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09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无源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设置有U型连接座,所述U型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装配框,所述装配框的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均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穿孔。该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当需要对装配机构进行拆卸更换时,由左右两个限位轴,连接弹簧和挤压板的配合下,使得左右两个限位轴移动至U型连接座的内部,此时向上拉动装配框,使得装配框与U型连接座脱离连接,从而实现便于对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的目的,无需工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拆卸,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无源器件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无源器件是一种能量消耗型器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或能量进行连接、合成、分叉、转换以及有目的的衰减等,在光纤通信系统以及各类光纤传感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
[0003]现有的光纤分路器电源线通常是PC接头,这种电源线在装配使用后的抗拉能力差,在户外环境例如工地使用时,容易因行人、设备移动时触碰而造成脱落,从而可能因断网而造成数据丢失,而有小部分光无源器件具备相应的装配结构,但是其通常多是依靠大量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在进行拆卸更换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用性较差,故而提出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具备可以对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分路器电源线通常是PC接头,这种电源线在装配使用后的抗拉能力差,在户外环境例如工地使用时,容易因行人、设备移动时触碰而造成脱落,从而可能因断网而造成数据丢失,而有小部分光无源器件具备相应的装配结构,但是其通常多是依靠大量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在进行拆卸更换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对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设置有U型连接座,所述U型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装配框,所述装配框的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均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穿孔,所述装配框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竖板,前后三个所述穿孔均位于两个固定竖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竖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与装配框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U型连接座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竖板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与装配框的内壁连接;
[0008]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挤压板,所述装配框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位于两个固定竖板的相背侧,两个所述挤压板的相对侧与两个固定竖板的相背侧之间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弹簧,两个所述挤压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限位轴,左右两个所述限位轴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U型连接座的左右两侧;
[0009]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装配框的内底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螺纹
杆,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固定竖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竖板之间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均与螺纹杆的外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紧固板。
[0010]优选的,所述U型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并与限位轴相适配的卡接孔。
[0011]优选的,所述装配框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内壁开设有与挤压板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长度相等,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0013]优选的,上下两个所述弧形紧固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通过设置紧固组件,由螺纹杆、上下两个调节板和弧形紧固板的配合使用,使得上下两个弧形紧固板与电源线的外壁紧密贴合,进而实现可以对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的目的,避免因行人、设备移动时触碰而造成电源线脱落,提高了机构的实用性。
[0017]2、该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当需要对装配机构进行拆卸更换时,由左右两个限位轴,连接弹簧和挤压板的配合下,使得左右两个限位轴移动至U型连接座的内部,此时向上拉动装配框,使得装配框与U型连接座脱离连接,从而实现便于对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的目的,无需工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拆卸,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U型连接座;3、装配框;4、穿孔;5、固定竖板;6、限位组件;61、挤压板;62、连接弹簧;63、限位轴;7、紧固组件;71、螺纹杆;72、调节板;73、弧形紧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2,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座2,U型连接座2的内部放置有装配框3,装配框3的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穿孔4,装配框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竖板5,前后三个穿孔4均位于两个固定竖板5之间。
[0023]两个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装配框3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6,两
个限位组件6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U型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限位组件6包括挤压板61,装配框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挤压板61,装配框3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内壁开设有与挤压板61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两个挤压板61分别位于两个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两个挤压板61的相对侧与两个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弹簧62,两个挤压板61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限位轴63,U型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并与限位轴63相适配的卡接孔,左右两个限位轴63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U型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
[0024]两个固定竖板5之间活动连接有紧固组件7,紧固组件7与装配框3的内壁活动连接,紧固组件7包括螺纹杆71,装配框3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螺纹杆71,螺纹杆71的外部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长度相等,螺纹杆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螺纹杆71位于两个固定竖板5之间,两个固定竖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调节板72,两个调节板72均与螺纹杆71的外部螺纹连接,两个调节板7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紧固板73,上下两个弧形紧固板7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25]在使用时,旋转螺纹杆71带动上下两个调节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无源器件的装配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设置有U型连接座(2),所述U型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装配框(3),所述装配框(3)的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均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穿孔(4),所述装配框(3)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竖板(5),前后三个所述穿孔(4)均位于两个固定竖板(5)之间,两个所述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均设置有与装配框(3)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组件(6),两个所述限位组件(6)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U型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竖板(5)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7),所述紧固组件(7)与装配框(3)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挤压板(61),所述装配框(3)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挤压板(61),两个所述挤压板(61)分别位于两个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两个所述挤压板(61)的相对侧与两个固定竖板(5)的相背侧之间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弹簧(62),两个所述挤压板(61)的相背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限位轴(63),左右两个所述限位轴(63)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通产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