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04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安装座中部固定安装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上部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本体,所述空压机本体左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右端与油泵固定连接,所述油泵上端固定安装有回油管,所述油泵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端右部,所述回油管上端与空压机本体右端底部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点在于:设置了S型的出油管与位于出油管上的散热片,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了热交换效率。了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是一种用于回收空压机压缩空气产生的余热的设备,其包括热吸收装置、冷却装置、废热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在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中,热吸收装置通过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压缩空气对流换热,将热量吸收后传导给冷却介质,使其升温;冷却介质经过热吸收装置后进入冷却装置进行散热,将传导过来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废热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冷却介质释放出来的废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443473U,授权公告日为20230203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本体、热水池、换热管、侧换热器、给水管、电机、搅拌叶片,所述空压机本体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空压机本体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浇筑的热水池,热水池为敞口设计,热水池内安装有换热管,热水池内的换热管呈U型设计,换热管延伸至热水池底部,换热管的两端与空压机本体连接,所述热水池的一侧设有螺栓安装的侧换热器,利用侧换热器对澡堂内的冷水进行加热,热水池一侧设有管箍安装的给水管,热水池前端设有底座安装的电机,电机利用市电进行供电,电机带动搅拌叶片旋转,搅拌叶片位于热水池内。本技术设计合理;热水池能将空压机本体上的热量进行回收。
[0004]上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散热管采用U型设计,与热水池的接触面积过小,会导致散热管中的热量传递效率过低,经过冷却后的热润滑油会达不到空压机冷却要求,导致机器寿命缩短,而高温也容易让油品氧化分解,导致油品老化的问题,现提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上述的目前的散热管采用U型设计,与热水池的接触面积过小,会导致散热管中的热量传递效率过低,经过冷却后的热润滑油会达不到空压机冷却要求,导致机器寿命缩短,而高温也容易让油品氧化分解,导致油品老化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安装座中部固定安装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上部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本体,所述空压机本体左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右端与油泵固定连接,所述油泵上端固定安装有回油管,所述油泵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端右部,所述回油管上端与空压机本体右端底部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下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
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转动轴贯穿安装座并延伸换热箱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换热箱上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左端贯穿换热箱并延伸至换热箱内部,所述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换热箱下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右端贯穿换热箱并延伸至换热箱内部,所述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0009]优选的,所述出油管呈S型设置于换热箱内部,所述出油管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铝。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有两个,以换热箱中部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换热箱内部前后两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了S型的出油管增加了高温油液与冷水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出油管上设置了铝制的散热片增加了出油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设置了搅拌装置加大了热换箱内部的冷水流速,更加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使高温油液更加快速的进行冷却,达到空压机冷却要求,而且使油品不会因为高温时间过长让油品氧化分解。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换热装置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为:1、安装座;2、支撑腿;3、换热装置;301、换热箱;302、出油管;303、油泵;304、回油管;305、散热片;4、固定座;5、空压机本体;6、进水管;7、第一电磁阀;8、出水管;9、第二电磁阀;10、搅拌装置;1001、电机座;1002、伺服电机;1003、转动轴;1004、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7]参照图1

3所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安装座1中部固定安装有换热装置3,换热装置3包括换热箱体301,换热箱体301上部固定连接固定座4,固定座4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本体5,空压机本体5左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302,出油管302右端与油泵303固定连接,油泵303将经过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304输送回空压机本体5中,油泵303上端固定安装有回油管304,油泵303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上端右部,回油管304上端与空压机本体5右端底部固定连接并连通,安装座1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10,搅拌装置10加大了热换箱301内部的冷水流速,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0018]搅拌装置10包括电机座1001,电机座1001下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02,伺服电机100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伺服电机100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03,转动轴1003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04,转动轴1003贯穿安装座1并延伸换热箱301内部。
[0019]换热箱301上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6,进水管6左端贯穿换热箱301并延伸至换
热箱301内部,进水管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换热箱301下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8,出水管8右端贯穿换热箱301并延伸至换热箱301内部,出水管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9为单向阀门,让外部热水罐中的热水不会倒流进热换箱301内。
[0020]出油管302呈S型设置于换热箱301内部,出油管30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片305,散热片305的材质为铝,铝制的散热片305造价低廉,减少了成本重量更轻,同时铝也有不错的导热性。
[0021]搅拌叶片1004有两个,以换热箱301中部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换热箱301内部前后两端。
[0022]工作原理:该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工作时,先打开第一电磁阀7,通过进水管6将换热箱301内部加注满冷水,同时启动伺服电机1002,伺服电机1002带动转动轴1003转动,位于转动轴1003上的搅拌叶片1004对热换箱301内部的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安装座(1)中部固定安装有换热装置(3),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换热箱(301),所述换热箱(301)上部固定连接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本体(5),所述空压机本体(5)左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管(302),所述出油管(302)右端与油泵(303)固定连接,所述油泵(303)上端固定安装有回油管(304),所述油泵(303)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上端右部,所述回油管(304)上端与空压机本体(5)右端底部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安装座(1)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0)包括电机座(1001),所述电机座(1001)下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02),所述伺服电机(100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00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03),所述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森刘梅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压缩机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