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76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前玻璃、前POE封装膜、晶硅电池层、后POE封装膜、钙钛矿电池层和背玻璃,晶硅电池层包括多列晶硅电池片,定义同列的晶硅电池片组成晶硅电池串,相邻列晶硅电池串之间形成串间隙;钙钛矿电池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钙钛矿电池和多个第二钙钛矿电池,前者对应晶硅电池串的串间隙处,后者对应串间隙以外区域;两者均为长条形电池,同时二者在纵向上等长且横向上不等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晶硅电池串串间隙方向非等宽度的钙钛矿子电池排布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通过完全消除双面光伏组件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失配问题、提升系统的整体发电量的技术问题。提升系统的整体发电量的技术问题。提升系统的整体发电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光伏组件随着半片、多分片等技术发展,逐步演变为120P版型(6串
×
10半片
×
2,如图1所示)或144P版型(6串
×
12半片
×
2)等主流的串并联电路。其中电池片之间和电池串之间的间隙等组件非电池片区域的光线未得到高效利用、降低组件发电量。
[0003]在实际使用中,光伏组件背面发电量受背面接收的光强影响很大,实际环境下组件背面光强往往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程度主要由于组件电池片的串间隙A和片间隙B的情况,间隙处光照强度比较高,这样将会导致双面组件背面电池片具有不同的输出特性,进一步加大组件之间的失配,降低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量。当失配较大时,系统的整体输出会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采用晶硅电池串串间隙方向非等宽度的钙钛矿子电池排布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通过完全消除双面光伏组件之间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失配问题、提升系统的整体发电量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前玻璃、前POE封装膜、晶硅电池层、后POE封装膜、钙钛矿电池层和背玻璃,所述晶硅电池层包括多列晶硅电池片,定义同列的晶硅电池片组成晶硅电池串,相邻列晶硅电池串之间形成串间隙,同一晶硅电池串的相邻晶硅电池片之间存在片间隙;
[0006]所述钙钛矿电池层包括第一钙钛矿电池和多个第二钙钛矿电池,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串的串间隙处,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片的投影区及片间隙处;
[0007]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和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均为长条形电池,同时二者在纵向上等长且横向上不等宽;
[0008]晶硅电池层为双面发电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层为双面发电钙钛矿电池层。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宽度是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的宽度的2

10倍。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钙钛矿电池层均匀的设置在背玻璃的内侧,钙钛矿电池层距离背玻璃的四边边缘的距离≥13mm。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和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电流相同。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的钙钛矿电池的带隙大小为1.2

2.5ev;其钙钛矿电池的电压为0.7

1.3V,电流密度为5

20mA/cm2。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晶硅电池层和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电路回路相互独立,或串联,或并联,或先并再串,或先串再并后,作正负极出线。
[0014]进一步地说,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的多个第一钙钛矿电池和第二钙钛矿电池,通过相互串联或并联组成钙钛矿电池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双面钙钛矿电池的带隙调整及电路设计和晶硅电池层组合来达到最优发电效率,可根据使用环境将钙钛矿层进行串并联设置来达到最佳的转换效率。在晶硅电池层的背面设置的匹配呈条纹状且不等宽的第一钙钛矿电池和第二钙钛矿电池,可有提高组件背面发电效率,避免了晶硅电池层串间隙区域光强过高带来的钙钛矿子电池限流问题;即在晶硅电池层的背面采用晶硅电池串串间隙方向非等宽度的钙钛矿子电池排布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的晶硅电池层的俯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钙钛矿电池层的俯视图;
[0021]附图中的各标记如下:
[0022]前玻璃10、前POE封装膜20、晶硅电池层30、后POE封装膜40、第一钙钛矿电池501、第二钙钛矿电池502、背玻璃60、串间隙A、片间隙B。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0024]实施例: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如图1到图3所示,光伏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前玻璃10、前POE封装膜20、晶硅电池层30、后POE封装膜40、钙钛矿电池层和背玻璃60,所述晶硅电池层包括多列晶硅电池片,定义同列的晶硅电池片组成晶硅电池串,相邻列晶硅电池串之间形成串间隙A,同一晶硅电池串的相邻晶硅电池片之间存在片间隙B;
[0025]所述钙钛矿电池层包括第一钙钛矿电池501和多个第二钙钛矿电池502,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片的串间隙处,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片的投影区及片间隙处;
[0026]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和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均为长条形电池,同时二者在纵向上等长且横向上不等宽;
[0027]晶硅电池层为双面发电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层为双面发电钙钛矿电池层。
[0028]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宽度是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的宽度的2

10倍。
[0029]所述钙钛矿电池层均匀的设置在背玻璃的内侧,钙钛矿电池层距离背玻璃的四边边缘的距离≥13mm。
[0030]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的钙钛矿电池的带隙大小为1.2

2.5ev;其钙钛矿电池的电压为0.7

1.3V,电流密度为5

20mA/cm2[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宽度是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的宽度的4倍。钙钛矿电池层距离背玻璃的四边边缘的距离为13mm。
[0032]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和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电流相同。
[0033]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的钙钛矿电池的带隙大小为1.55ev;其钙钛矿电池的电压为1.05V,电流密度为19mA/cm2。
[0034]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由5个宽度为6.25mm的第一钙钛矿电池和35个宽度为27.68mm的第二钙钛矿电池,通过相互串联组成钙钛矿电池层。所述晶硅电池层由2组上下对称设置电池组并联组成,其中,电池组的排版方式为6列*10行相互串联组成。所述钙钛矿电池层电路回路与晶硅电池层电路回路进行并联后,正负极出线。
[0035]对比例:相比实施例,其钙钛矿电池层是由40个等宽25mm的子电池组成。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玻璃、前POE封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前玻璃(10)、前POE封装膜(20)、晶硅电池层(30)、后POE封装膜(40)、钙钛矿电池层和背玻璃(60),所述晶硅电池层包括多列晶硅电池片,定义同列的晶硅电池片组成晶硅电池串,相邻列晶硅电池串之间形成串间隙,同一晶硅电池串的相邻晶硅电池片之间存在片间隙;所述钙钛矿电池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钙钛矿电池(501)和多个第二钙钛矿电池(502),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串的串间隙处,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对应所述晶硅电池片的投影区及片间隙处;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和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均为长条形电池,同时二者在纵向上等长且横向上不等宽;晶硅电池层为双面发电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层为双面发电钙钛矿电池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组件背面发电量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的宽度是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的宽度的2

1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维燕初文静林俊良林金锡林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