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和绕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788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线圈绕线机构和绕线系统,所述绕线机构中设置了一种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安装板、驱动装置一和驱动装置二;夹头压块、夹紧油缸和驱动装置二均安装于安装板上;驱动装置一安装于滑块,驱动装置一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安装板与滑块活动连接,驱动装置一驱动安装板向垂直于旋转臂方向伸缩;驱动装置二驱动夹头压块使夹头压块靠近右模座或远离右模座。设置以上所述的绕线机构,因此,送线机构可夹持较短的引线端,不会发生引线下垂的情况,送线机构能直接将引线送入夹头压块中,能真正意义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绕线,减少了人工取线的劳动强度,提高线圈生产的生产效率,并且能消除安全隐患。并且能消除安全隐患。并且能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和绕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绕线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和绕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高压定子线圈是通过自动绕线机完成绕制的,但是绕每一支线圈之前都需人工固定引线头到模具上后才能开始绕线,一人看一台机器,需完成上线盘、穿引线、触摸屏内调整参数及引线头固定等操作,大大增加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对操作员的技术熟练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存在因人工误操作而发生设备伤人的安全风险。
[0003]本申请人一个专利号为200820158510.1,专利名称为电机定子线圈梭形绕制装置的技术专利,包括上线和剪切机构、绕线机构,所述的上线和剪切机构由上线夹具,剪切夹具,移动工作台组成;所述的绕线机构由伺服电机、传动丝杆和旋转臂组成。所述的旋转臂上固定有带自动夹头的右模座,右模座上还安装有夹头压块和夹紧油缸。旋转臂旋转进行绕线前,上线和剪切机构将铜线的引线自动送至右模座上的夹头压块,夹紧油缸驱动夹头压块将引线夹紧。旋转臂上分别安装有左模座和右模座,根据梭形线圈的长度,左模座和右模座之间的距离可调,右模座上的夹头压块不能设置于旋转臂的最端部,因此,用于送线的上线和剪切机构会与旋转臂或右模座会产生干涉,导致上线和剪切机构夹持的引线端较长,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线和剪切机构夹持引线送至夹头压块,由于铜线质地软,夹持后,铜线会向下垂,在送线时,需要人工辅助将铜线放入夹头压块中,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送线。
[0004]申请号为201620683096.0,专利名称为梭形线圈的绕线成套加工设备的技术专利,设置有自动断线送线机和数控自动绕线机,该专利只涉及送线机构上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用于送线时夹持,数控自动绕线机上没有涉及引线的夹持。
[0005]申请号为201811284105.9,专利名称为一种扁铜线绕线成型机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送线机构、引线机构和绕线机构,通过引线机构将扁铜线压紧在绕线机构的绕线模上,通过折线机构进行折线,并通过绕线机构、折线机构和引线机构进行第一圈绕制,第一圈绕制完成后,引线机构退回。其中的引线机构用于将引线压紧,该专利送线和接线的方式也跟上一个专利相同,也存在上一个专利的技术问题。
[0006]申请号为201910718472.3,专利名称为一种定子线圈绕线机构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绕线部件和送线部件,所述送线部件用于将铜线沿着直线传送给所述绕线部件,所述绕线部件用于将所述铜线绕制成所述线圈。所述送线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一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夹线装置,该夹线装置也是送线装置上的,因此,该专利也没有涉及到绕线部件上的引线夹持问题。
[0007]申请号为202220623232.2,专利名称为激光打砂绕线机的技术专利,包括送线机构、自动绕线机构和激光打砂机构,该专利主要描述的是在绕线系统中加入了自动打
砂机构,提高了生产效率,利于持续生产。但是也没有涉及绕线结构上的引线夹持问题。
[0008]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绕线机(系统)都有涉及放线、送线、绕线的机构,但都没有对绕线机构上的夹持引线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送线机构与绕线机构会发生干涉,夹持的引线较长,需要人工辅助放置引线,送线机构送线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送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针对现有绕线系统中送线机构和绕线机构之间存在干扰导致送线机构在送线时还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引线夹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完成自动送线的定子线圈绕线系统的绕线机构和绕线系统。
