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34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包括清理钩和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清理钩包括握持杆和钩针,握持杆上安装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两端分别设有注水管和吸水软管,吸水软管连接有水袋,弹性气囊套设于注水管上,注水管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安装于握持杆上,弹性气囊外壁固定有压片,压片上设有穿过弹性气囊的连接针,连接针连接有封堵球,压片上铰接有底座,压片上连接有弹簧,弹簧底端与握持杆接触,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压片相上倾斜、且封堵球与注水管一端接触将注水管封闭,注水管的设有柔性圈,用于解决目前医护人员在清理钛网修整皮肤时需要其他人进行配合注水,清理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不便的问题。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颅骨修补术是治疗颅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手术中需要使用一种颅骨替代材料,即钛网。医师根据病人颅骨缺损的形状,制作出相应的钛网。在手术中,将钛网固定在颅骨表面,使骨窗闭合,达到修复缺损、恢复头颅完整性、保护脑组织的目的。由于钛板上头皮血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钛网外露的情况需要重新手术,而对于钛网外露的患者在闭合创面前需要对外露钛网下创面进行清创,将钛网下方硬脑膜上的异物以及坏死组织进行清理,一段时间后方可闭合创面。
[0003]目前,在清创时大多由一名医护人员双手分别操作清理钩和负压吸引管,由清理钩清除钛网缝隙中的异物,再由负压吸引管将清理出的异物吸走。在此过程中由于需要随时向手术区注水以便于更好清理和吸走异物,需要另一名医护人员在一旁辅助以便于随时注水,手术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医护人员在清理钛网修整皮肤时需要其他人进行配合注水,清理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包括清理钩和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所述清理钩包括握持杆和钩针,所述握持杆上安装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两端分别设有注水管和吸水软管,所述吸水软管连接有水袋,所述弹性气囊套设于注水管上,所述注水管连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安装于握持杆上,所述弹性气囊与注水管之间通过折叠管密封连接,所述弹性气囊外壁固定有压片,所述压片上设有穿过弹性气囊的连接针,所述连接针连接有封堵球,所述压片上铰接有底座,所述压片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握持杆接触,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压片相上倾斜、且封堵球与注水管一端接触将注水管封闭,注水管的设有柔性圈,使封堵球与注水管接触后具备较好的密封性。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握持杆上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安装有磁片,所述底座位于预留槽内且与磁片磁吸连接。底座固定方便,便于设置弹性气囊。
[0009]进一步,所述握持杆上套设有橡皮圈。吸水软管可放置于预留槽内,并通过橡皮圈将吸水软管限制于预留槽内,避免吸水软管外露干扰医护人员的操作。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器为C型卡扣,固定器卡接在握持杆上。固定器拆卸和安装均较为方便,便于使用。
[0011]进一步,所述握持杆的一端设有安装柱,所述钩针的一端设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套设在安装柱上,所述连接帽内轴向设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钩针可拆便于更换,同时由限位块和限位槽对钩针进行周向限位,避免对钛网进行清理时钩针转动影响使用。
[0012]进一步,所述水袋上安装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固定有魔术贴。通过绑带可将水袋固定在手臂,从而可防止水袋干扰握持杆移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医生通过左右手分别操作钩针和吸引管可对患者颅骨外露的钛网进行清理并吸走清理出的异物,在清理过程中通过手指按压弹性气囊即可挤出清洗水配合对异物的清理,操作方便,无需其他医护人员辅助。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清理钩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清理钩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片与封堵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吸引管1、握持杆2、钩针21、预留槽22、弹性气囊31、注水管32、柔性圈321、折叠管33、压片351、连接针352、封堵球353、底座36、弹簧37、固定器38、水袋41、绑带42、吸水软管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包括清理钩和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1,清理钩包括握持杆2和钩针21,医护人员通过钩针21清理钛网缝隙中的异物进行清理修整钛网处的皮肤,通过吸引管1吸走清理出的异物,握持杆2上安装有弹性气囊31,弹性气囊31的两端分别设有注水管32和吸水软管43,吸水软管43连接有水袋41,水袋41用于盛装冲洗异物的无菌水,弹性气囊31套设于注水管32上,注水管32连接有固定器38,固定器38安装于握持杆2上,弹性气囊31与注水管32之间通过折叠管33密封连接,弹性气囊31外壁固定有压片351,压片351上设有穿过弹性气囊31的连接针352,连接针352连接有封堵球353,压片351上铰接有底座36,压片351上连接有弹簧37,弹簧37底端与握持杆2接触,弹簧37处于自由状态时压片351相上倾斜、且封堵球353与注水管32一端接触将注水管32封闭,注水管32的设有柔性圈321,使封堵球353与注水管32接触后具备较好的密封性,使弹性水囊31在恢复形变时能更好自水袋41中吸水,按压弹性气囊31使压片351转动带动封堵球353脱离注水管32,可将弹性气囊31中无菌水挤出浇淋清理部,使无菌水混合异物
便于吸引管1将异物吸出;松开弹性气囊31后封堵球353回位堵住注水管32,弹性气囊31恢复形变时自水袋41中吸入无菌水补充消耗。
[0025]具体地,握持杆2上开设有预留槽22,预留槽22内安装有磁片,底座36位于预留槽22内且与磁片磁吸连接。底座36固定方便,便于设置弹性气囊31。
[0026]具体地,握持杆2上套设有橡皮圈。吸水软管43可放置于预留槽22内,并通过橡皮圈将吸水软管43限制于预留槽22内,避免吸水软管43外露干扰医护人员的操作。
[0027]具体地,固定器38为C型卡扣,固定器38卡接在握持杆2上。固定器38拆卸和安装均较为方便,便于使用。
[0028]具体地,握持杆2的一端设有安装柱,钩针21的一端设有连接帽,连接帽套设在安装柱上,连接帽内轴向设有限位块,安装柱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钩针21可拆便于更换,同时由限位块和限位槽对钩针21进行周向限位,避免对钛网进行清理时钩针21转动影响使用。
[0029]具体地,水袋41上安装绑带42,绑带42的两端固定有魔术贴。通过绑带42可将水袋41固定在手臂,从而可防止水袋41干扰握持杆2移动。
[0030]在使用时,将无菌水注入水袋41中并通过绑带42将水袋41佩戴于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颅骨修补钛网外露创面的清创装置,包括清理钩和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钩包括握持杆(2)和钩针(21),所述握持杆(2)上安装有弹性气囊(31),所述弹性气囊(31)的两端分别设有注水管(32)和吸水软管(43),所述吸水软管(43)连接有水袋(41),所述弹性气囊(31)套设于注水管(32)上,所述注水管(32)连接有固定器(38),所述固定器(38)安装于握持杆(2)上,所述弹性气囊(31)与注水管(32)之间通过折叠管(33)密封连接,所述弹性气囊(31)外壁固定有压片(351),所述压片(351)上设有穿过弹性气囊(31)的连接针(352),所述连接针(352)连接有封堵球(353),所述压片(351)上铰接有底座(36),所述压片(351)上连接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底端与握持杆(2)接触,所述弹簧(37)处于自由状态时压片(351)相上倾斜、且封堵球(353)与注水管(32)一端接触将注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菲杨超李璐李文琳唐炜雅张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