,其为一框架结构,其上段为对接环
22

[0008]导流盖板3,与对接环
22
的上表面接触,其上分布有紧锁件安装位
33
,所述紧锁件安装位
33
与螺杆
41
的上段螺纹配合,所述螺杆
41
的下段穿过对接环
22
,并与旋转解锁气缸4上的对接孔
415
螺纹配合,螺杆
41
的两段螺纹方向相反;对接孔
415
沿连接轴
411
的轴向开设于连接轴
411

[0009]所述旋转解锁气缸4,可与螺杆
41
分离以解锁导流盖板3,其中,所述连接轴
411
的下段内部开设收容孔
417
,连接轴
411
的上段和下段之间设置有承压部
416
,其还包括:
[0010]气缸座
42
,固定于对接环
22
的下表面,气缸座
42
下端通过四枚六角螺栓
43
与旋转解锁气缸4的上缸体
44
连接;所述连接轴
411
滑动安装于气缸座
42
上,并穿过气缸座
42
延伸至上缸体
44
的腔体内;
[0011]下缸体
46
,与所述上缸体
44
一体成型;所述下缸体
46
和上缸体
44
之间设置紧固座
423
,紧固座
423
卡设于内壁上并通过紧固件
45
固定;
[0012]所述下缸体
46
的腔体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抵持部
49
和盖板
410
;抵持部
49
卡设于下缸体
46
的内壁,盖板
410
抵压抵持部
49
并固定于下缸体
46
的底端;
[0013]所述下缸体
46、
紧固座
423
以及抵持部
49
之间形成通气腔
429
,下缸体
46
靠近紧固座
423
的一段开设第一通气孔
47
,下缸体
46
靠近抵持部
49
的一段开设第二通气孔
48
;第一通气孔
47
供气至通气腔
429
时进入解锁状态;第二通气孔
48
供气至通气腔
429
时进入复位状态;
[0014]所述紧固座
423
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件
425
和安装件
426
,安装件
426
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动导向环
424
;滑动导向环
424
与活塞杆
420
上的一段螺旋导向槽
421
适配;
[0015]所述活塞杆
420
的下段设置有活塞件
427
;活塞杆
420
的上端安装有定向头
418
;定向头
418
与装配环
419
对应设置,装配环
419
固定于收容孔
417
的内壁底部;所述活塞杆
420
自收容孔
417
内向下延伸,依次穿过装配环
419、
上缸体
44
腔体及紧固座
423
,并伸入下缸体
46
腔体;
[0016]弹性件
422
,其和第二通气孔
48
配合以复位连接轴
411
,其固定于承压部
416
与紧固座
423
之间,并套设于连接轴
411
的下段

[0017]优选地,连接轴
411
与气缸座
42
之间安装有衬套
412
和固定座
414
,衬套
412
底部安装有密封圈
413
;衬套
412
包裹于连接轴
411
并卡设于固定座
414
,固定座
414
固定于气缸座
42。
[0018]优选地,导流盖板3包括:
[0019]表层复合蒙皮
31
,表层复合蒙皮
31
与螺杆
41
的连接区域上开设所述紧锁件安装位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导流盖板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1)
,其设置于安装在水下航行器表面;安装平台
(2)
,设置于底座
(1)
,其为一框架结构,其上段为对接环
(22)
;导流盖板
(3)
,与对接环
(22)
的上表面接触,其上分布有紧锁件安装位
(33)
,所述紧锁件安装位
(33)
与螺杆
(41)
的上段螺纹配合,所述螺杆
(41)
的下段穿过对接环
(22)
,并与旋转解锁气缸
(4)
上的对接孔
(415)
螺纹配合,螺杆
(41)
的两段螺纹方向相反;对接孔
(415)
沿连接轴
(411)
的轴向开设于连接轴
(411)
;所述旋转解锁气缸
(4)
,可与螺杆
(41)
分离以解锁导流盖板
(3)
,其中,所述连接轴
(411)
的下段内部开设收容孔
(417)
,连接轴
(411)
的上段和下段之间设置有承压部
(416)
,其还包括:气缸座
(42)
,固定于对接环
(22)
的下表面,气缸座
(42)
下端通过四枚六角螺栓
(43)
与旋转解锁气缸
(4)
的上缸体
(44)
连接;所述连接轴
(411)
滑动安装于气缸座
(42)
上,并穿过气缸座
(42)
延伸至上缸体
(44)
的腔体内;下缸体
(46)
,与所述上缸体
(44)
一体成型;所述下缸体
(46)
和上缸体
(44)
之间设置紧固座
(423)
,紧固座
(423)
卡设于内壁上并通过紧固件
(45)
固定;所述下缸体
(46)
的腔体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抵持部
(49)
和盖板
(410)
;抵持部
(49)
卡设于下缸体
(46)
的内壁,盖板
(410)
抵压抵持部
(49)
并固定于下缸体
(46)
的底端;所述下缸体
(46)、
紧固座
(423)
以及抵持部
(49)
之间形成通气腔
(429)
,下缸体
(46)
靠近紧固座
(423)
的一段开设第一通气孔
(47)
,下缸体
(46)
靠近抵持部
(49)
的一段开设第二通气孔
(48)
;第一通气孔
(47)
供气至通气腔
(429)
时进入解锁状态;第二通气孔
(48)
供气至通气腔
(429)
时进入复位状态;所述紧固座
(423)
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件
(425)
和安装件
(426)
,安装件
(426)
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动导向环
(424)
;滑动导向环
(424)
与活塞杆
(420)
上的一段螺旋导向槽
(421)
适配;所述活塞杆
(420)
的下段设置有活塞件
(427)
;活塞杆
(420)
的上端安装有定向头
(418)
;定向头
(418)
与装配环
(419)
对应设置,装配环
(419)
固定于收容孔
(417)
的内壁底部;所述活塞杆
(420)
自收容孔
(417)
内向下延伸,依次穿过装配环
(419)、
上缸体
(44)
腔体及紧固座
(423)
,并伸入下缸体
(46)
腔体;弹性件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贞冯奇袁伟杨奕飞俞孟蕻何祖军贾地盛立缪旭弘齐亮王伟张弘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