[0010]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安装于旋转臂上的左模座和右模座,左模座与旋转臂固定,右模座上安装有滑块和引线夹持装置,右模座与旋转臂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引线夹持装置包括夹头压块和夹紧油缸;还包括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安装板、驱动装置一和驱动装置二;安装板安装于右模座的一侧,引线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二安装于安装板上;驱动装置一安装于滑块,驱动装置一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安装板与滑块活动连接,驱动装置一驱动安装板向垂直于旋转臂方向伸缩;驱动装置二驱动引线夹持装置使引线夹持装置靠近右模座或远离右模座。
[0012]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引线夹持装置从右模座上移出至右模座的一侧,然后设置一种自动化接线结构将引线夹持装置伸出,当送线机构将引线送过来时,引线夹持装置伸出,送线机构和旋转臂或右模座不会产生干涉。因此,送线机构可夹持较短的引线端,不会发生引线下垂的情况,送线机构能直接将引线送入夹头压块中。由于引线夹持装置移出至了右模座一侧,本技术还设置驱动装置二将引线夹持装置移动至右模座上规定的引线位置。
[0013]优选地,接线结构的安装板位于右模座靠近旋转臂端部的一侧,即右模座的外侧。接线结构设置于这样的位置,在绕线时,不会妨碍线圈的绕制。设置于绕线模内侧、上侧、下侧都会对绕线造成干扰。
[0014]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二通过传动部件与引线夹持装置连接,传动部件包括齿条、齿轮轴和连杆,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齿轮轴没有齿轮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引线夹持装置。驱动装置二驱动齿条移动,齿条使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连杆及连杆上的引线夹持装置转动,使夹头压块靠近右模座或远离右模座。接线时,引线夹持装置位于右模座的一侧,送线机构将引线送至夹头压块中,夹紧油缸驱动夹头压块将引线夹紧。之后,驱动装置二驱动引线夹持装置旋转至右模座处,开始绕线。
[0015]本技术中,安装板位于右模座的外侧(右侧),即安装板的左侧为右模座,那么引线夹持装置的位置可位于安装板的上方、下方和右侧,驱动装置二带动引线夹持装置旋转至设计要求的位置。
[0016]优选地,齿条沿旋转臂的宽度方向设置。传动部件的齿条可以沿旋转臂宽度方向设置,也可以沿旋转臂的长度方向设置,只要能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即可。优选齿条沿旋转臂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7]更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一、驱动装置二、传动部件中的齿条均位于安装板的背面,齿轮轴没有齿轮的一端穿过安装板与连杆连接。
[0018]接线结构的部件尽量位于安装板的背面,防止这些部件与送线机构产生干涉。由于夹头压块从右模座上移出,在夹头压块接收引线后,夹头压块还需要移动至右模座上规定的引线位置,将这些部件设置于安装板的背面,也可以避免与夹头压块的移动产生干涉。
[0019]更进一步地,安装板上安装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轨和与导轨相适配的导向块,导向块一侧与导轨活动配合,另一侧固定有齿条,齿条通过导向块与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连接。
[0020]更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对引线夹持装置的两个位置进行限位。引线夹持装置只有两个位置,远离右模座接线时的位置,和接线后回到右模座的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安装于旋转臂上的左模座和右模座,左模座与旋转臂固定,右模座上安装有滑块和引线夹持装置,右模座与旋转臂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引线夹持装置包括夹头压块和夹紧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安装板、驱动装置一和驱动装置二;安装板安装于右模座的一侧,引线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二安装于安装板上;驱动装置一安装于滑块,驱动装置一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安装板与滑块活动连接,驱动装置一驱动安装板向垂直于旋转臂方向伸缩;驱动装置二驱动引线夹持装置使引线夹持装置靠近右模座或远离右模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二通过传动部件与引线夹持装置连接,传动部件包括齿条、齿轮轴和连杆,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齿轮轴没有齿轮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引线夹持装置,驱动装置二驱动齿条移动,齿条使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连杆及连杆上的引线夹持装置转动,使夹头压块靠近右模座或远离右模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一、驱动装置二、传动部件中的齿条均位于安装板的背面,齿轮轴没有齿轮的一端穿过安装板与连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上安装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轨和与导轨相适配的导向块,导向块一侧与导轨活动配合,另一侧固定有齿条,齿条通过导向块与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对引线夹持装置的两个位置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线圈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接线结构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泉吴军刘国赞谭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