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67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06
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包括支撑梁和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拼接在支撑梁上,封堵电梯井,所述支撑梁上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与楼层板门洞上的过梁卡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施工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3]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预留电梯井的位置

由于电梯井的结构特点,使电梯井成为建筑施工中,建筑内部重要的临边坠落风险管控区域

[0004]在目前的施工中,对于电梯井的防护大多采用内部预留钢筋,钢筋上方铺设模板

钢板或加装防护网等措施实现每一层楼之间的孔洞隔离

同时在电梯井门口假装防护栏杆或封闭门

但是预留钢筋的方式在后期施工中还需要进行钢筋切除,无疑又增加了施工步骤,以及额外的施工风险

对于切除不到位的钢筋头,对后期的电梯安装施工也会造成影响

[0005]除此之外,预留钢筋的防护方式,对于不同大小的额电梯井的适配度也不太理想

具体表现为,预留钢筋上方铺设板面的强度,在电梯井尺寸变化后,强度不一致

[0006]中国专利文件
CN115199072A
,公开了

一种可调节的电梯井防护机构
》。
[0007]中国专利文件
CN114892945A
,公开了

一种电梯井操作防护平台及安装方法
》。
[0008]通过现有技术的文件可以看出,在可调整的电梯井防护结构中 ,通过支撑梁和可组装拆卸的面板这种技术思路已有成熟应用

但是在目前的技术结构中,也可以看出,整体的技术方案应用范围还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仅仅只针对于电梯井的应用

[0009]同时,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多采用结构尺寸差异,将防护结构卡在电梯井中,此类结构在遇到震动和主梁变形的情况,极易发生装置失效,导致整个装置坠落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安装后还需要额外安装防护栏,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
,
以电梯井的临边和封口防护的技术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包括支撑梁和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拼接在支撑梁上,封堵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与楼层板门洞上的过梁卡和

[0012]所述稳定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卡在楼层板的上方和过梁的下方;所述杆体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限位杆通过连接孔套设在杆体上,并通过锁定环固定在杆体上;所述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杆体上,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上均设
有扩展孔

[0013]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上通过连接扣连接有防脱杆,防脱杆卡设在门洞上;所述连接扣为圆环形,内侧设有螺纹,连接扣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扩展孔连接,所述连接扣套设在防脱杆上

[0014]所述杆体上连接有若干护拦杆,所述护拦杆卡设在门洞上

[0015]所述防护盖板设有若干孔洞,所述杆体穿过孔洞连接在防护盖板上;所述防护盖板设有若干加强筋

[0016]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内;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均设有若干锁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通过销钉穿过锁定孔固定

[0017]所述第一支撑梁的端头上活动设有固定头,第一支撑梁的端头上设有限位凸,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卡板,所述杆体穿过固定座与固定座活动连接

[0018]所述防护盖板设有锁定卡盘,所述锁定卡盘上设有与孔洞同尺寸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方形,所述锁定卡盘两侧活动设有卡爪板,卡爪板上设有若干卡头,所述卡头上设有与锁定孔配合的卡销

[0019]所述杆体下方连接有扩展套筒,所述扩展套筒内活动设有筒芯,所述筒芯上设有扩展连接杆和限位板,所述扩展连接杆与杆体上的预留螺口连接,所述扩展套筒与杆体外的螺纹连接

[0020]所述杆体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上连接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设有与限位孔配合的卡体 ,卡体 中部设有与杆体配合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卡头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电梯井的大小更换不同的防护盖板进行调节,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梯井;
2.
通过稳定杆与墙体和楼层板的现为配合,能够保证支撑梁在变形的时候依然保持机构稳定不坠落,进一步的提升了机构的安全性;
3.
通过在稳定杆上连接护拦杆,在本装置安装完毕后,同时完成门洞的防护;
4.
通过防护盖板和连杆可以针对施工现场的其他孔洞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盖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盖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相邻防护盖板相互固定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梁连接杆体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杆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杆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
12
为本专利技术锁定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
13
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
14
为本专利技术扩展套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
15
为本专利技术锁定卡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
16
为本专利技术锁定卡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4]实施例1如图
1~3
所示,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包括支撑梁和防护盖板2,所述防护盖板2连接在支撑梁上,通过多个防护盖板2拼接在一起形成平面,对电梯井实现封堵

在支撑梁上连接有稳定杆3,通过第一限位杆
302
和第二限位杆
303
上下夹持,使稳定杆3与楼层板
502
,以及门洞
504
上的过梁
503
卡和,进一步提升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梁在震动或受冲击弯曲后从门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包括支撑梁和防护盖板(2),所述防护盖板(2)拼接在支撑梁上,封堵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连接有稳定杆(3),所述稳定杆(3)与楼层板(
502
)门洞(
504
)上的过梁(
503
)卡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3)包括杆体(
301
),所述杆体(
301
)上设有第一限位杆(
302
)和第二限位杆(
303
),第一限位杆(
302
)和第二限位杆(
303
)卡在楼层板(
502
)的上方和过梁(
503
)的下方;所述杆体(
301
)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限位杆(
302
)通过连接孔(
3021
)套设在杆体(
301
)上,并通过锁定环(
601
)固定在杆体(
301
)上;所述第二限位杆(
303
)固定连接在杆体(
301
)上,所述第一限位杆(
302
)和第二限位杆(
303
)上均设有扩展孔(
302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
302
)和第二限位杆(
303
)上通过连接扣(8)连接有防脱杆(4),防脱杆(4)卡设在门洞(
504
)上;所述连接扣(8)为圆环形,内侧设有螺纹,连接扣(8)上设有螺杆(
801
),所述螺杆(
801
)与扩展孔(
3022
)连接,所述连接扣(8)套设在防脱杆(4)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
301
)上连接有若干护拦杆(6),所述护拦杆(6)卡设在门洞(
504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2)设有若干孔洞(
202
),所述杆体(
301
)穿过孔洞(
202
)连接在防护盖板(2)上;所述防护盖板(2)设有若干加强筋(
20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预留孔洞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1)和第二支撑梁(
101
),所述第二支撑梁(
101
)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内;所述第一支撑梁(1)和第二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聪俞畅孙浩东杨坤胡跃王颖简泽东伍江芦祥祥黎宇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