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32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包括:防坠伤锂电池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若干个第一环形槽,每一第一环形槽内均套设有一第一减震件,第一减震件的外侧伸出第一环形槽的槽口预定距离,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第二减震件,通过设置第一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减震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坠伤锂电池不慎坠落时,若壳体侧面先与地面接触,第一减震件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当壳体端部边沿与先与地面接触,第二减震件提高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锂电池后不慎坠落后其壳体、极耳不易被磕伤,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伤锂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锂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坠伤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存储能量密度,且使用寿命长,重量相较于同体积下铅酸电池更轻,而被广泛运用。
[0003]现有一种锂电池,如图1所示,整体呈圆柱形,所述锂电池包括一壳体90、一正极极耳91和一负极极耳92,所述正极极耳91和所述负极极耳92分别设于所述壳体90的两端,所述壳体90的两端分别由正极端盖93和负极端盖94密封,所述壳体90内设有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解液,通过所述壳体90对所述电芯提供外部保护,但是:在安装和搬运的过程中,当所述锂电池出于意外而不慎坠落并与地面磕碰后,所述壳体90的侧面或端部或与地面直接接触,易在所述壳体90上形成凹坑,或导致电解液自所述正极端盖93或所述负极端盖94处漏出,或磕伤所述正极极耳91和所述负极极耳92的边沿。
[0004]因此提供一种在锂电池后不慎坠落后其壳体、极耳不易被磕伤,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防坠伤锂电池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其中,所述防坠伤锂电池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若干个第一环形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均套设有一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外侧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口预定距离,通过设置第一减震件,当所述防坠伤锂电池不慎坠落时,若壳体侧面先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一减震件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锂电池后不慎坠落后其壳体不易被磕伤,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并令第一减震件置于第一环形槽内,有助于防止第一减震件脱离壳体。
[0006]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其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若干个第二环形槽,当两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侧面抵靠时,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上的所述第一减震件伸入另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当多个所述防坠伤锂电池并排贴靠时,所述第一减震件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槽口的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有助于消除因设置所述第一减震件而导致多个锂电池并排布置时宽度变长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其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另一端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具有二凸起,每一所述第二减震件上均具有二嵌槽,当所述第二减震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的所述嵌槽内,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二减震件,实现在锂电池后不慎坠落后其极耳不易被磕伤,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
[0008]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其中所述防坠伤锂电池,包括:
[0009]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若干个第一环形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均套设有一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外侧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口预定距离。
[0010]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若干个第二环形槽,当两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侧面抵靠时,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上的所述第一减震件伸入另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0011]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腔,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一端盖组合,所述端盖组合包括一正极端盖和一负极端盖,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负极端盖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0012]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具有一翻折部,当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负极端盖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靠后,所述翻折部弯折预定角度并形成卷边。
[0013]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一电芯,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芯包括一正极层、一隔膜层和一负极层,所述隔膜层位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
[0014]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一极耳组合,所述极耳组合包括一正极极耳和一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正极层连接,所述负极极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负极端盖和所述负极层连接。
[0015]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若干个绝缘板,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电芯之间设有一所述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6]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另一端具有一延伸部。
[0017]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具有二凸起,每一所述第二减震件上均具有二嵌槽,当所述第二减震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的所述嵌槽内。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坠伤锂电池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若干个第一环形槽,每一第一环形槽内均套设有一第一减震件,第一减震件的外侧伸出第一环形槽的槽口预定距离,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第二减震件,通过设置第一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减震件,当防坠伤锂电池不慎坠落时,若壳体侧面先与地面接触,第一减震件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当壳体端部边沿与先与地面接触,第二减震件提高缓冲减震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锂电池后不慎坠落后其壳体、极耳不易被磕伤,电解液不易因磕伤而泄露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9]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图示了现有一种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图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坠伤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图示了两防坠伤锂电池并排贴靠时的示意图;
[0023]图4图示了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方式
[0024]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专利技术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0025]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26]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0027]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伤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伤锂电池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若干个第一环形槽,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均套设有一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外侧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口预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伤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若干个第二环形槽,当两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侧面抵靠时,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上的所述第一减震件伸入另一所述防坠伤锂电池的所述第二环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伤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腔,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一端盖组合,所述端盖组合包括一正极端盖和一负极端盖,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负极端盖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伤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具有一翻折部,当所述正极端盖和所述负极端盖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靠后,所述翻折部弯折预定角度并形成卷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坠伤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伤锂电池还包括一电芯,所述电芯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丰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