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42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涉及模具制造的技术领域,改善了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加工设计困难的问题,其包括包括模具盖、内芯块和模具盒,所述模具盖上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模具盒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芯块的内腔,所述模具盖和所述模具盒相互配对连接,所述模具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模具盒上开设有供成型液注入的第二通孔。本申请能够方便并且快速生产出口鼻呼吸面罩模具,使得口鼻呼吸面罩模具的加工生产简便且精细。吸面罩模具的加工生产简便且精细。吸面罩模具的加工生产简便且精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制造和3D打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呼吸机面罩硅胶垫主要是应用在呼吸机吸氧面罩上,其作用机理为:面罩直接与人皮肤接触,通过一条管路来连接到呼吸机。经过呼吸机主机加压过的空气经由管路进入面罩,再进入我们的鼻腔或口腔,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会根据上气道的压力自动调节机器的输出压力,从而保持气道的通畅。硅胶气垫的材质是医用级液态硅胶(Liquid Silicone Rubber,缩写为“LSR”),其具有紧密切合脸部,医疗级、食品级原材质等特点。医疗级硅胶制品通过高精密LSR冷流道注射成型工艺技术,通过将无色无味无毒液体AB双成分硅胶混合注入进对应模具中成型而得。
[0003]现阶段,用于制备硅胶垫的模具通常是采用注塑铸造工艺或特种钢材加工制得,对于模具加工,当前生产工艺普遍存在一系列缺陷:注塑模具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对异形模具加工困难;
[0005]2、设计加工时间偏长,一般需要数天;
[0006]3、模型成型周期长,使用周期短;
[0007]4、模型设计必须预先掌握模具全部数据,难以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复制生产。
[0008]钢材加工制备模具一般采用P20/718/738/NAK80/S136/2738/2316等型号的模具钢进行高精度精密加工制成,而模具钢制成的面罩模具存在以下缺点:
[0009]1、设计加工时间长,通常需要数十天甚至更长时间;
[0010]2、采用特定模具钢材加工成本高;
[0011]3、加工模具精度要求和高精密加工技术要求高;
[0012]4、经过切削等加工工艺使得原材料损耗大;
[0013]5、对异性模具加工困难;
[0014]6、模型设计必须预先掌握模具全部数据,难以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复制生产。
[0015]3D打印技术能快速复刻出复杂的异形结构,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D打印技术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001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有必要设计一款加工和生产便捷的口鼻呼吸面罩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为了改善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加工设计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
[0018]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包括模具盖、内芯块和模具盒,所述模具盖上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模具盒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芯块的内腔,所述模具盖和所述模具盒相互配对连接,所述模具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模具盒上开设有供成型液注入的第二通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由所述模具盖、所述内芯块和所述模具盒配对组合构成,所述内芯块占据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组成的所述内腔的空间,所述内腔的剩余空间供成型液注入成型,从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注入成型液,成型液占据所述模具内的空间,成型液将模具中原有的空气从所述第一通孔中推出,成型液注满模具,在模具内形成口鼻呼吸面罩。
[0020]可选的,所述内芯块包括第一芯块、第二芯块和定位件,所述第一芯块与第二芯块通过所述定位件相互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芯块占据所述空腔,口鼻呼吸面罩成型液贴附在所述内芯块成型,所述内芯块分成第一芯块和第二芯块,便于所述内芯块与所述模具盖和模具盒配对。
[0022]可选的,所述内腔设置为贴合人脸面部的心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腔设置为心形,内腔的形状决定形成的口鼻呼吸面罩的形状同为心形,并且设计的心形的口鼻呼吸面罩能较好贴合人脸面部。
[0024]可选的,所述模具盖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面,所述模具盒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凸面,所述圆弧凹面与所述圆弧凸面相适配。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弧凸面和所述圆弧凹面的配对,在组合模具时,对所述模具盖和所述模具盒组合方向进行限定;在拆除模具时,使用工具沿模具弧面方向拆除,由于弧面弯曲,工具不易直接戳中成型的口鼻呼吸面罩成品,尽可能避免拆除模具对成型口鼻呼吸面罩成品造成破坏。
[0026]可选的,所述圆弧凹面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圆弧凹陷和圆弧凸面通过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能确定所述圆弧凹面和所述圆弧凸面的配对连接位置,并且限定件能够加固所述模具盖和所述模具盒之间的连接关系。
[0028]可选的,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模具盒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芯块背离所述第二芯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对第一销柱,所述第一芯块与所述第一腔体相配合并留有空腔。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块与所述第一腔体通过销柱与销孔的配合起到确定二者的位置关系的作用。
[0030]可选的,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模具盖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二芯块背离所述第一芯块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台,所
述第四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销孔配对第二销柱,所述第二芯块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配合并留有空腔。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芯块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销柱与销孔的配合起到确定二者位置关系的作用。
[0032]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三凸台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四凸台相适配,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均设置为“T字”形。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所述凸台均设置为“T字”形,口鼻呼吸面罩的鼻托部分依托各个所述凸台成型,所以凸台的形状使得生成的口鼻呼吸面罩上同样形成“T字”结构,“T字”结构贴合人脸鼻梁形状,使得通过模具生产的口鼻呼吸面罩成品能够有效与鼻梁贴合。
[0034]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面开口,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开口小于另一端开口。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成型液从所述第二通孔注入,从所述第一通孔流出,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开口小于另一端开口,形成第二通孔截面外大内小的形状,便于成型液从第二通孔注入;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面开口,形成第一通孔外小内大的形状,便于模具内气体排出
[0036]可选的,采用3D打印的加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盖(1)、内芯块(2)和模具盒(3),所述模具盖(1)上开设有第一腔体(11),所述模具盒(3)开设有第二腔体(31),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31)组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芯块(2)的内腔,所述模具盖(1)和所述模具盒(3)相互配对连接,所述模具盖(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模具盒(3)上开设有供成型液注入的第二通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块(2)包括第一芯块(21)、第二芯块(22)和定位件(23),所述第一芯块(21)与第二芯块(22)通过所述定位件(23)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设置为贴合人脸面部的心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盖(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面(13),所述模具盒(3)位于所述第二腔体(31)的一端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凸面(33),所述圆弧凹面(13)与所述圆弧凸面(33)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凹面(13)上设置有限位件(4),所述圆弧凹面(13)和圆弧凸面(33)通过所述限位件(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口鼻呼吸面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远离所述模具盒(3)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松黄子铭姬昊宇刘海辉周晓琳田晓靖王慧泉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