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42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无源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偏振控制器,所述偏振控制器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套管,两个所述限位套管的内顶壁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限位板。该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通过设置稳固组件和驱动组件,由微型伺服电机、第二链轮、链条和第一链轮、螺纹杆、螺纹套筒、第二弧形限位板和第一弧形限位板的配合使用对光纤接口处的光纤接线外部进行限位固定,操作简单,提高了接线插接后的牢固性和检测时的稳定性,无需在每一个光纤接口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限位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机构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无源器件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光无源器件是不含光能源的光功能器件的总称,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回波损耗、低插入损耗、高可靠性、稳定性、机械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易于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区域网络及光纤到户、视频传输、光纤感测等等,光无源器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光无源器件进行性能检测,来保证器件的合格生产和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3]公开号为CN21155325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装置,该申请虽然解决了目前光纤线是直接插入到偏振控制器上的接头上的,在受到挤压出现转动时,容易和接头分离开,会造成检测中断,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但是,采用该专利还存在部分缺陷:其在使用时,作业人员在插接光纤时,需要在每一个光纤接口都通过人手旋转握杆带动螺杆旋转使得上下两个夹板相对移动将接线夹住,如此操作,效率较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故而提出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具备可以同时对光纤接线进行固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优点,解决了其在使用时,作业人员在插接光纤时,需要在每一个光纤接口都通过人手旋转握杆带动螺杆旋转使得上下两个夹板相对移动将接线夹住,如此操作,效率较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同时对光纤接线进行固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偏振控制器,所述偏振控制器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套管,两个所述限位套管的内顶壁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限位板,所述底座的内底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稳固组件,两个所述稳固组件的顶部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底壁设置有位于两个稳固组件之间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两个稳固组件的外部连接;
[0008]所述稳固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底座的内底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位于偏振控制器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均设置有位于底座内部的第一链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均设置有位于底座上方且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内部的螺纹套筒,两
个所述限位套管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套在两个限位杆的外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弧形限位板;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微型伺服电机,所述底座的内底壁设置有位于两个螺纹杆之间的微型伺服电机,所述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顶部与底座的内顶壁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两个第一链轮之间均设置有链条。
[0010]优选的,所述偏振控制器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光纤接口,两个光纤接口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套管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为中空且其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穿孔。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圆孔。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的底部与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通过设置稳固组件和驱动组件,由微型伺服电机、第二链轮、链条和第一链轮、螺纹杆、螺纹套筒、第二弧形限位板和第一弧形限位板的配合使用对光纤接口处的光纤接线外部进行限位固定,操作简单,提高了接线插接后的牢固性和检测时的稳定性,无需在每一个光纤接口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限位固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偏振控制器;3、限位套管;4、第一弧形限位板;5、稳固组件;51、螺纹杆;52、第一链轮;53、螺纹套筒;54、限位杆;55、限位块;56、第二弧形限位板;6、驱动组件;61、微型伺服电机;62、第二链轮;63、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且其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穿孔,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偏振控制器2,偏振控制器2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管3,偏振控制器2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光纤接口,两个光纤接口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套管3的内部,两个限位套管3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限位板4。
[0022]底座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稳固组件5,两个稳固组件5的顶部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3的内部,稳固组件5包括螺纹杆51,底座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杆51,两个螺纹杆51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两个螺纹杆51分别位于偏振控制器2的左右两侧,两个螺纹杆51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底座1内部的第一链轮52,两个螺纹杆51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位于底座1上方且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3内部的螺纹套筒53,两个限位套管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4,两个限位杆54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51的相背侧,两个螺纹套筒53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5,两个限位块55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54相适配的圆孔,两个限位块55分别套在两个限位杆54的外部,两个螺纹套筒5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限位板56,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4的底部与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板5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0023]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稳固组件5之间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与两个稳固组件5的外部传动连接,驱动组件6包括微型伺服电机61,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螺纹杆51之间的微型伺服电机61,微型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62,第二链轮62的顶部与底座1的内顶壁转动连接,第二链轮62与两个第一链轮52之间均传动连接有链条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偏振控制器(2),所述偏振控制器(2)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套管(3),两个所述限位套管(3)的内顶壁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限位板(4),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稳固组件(5),两个所述稳固组件(5)的顶部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3)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设置有位于两个稳固组件(5)之间的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与两个稳固组件(5)的外部连接;所述稳固组件(5)包括螺纹杆(51),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螺纹杆(51),两个所述螺纹杆(51)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杆(51)分别位于偏振控制器(2)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螺纹杆(51)的外部均设置有位于底座(1)内部的第一链轮(52),两个所述螺纹杆(51)的外部均设置有位于底座(1)上方且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套管(3)内部的螺纹套筒(53),两个所述限位套管(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杆(54),两个所述限位杆(54)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51)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螺纹套筒(53)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通产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